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林,王廷斌,乔艳双,吴美玲
(1.穆棱市下城子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穆棱157516;2.佳木斯市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佳木斯154007;3.桦川县畜牧总站,黑龙江桦川154300)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种猪的繁殖率高低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收益。饲料营养是否均衡与充足直接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饲料营养不足或不均衡除了会对妊娠母猪或哺乳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之外,也会导致种公猪及后备母猪的繁殖能力下降。为此,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关注饲料营养的搭配与供应量,以提升种猪的繁殖性能。
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矿物质,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各营养成分的含量是否充足会对种猪的繁殖率产生影响。营养过高会导致种猪体重超标而影响其繁殖性能,营养缺乏则会导致母猪发育迟缓、发情延后或乳汁分泌不足,也会降低种公猪的精子质量及数量。为此,本文对处于不同时期的母猪及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受到饲料营养情况的影响进行分别阐述。
若种公猪营养摄入不充足,会延迟其性成熟时间,影响其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比如饲料中蛋白质成分供应不足,会使种公猪出现精液量不足及质量不高的现象。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可能导致精子活力较低或发生畸形。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过多,会使猪公猪体重快速增长,也会降低其精子质量及数量。因此,要保障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应避免出现营养供应过剩的现象。
除了保障蛋白质等基本营养适量添加以外,在种公猪饲养时,还应在其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硒元素及维生素E,在这些元素的抗氧化作用下减少氧化物对精子的破坏,提高种公猪的精液质量。高温天气下,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以避免种公猪产生热应激反应而导致其出现死精或精子畸形的现象。
后备母猪是指生长发育中、性器官未发育成熟的母猪。处于此阶段的母猪若是饲料营养不均衡,将会对其繁殖性能产生直接影响。若营养供应过多,其体重将会超标而影响其繁殖性能。同时,若是肥胖综合症持续至生产后期也会对母猪乳汁分泌功能产生影响。
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后备母猪体重偏小,其产仔后乳汁分泌量及质量均会下降,难以保障仔猪营养的充足与均衡摄入。
应采取限制饲喂法,进行科学饲喂,确保营养供应的及时与均衡,以保证种猪配种受胎率,进而提高生产性能。
妊娠前期与妊娠中后期的饲料营养情况对母猪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一致。
妊娠前期时,胎儿生长发育速度较慢,营养需求不高,若是此时饲料营养过多,将会使母猪体重快速增长,不仅会增加其妊娠难度,也会对其繁殖率产生影响。
妊娠中期或后期时,胎儿快速生长,所需营养需求倍增,此时若是营养供应不充足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妊娠期母猪饲喂时,应根据其所处妊娠阶段的不同合理进行营养的供应与搭配。特别要注意妊娠后期时,除了要为胎儿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也要确保分娩后其有充分的营养储备保障其乳汁的大量与优质分泌。饲喂时也应注意饲喂量不可过大,否则会使妊娠母猪体重快速增长,进而使之出现难产或死胎现象。喂养时应加大青绿多汁饲料的供应量,以刺激妊娠母猪的食欲,也可降低其出现便秘的情况,同时还可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达到多产仔、提升繁殖率的目的。
哺乳期母猪通常营养需求较高,因而营养供应不足对其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若分娩后未能保证其饲料营养的充分供应,母猪将不具备较高的乳汁分泌能力,将会使之因产奶量过少而无法满足仔猪的营养所需,进而会对仔猪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同时,营养不足会对断奶母猪的排卵情况产生影响,或延缓其发情时间,使之存在较长的空怀期,这会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率。若是饲料营养搭配缺乏合理性,将会对母猪下一胎的产仔数量产生不利影响。
喂养哺乳期母猪时应确保营养供应充足,各营养成全搭配均衡且全面,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刺激母猪食欲,使之进食量增加,以免其因营养摄入不足而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同时也可在饲料中加入一定含量的维生素E或维生素A等成分,以达到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效果。
由此看来,对于种猪饲养而言,饲料营养是影响各阶段母猪繁殖能力的关键,也会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养殖户应对各阶段母猪的营养需求状况进行合理分析,选择适合的饲料,合理进行营养成分搭配,以确保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并精心饲养种公猪,提高其繁殖性能,以达到种猪繁殖性能有效提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