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晨曦 赵露 陕西师范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1]作为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如何讲好故事,用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凝聚起青年一代的磅礴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故本文从经典歌剧《江姐》入手探究其感染力所在,以革命精神召唤青春使命。
在《说文解字》中有“感,动人心也[2]。从心、咸声。”引申出由受客观事物影响而激动、向对方表示感谢、病菌或病毒侵入发生病变的含义;“染,以缯染为色。从水、杂声。”本义指为丝织品染色,引申为染疾病、染坏习惯、接触到什么;“力、筋也。象人筋之形。”引申为力气、能力、尽力去做的含义。本文语境中感染力指的是客体(歌剧内容、音乐、舞台设计等)能够引起主体(观众)产生共鸣的能力。
首先江姐的原型为江竹筠,她丈夫的牺牲、孩子的年幼及不幸被捕后面对敌人酷刑时毫不动摇不畏牺牲的精神都是基于真实的故事;其次在歌剧《江姐》中创作者对江姐人物塑造上没有因红色题材而只描绘革命者形象,而是从革命者、母亲、妻子三个角度塑造江姐,使其形象立体真实。
作为革命者,她细致理性、意志如钢。如第一幕,甫志高与江姐交接时,江姐细心的观察到甫志高的衣服道:“你也不想想,在这种地方,哪有穿西装的人自己扛着箱子的”[3],告诫他处处留心;第二幕江姐意外得知丈夫牺牲后纵心中万分悲痛也没有告诉华为体现出江姐作为革命者的理性;第五幕江姐意识到甫志高就是叛徒时,虽痛恨但为掩护战友冷静与其周旋并不惜暴露自己;第六幕江姐被捕后,面对敌人的拷打下依然坚持信仰、意志如钢。
作为母亲,她牵挂孩子,在第一幕与最后一幕的两次离别时都提到了孩子,“请代我把孩子来照料……”表达了自己对不能陪伴孩子的牵挂与歉意。
作为妻子,她深爱着丈夫,第二幕华为问及江姐丈夫与江姐得知丈夫意外牺牲后的扶树动作、唱段等语言行为中透露着对丈夫的爱。
编剧不仅仅刻画了作为革命者不怕牺牲的江姐,还刻画出对家乡依恋、对孩子牵挂的江姐,刻画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人。
编剧在剧本台词及音乐的创作上也尽可能的还原故事发生的地点与环境,故事的发生地位于重庆,在第四幕台词中就采用当地方言演绎及音乐中采用四川民歌、川剧等地方音乐元素创作。基于内容本身的真实性与歌剧刻画人物、环境时的真实性使观众更易相信,情感上产生共鸣。
有一种生死是宿命,有一种生死是选择。歌剧最后一幕江姐为掩护狱友、民族解放慷慨赴死,这是一种选择。江姐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求民族解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正是这种明知会牺牲却偏偏选择的崇高美激荡人心,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壮志,也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革命精神。
江姐对死的选择通过歌剧中人物唱段表达出来,尤其是在江姐赴死前的唱段《五洲人民齐欢笑》,人物内心丰富变化与复杂都被刻画出来,既有对家乡、人民与孩子的不舍更有对敌人的仇恨和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决心。
这种生与死的二元对立更加突出了江姐坚定的信念,让每一位观众心中都有了一位崇高圣洁的江姐形象。
歌剧共分七幕,其中第四幕为中轴线。前三场码头、城门口、华蓥山均为户外戏,后三幕联络站、审讯室、女牢均为室内戏,具有中轴意义的第四幕编剧安排较轻松的场景以防观众审美疲劳,在第四幕中江姐与战友智取军火,敌人扑空,采用喜剧手法来表现。
在内容结构设计上编剧运用人物、情节、音乐等对比来丰富戏剧性。如第二幕中江姐悲痛的情绪与理智投入战斗的对比等。
在内容设计上编剧紧紧围绕江姐进行,从被委托新任务到途中惊闻丈夫牺牲到被叛徒出卖到慷慨就义,主线明确。
在内容设计上简洁明了、不拖拉。开场第一幕从报童叫卖开始,把整个背景与形势都交代清楚,紧接着不同人物亮相,革命者的坚定、叛徒的轻浮、敌人的狠毒都做足了文章,即便是警察局长等过场人物也埋下伏笔。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其声音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上,模仿、象征、暗示、表情就是这种创造性的因素,音乐通过这些中介因素表达其含义,观众通过想象、联想与音乐沟通[4]。歌剧中音乐就通过速度、力度、节奏、伴奏织体等变化加强了感染力。
第一幕江姐首次出场的唱段《巴山蜀水要解放》前奏部分以震音为主,将江姐的精、气、神展示出来,似江面腾腾雾气,也暗示着去华蓥山途中的未知情况。江姐领唱“看长江”的“江”字运用拖腔,时值占全两小节,通过一字多音的语气变化增强了表现力,而后加入“一颗心……飞向远方”女生伴唱,速度快、节奏紧,将江姐迫不及待到金蓥山开展新工作与期待见到丈夫的心情完美刻画出来。
《红梅赞》这一主题贯穿全剧,A段起承转合四句,旋律起伏大,明朗豁达,“红岩上红梅开”的“上”与“红”“何所惧”的“何”的旋律是八度向上跳跃,意旨江姐作为革命者的无畏无惧、昂扬向上的精神;
B段旋律是A段的发展,音区较高,音乐高昂刚健,两句“新春来”加强强调。这一曲红梅报春不仅赞颂着所有和江姐一样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也暗示着胜利的曙光定会到来。
第六幕江姐在审讯室中的咏叹调唱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共五个段落,通过不断变化的节奏、节拍对比,将审讯室变成“反讯室”。
前奏部分前两小节运用的十六分音符,音区较高,音程在级进与同音反复的基础上加入了四度跳进,表现出江姐作为革命者英勇不屈的形象,后两小节多为级进,将江姐的英雄形象转到母亲与妻子的柔美一面;
第一段“春蚕到死丝不断……”在《红梅赞》的主题旋律基础上加入了装饰音使演唱更加亲切,旋律更婉转,表现出江姐对党、战友的深情与无私奉献的品质;
第二段“一颗红心忠于党……”,小切分的节奏坚定有力,“为劳苦大众求解放……”重复了两次,加之附点十六分音符使感情更加坚定,表现着江姐甘愿为人民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
第三段“谁不盼神州辉映新日月……”旋律位于中音区,速度平稳,力度中弱,以叙说的音调表现出江姐希望迎来全新社会的崇高愿望;
第四段“正为了祖国解放红日照大地……”两个“正为了”将音乐的情绪推向小高潮,以戏曲紧打慢唱的手法,表现出江姐面对敌人步步紧逼的从容与顽强意志;
第五段“我为祖国生……”拍子不断变化,一拍一板,伴奏以柱式和弦为主,节奏紧凑、果断有力速度稍快将音乐推向高潮,一步步加深对江姐人物的刻画,情感上充满着对敌人的痛斥与对革命定会胜利的信心。
最后一幕江姐牺牲前的咏叹调《五洲人民齐欢笑》由四段组成,第一段散板起腔后接中板,前四句属羽调式,借鉴了川剧的旋律特点表现出江姐对生死漠然、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后四句转徵调式,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段快板,大量六连音、十连音、震音的伴奏加之慢速的演唱形成紧打慢唱的对比,表现出江姐面对即将胜利的革命的激动心情;
第三段稍慢,描述江姐牺牲前牵挂孩子,将孩子托付战友的情景,唱出了对孩子的歉意、期盼与不舍,更加凸显了凄凉的氛围;
第四段板式变化,从散板、快板到散板坚定有力表现出江姐的壮志,将悲壮、崇高的氛围推向极致,一板一眼唱到“一人倒下万人起”千千万万个如江姐一样的革命者为人民幸福、民族解放前赴后继,在“五洲人民齐欢笑”中呼应新中国的成立与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美好期望。
而后全场合唱《绣红旗》中结束,其采用歌谣体分节歌的形式,内容朴实,旋律流畅细腻,音符中透露着豪迈的激情,表现出革命人“绣出新天地”的理想。
演员舞台表演的感染力来源于对台词的处理、对音乐的表达与细节的动作。在江姐的表演中,通过目光犀利的直视叛徒甫志高来怒斥警告,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在看到悬挂在城墙上丈夫的头颅时,眼神猛然凝注后双手扶住树,悲痛自然流露等细节的设计都增加了歌剧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舞台道具、布景等都是构成视觉形象的一部分,常常不能截然分开,舞台上不是纯自然的环境,充满着特定的气息,不仅反映在布景上也反映在道具上[5]。歌剧中的舞台布景、道具都是写实的,与故事发生的特定历史环境相符,使观众具有代入感,如第一幕舞台布景是一个残破的门墙,交代社会背景之余也给人以凄凉之感。岩石的“石”就是舞台布景的主线,它不仅仅是作为景观、渲染氛围,更多的是象征着革命党人顽强坚韧的品质。其次道具石头在舞台上常与演员行动发生关联,如第二幕江姐痛心扶树等,其还划分了舞台的层次、演出区域供演员定位上场。
舞台灯光是舞台艺术的灵魂,其不仅仅是照明的工具,也是塑造角色、营造氛围的需要[6]。剧中第一幕青蓝色的背景光从暗到明、从冷到暖,表现出黎明前的江边光线变化,也意指革命道路的光明;第二幕江姐得知丈夫牺牲后,所有灯光关闭,一声巨大的雷电声响起,一片黑暗中一束光聚焦到江姐身上,更添江姐的痛心与无助;第五幕江姐被捕时,江姐身上灯光照亮,甫志高身上灯光黯淡,形成对比;第六幕江姐在审讯室灰、暗的光影营造出惊悚的氛围;最后一幕江姐慷慨就义时,红色的灯光将岩石染成红色,似胜利的曙光,似革命人的鲜血,似燃烧的火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舞台服装是角色的一部分,以艺术形象造型法则为前提,通过假定性、直观性、舞台化的手段使戏剧要素体现在演员形体上[7]。人物造型似京剧中的脸谱,是外形上的符号化特征,透露着人物的特征、职业等。江姐齐耳短发,身着藏蓝色旗袍、红毛衣、白围巾的朴素大方的形象已经成为其代表性的独立形象,极具角色辨识度,是成功的服装设计典范。江姐的齐耳短发与封建社会妇女的长发形象不同,象征着与旧社会的决裂,向往自由平等的新社会,象征着江姐干练的革命气节;江姐的服饰符合特定时代的装扮及其知识分子的形象,藏蓝色的旗袍象征着江姐作为革命者的沉着理智,红色的毛衣象征着江姐作为革命者的热血赤诚,白色的围巾象征着江姐的纯洁形象。
综上,歌剧《江姐》的感染力源于内容、音乐、舞台多方面的综合感染,通过真实的内容与艺术的手段向观众还原着风云岁月中无数同江姐一样的革命战士的英勇就义求解放,不同的时代,同样的精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