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了媒介发展的格局。受众获取信息的来源日益多样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风靡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加持,使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也呈现出碎片化、移动化等特点。新闻短视频是短视频内容垂直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传播内容主要为社会新闻资讯,时长从十五秒~十分钟不等,其传播主体可分为专业与非专业两种类型。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影响力逐渐被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所消解,面对新闻短视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发挥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优势,推动传统新闻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的转型,有助于新闻传播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新的信息传播格局下,短视频成为广大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利用短视频呈现新闻内容,可以提高新闻事件的热度,加快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新闻短视频自出现以来,已广为大众所接受,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一方面,短视频为新闻传播行业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新闻短视频的发展也赋予了新闻传播前所未有的价值与功能。近些年,我国的一些主流媒体也开始尝试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如备受大众关注的《主播说联播》系列以及在两会期间以Vlog 形式进行的新闻报道《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等。
从短视频的生产特点来看,新闻短视频的准入门槛较低、内容海量。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制作,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有一部支持拍摄的手机,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短视频的制作者,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由于制作短视频的投入少、成本低,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中,其中有部分热衷于拍摄新闻短视频的人甚至开始着力钻研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于是一些专注于新闻短视频的自媒体相继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短视频平台的建设,也是新闻短视频覆盖范围极广的原因之一。
新闻短视频属于伴随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兴事物,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短视频作为一种新颖的报道形式,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自媒体的出现使新闻短视频表现出了较强的社交属性,这促使专业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也越来越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并开始着力建设属于自己的新闻短视频传播平台。在专业与非专业两类传播主体的共同推进下,新闻短视频的市场日益开拓,其在新闻传播事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民众对新闻短视频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当今新闻短视频迅猛的发展势头,是以广大群众为主的自媒体与专业媒体共同塑造的结果。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受众媒介使用习惯的改变,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优势也不断显现。
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新闻短视频可以将文字、图片与视频等元素综合在一起服务于同一报道主题,使新闻事件的传播更为直接且迅速。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短视频不仅在内容上更能满足受众需求,而且在形式上也更符合受众的使用习惯。同时,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技术赋能使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更加立体化。总之,新闻短视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使其在内容、形式与技术上都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
短视频是以“短、平、快”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播形式,轻量化是其传播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与优势。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长时间集中于一个新闻事件,传统媒体大体量的新闻报道方式显然已与人们现行的生活方式脱节。而轻量化的新闻短视频不仅能满足人们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取新闻资讯的需求,又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严肃性,可以在内容方面表现传播者的个性,因此新闻短视频会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偏爱。新闻短视频也善于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展现大情怀,用以表现平凡人在普通岗位上的奉献与坚守,向社会大众传递了正能量。
基于短视频的生产特点,新闻短视频制作的准入门槛并不高,视频内容也将随着受众基数的增加而具有日常化的特点,其传播广度也随之扩大。当新闻短视频的受众基数与传播广度越来越大,新闻短视频的内容将会过于驳杂,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将会是一些内容质量高且输出信息较为实用的视频。新闻短视频内容的轻量化、个性化与日常化,始终是受众选择观看新闻短视频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今社会,大众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新闻短视频为大众提供了更加省时、省力、又省心的信息获取渠道。观看一个新闻短视频用时短则十几秒,最长也不过几分钟,契合当下互联网思维下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与观看习惯,这是短视频形式上的优势所在。其次,随着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助力,还有今日头条、梨视频、西瓜视频等专业APP 的发展,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元化。
从传播形式上看,碎片化与多元化的传播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短视频的社交化,例如Vlog 新闻形式的出现,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消除了新闻距离感。Vlog 是当下新闻短视频的新形态之一,Vlog 与新闻的创新性结合使新闻拥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角。Vlog 的第一人称视角打破了新闻报道必须站在第三人称视角的传统,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感。个人主观视角的运用,使新闻场景在反映新闻事实的同时兼具人格化,拍摄者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展现了自身的感受与想法,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与受众的情感互动,受众更容易产生共情。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一般是固定的、线性的、单一的,而技术赋能下的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则以移动化、交互性与沉浸感为主要特征。新闻短视频的移动化特点,实现了大众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的愿景。“央视频”APP 的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5G 新媒体平台的建成,这也是新闻短视频移动化向前迈进的伟大一步。在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各大报社与电视台都相继推出自己的公众号、视频号与专属APP等,除了展现内容丰富的文字稿、图文信息之外,还插入了大量精彩的短视频内容。智能的移动终端传播方式,促使新闻报道呈现出小窗口、交互性的传播方式,也进一步满足了大众碎片化的观看需求。
随着AI、AR、VR 等技术发展,新闻短视频的制作更加重视交互性与沉浸感,例如新闻短视频作品《AI 剪辑大阅兵》就是利用AI 实时多路信号混合剪辑而成的。同时,新闻短视频好创意的呈现也需要拥抱技术并依赖技术的提升。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2019 对话1949:时代变了初心未变》利用双屏互动技术,实现了两个时代的人在平行世界里的隔空对话,交互式和沉浸式的体验使宏大的时代主题变得具体可感,除此之外可邀请他人的双机模式,也展现了观看过程中的社交属性,实现了新闻信息的高效传播。新闻短视频为受众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增强了受众的现场代入感,充分满足了受众“身临其境式”的心理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手机、相机等设备的普及,新闻短视频的生产日益常态化,网络平台上出现的大量新闻短视频,品质参差,并且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这些问题对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与发展都造成了不利影响。面对当下新闻短视频面临的诸多挑战,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有助于新闻短视频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更加稳定健康的传播与发展。
其一,增加实用信息供给,打造专业可靠的信息共享平台。传递信息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务,也是新闻生产的目的。在应对一些社会突发事件时,信息的公开透明十分重要。新闻短视频在这时可以发挥其“短、平、快”的特征,将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公众。那么,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短视频在报道社会新闻时所发挥的作用应是架起一座真相之桥,使公众能够通过这座桥获取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合理规避一些风险或是得到一些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实用性信息。当今社会,新闻短视频的发展势头迅猛,无形之中已然成为大众所依赖的信息共享平台,主流媒体的入驻为增强了其专业性与可信度,为了使新闻短视频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增加其实用性信息供给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其二,重视内容创新,提升短视频品质,避免新闻短视频的同质化和泛娱乐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短视频在内容层面的呈现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不像传统媒体一样有很多的局限性,呈现的内容相对比较自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缺少必要的约束,新闻短视频的内容会过于随意且缺乏严谨的新闻态度,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同质化现象和泛娱乐化现象。新闻短视频的传播需要娱乐化的助力,但其娱乐化倾向过于严重则会导致新闻信息失真或者过分煽情等问题,从而影响新闻短视频的质量,加重新闻短视频同质化现象。新闻短视频品质参差不齐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创新,可以通过增设内容专栏或是挖掘新闻深度等方法,把握好分寸,选取一些具有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选题,从根源处有效避免新闻短视频的同质化和泛娱乐化,使新闻短视频以内容取胜,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其三,拓宽传播渠道,打造多媒体矩阵式传播格局,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在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中,传播渠道是尤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当下新媒体运营默认的主体渠道为“两微一抖+B 站”,其他的平台起辅助作用。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主体渠道也是如此,但其也拥有大量专业性辅助传播渠道,如自主新闻类平台“央视频”等。媒介融合为新闻短视频打造了多媒体矩阵式的传播格局,使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呈现自主新闻类平台和外部平台账号齐头并进的模式。这种模式使新闻短视频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受众注意力,并与受众进行了良好的交流互动。与此同时,多矩阵式的传播格局也使传播者收到了及时有效的新闻反馈,这样的良性循环将有利于新闻信息的精准传播。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优势主要凸显在内容、形式与技术这三个层面。在内容层面,新闻短视频具有轻量化、个性化与日常化的优势;在形式层面,新闻短视频能够迎合受众碎片化、多元化的媒介使用习惯,又兼具社交化的属性;在技术层面,新闻短视频取得了移动化、交互性上的进步,加强了受众的沉浸感。但新闻短视频在为新闻传播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在今后的传播实践中,新闻短视频应深刻把握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的传播规律,正视新闻短视频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以实现新闻短视频传播样态的新突破及新闻传播行业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