□文/花冰倩 陈其姝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九江)
[提要]正值“十四五”发展关键时期,将作为民族精神根基的文化同新时代经济发展相融合是在风险中寻机遇、动态下谋发展的关键举措。作为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微观产物,文化企业成为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落脚点,其市场竞争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对其生命力有着重大影响,更与融合的深度有着直接联系。以蔚县的成功发展经验为借鉴,探讨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外部因素,将有助于得出如何驱动文化企业积极参与文化经济融合的结论和建议,助力文化产业繁荣壮大。
习近平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近些年来,全国乃至各地都高度重视文化与经济融合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方位覆盖了金融、人才、制度、产业融合等各方面,把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视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和经济融合的最直接产物,它的发展壮大与否更是各地文化与经济融合水平的最佳体现。而作为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微观组织基础,文化企业的参与意愿和发展能力则至关重要。影响文化与经济融合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于,参与文化产业的主体及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对于接受成本驱动效应的企业而言,文化成本则是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关键要素,进而影响到文化与经济融合的绩效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如果仅仅强调单纯通过外部力量,如财政扶持或是给予优惠政策,而忽视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短期内也许可以带动文化走上经济之路,形成“遍地开花”的文化产业局面,但从长期而言却可能带来文化竞争力逐渐趋于疲软、产业化变革流于形式或是经济繁茂如昙花一现的结果。
(一)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必要性。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进而从原先单纯地追求物质需求转向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这也引发了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一方面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文化精神产品,去满足人们在文化上、精神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要不断提高。我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在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比例逐年提升,所带来的愈来愈大的文化产品需求是推进文化与经济相融合最根本的源动力。
经济是创造、转化并且实现价值以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而文化是蕴藏于每个人身上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心理素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潜意识地影响着人的行为,不自觉地发挥着意识支配行为的功效,所以文化可以注入到社会系统的各个活动中去,从而影响经济建设。有学者就明确指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活动,这是民族文化保持的基础,可以为民族文化发展奠定一定物质基础;同时在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社会组织制度等软环境。
(二)文化产业及文化企业发展的契机与困局。论及文化经济相融合,其最直接的产物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文化的推广宣传和运用,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特色产品来达到互利共赢的最终目的。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还不够成熟,仍然有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诸如很多地区文化产业处于自发状态;文化产业规模欠缺,产业竞争力不足;无法充分开发利用文化元素,有产业无文化或有文化无创意等。而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朝着更深化、更完善、更有竞争力的方向前行,就必须重视对文化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文化产业的微观基础,文化企业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操刀手”,更是进行全球文化竞争的中坚力量。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文化企业中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往往成为了政府办文化的工具,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无法真正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为刺激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国家随即引入了更多主体,一时间大批资本纷纷涌入,而“羊群效应”却使得很多文化市场参与者在并不了解文化项目及其内涵的前提下扎堆冒进,受到了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文化企业不成熟、角色定位不清晰、行为导向短期化等问题亦涌现了出来。
综上所述,文化与经济的深入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文化产业作为中观因素,其发展进程将影响着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而文化企业作为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势头和竞争力更是融合成功与否的内核。过往的学者已基于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等分析了文化企业之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故本文将以如何助力文化企业发展为核心,借鉴优秀地区案例之经验,力求找寻能够推动文化企业积极参与,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路径和规律。
(一)蔚县文化产业背景介绍。作为古称“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蔚县,拥有非常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自2011年起,当地政府提出“文化立县”的战略目标后,蔚县的一路发展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区域文化经济融合的一个代表性缩影,值得我们借鉴。近几年,蔚县以文化为抓手促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所创造的GDP占当地总GDP的比例逐年提高,不少文化项目更是列入了世界非遗名录,特色文化产品远销海内外。
(二)蔚县助力文化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1、建设具有开放交融性的市场环境,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蔚县不少特色文化逐步产业化的历程就是一篇不断向外界学习并交融的发展史,坚持“开门兴产业”,从传统个体工艺发展为现代化企业生产、从家用民用发展为国家邦交馈赠佳品、从业余闲活发展为文化事业,蔚县在文化立县的指引下没有一味地闭门造车,而是紧跟经济脉动,吸收外部可用的资源和方法,与传媒学院合作创建京冀协同文化创意产业链,技术革新了、从业人员增多了,也顺势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文化龙头企业,例如周永明世家剪纸公司、釜鼎青砂器文化开发公司等,并举办了民俗文化节、中国剪纸艺术节等一系列海内外文化交流节日,交流、切磋、展示、研究并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文化艺术更上一层楼。2019年蔚县在宋家庄镇开始规划建设起一座国际艺术小镇,旨在以艺术机构、艺术家工作室为主要建设内容,提供较低的租金以及用工成本,鼓励不少原本在北上广闯荡的企业家和艺术工作者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同时也吸引着其他的艺术家入驻。
2、以剪纸为主导文化项目,打造独树一帜的剪纸品牌。在蔚县实现文化立县的战略中,剪纸产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依托于北方地区关键地理卡口以及悠久的剪纸历史,蔚县剪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早已声名在外,更因阴刻工艺在我国各类剪纸当中独树一帜。因此,蔚县在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将剪纸作为一个主导文化项目,更是着力打造“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的剪纸品牌。为扩大影响力,多次举办剪纸艺术大会,构建起包括中国剪纸艺术博物馆、中国剪纸第一街、中国剪纸第一村、剪纸艺术学校等的剪纸产业园区,打响了蔚县剪纸的品牌名声,巩固其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代表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资本等资源注入其中,为当地相关的文化企业营造起良好的发展环境。
3、重视引入多元化资本,盘活投融资市场。蔚县在近些年对文化产业建设的探索中,意识到仅仅靠政府财政作为主要投资主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丰富投融资主体,引入更多资本类型。蔚县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中小型文化企业融资的政策,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降低文化产业市场的门槛,但凡能够为当地文化企业提供资金便利、促进经济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皆是蔚县所欢迎的,通过资产证券化、PPP、BOT等模式引入各路民间资本,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的贷款额度,为当地不少文化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另外,蔚县还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东风,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吸纳广大社会经营主体前来投资兴业,大力招商引资。
4、结合职业教育,大兴人才培养。把传统工艺,诸如剪纸、青砂器、黑陶、皮毛等纳入职业教育范畴,举办各类培训班,把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大力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帮助大批传统手工业爱好者和贫困群众学到一技之长、多一条致富途径。同时,铺设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画卷,以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在外的蔚县儿女和其他有才干有经验的工匠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为当地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贡献智慧。
5、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数字化新媒体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及日益蓬勃发展,引发了数字媒体、电子出版、激光照排、手机通讯、网络游戏等信息传播和娱乐方式的全面升级,客观上为文化产业及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和广阔的空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让每一个文化企业可以重塑自己的文化优势和战略定位,打破了地域间的隔阂,拉近了文化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当前的宣传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这些媒体,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进行文化企业宣传推广。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了蔚县文化旅游的微博、微信组合,并拍摄了旅游宣传片投放到大型网络视频网站;另一方面通过投放移动式广告的形式,覆盖不同群体,增强对外宣传效果。同时,紧跟当下潮流,了解年轻人的兴趣点,是蔚县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看重的关键点。寻找广受年轻一代欢迎的明星艺人作为文化宣传官,通过“央媒+自媒体+明星”等渠道的宣传报道和直播带货,加强与他们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蔚县文化产品和文化特色的知名度,也在与年轻艺人的接触中融入更多潮流要素,时刻保持着蔚县文化企业的活力。
文化产业的繁荣印证着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成果,文化企业更是致力于挖掘优秀的文化资源、激活潜在的创造力,通过创新创意作用于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传播与销售整个产业链,是文化与经济融合过程中微观层面的重要基石。要想实现文化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文化企业发挥出应有的积极能动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文化与经济融合进程中,助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需要来自政府、金融机构、职业教育等多方的支持。政府要为文化项目提供优良的落地实施的环境,尤其在前期发展还不够成熟的阶段,更需要政府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把关重点发展项目;同时,市场的开放性也决定着文化企业是否拥有足够持续的生命力,资本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流动会为文化企业源源不断地注入鲜血,解决文化企业通常所面临的融资难、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等问题。此外,文化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和创新意识更为关键,建设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积极引入互联网时代各种营销手段,让传统文化不再“传统”,让特色文化远播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