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探析

2021-01-13 02:22郑月珍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融合时代

郑月珍

(1.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0;2.漳州市实验小学古雷开发区分校,福建 漳州 363100)

1 从素养到信息素养

素养最初的定义是一种习惯、准备,一种准备就绪的状态或一个特定行为方式的倾向。而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是从图书检索发展而来。1974年时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和信息源使得问题得以解决的技能和技术”[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素养逐步演变成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个多元化、有层次的概念,它是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观念与意识、信息伦理与道德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与创新技能于一身的综合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数字能力囊括各种素养,认为它包括各种素养,即计算机素养、信息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有学者从信息素养在教学环节的作用出发,认为教师信息素养应该包括教学设计素养、教学方法运用素养、教学实施素养、教学媒体选用素养、教学观察素养与教学反思素养。

2 迎来人工智能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组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前辈在接受《中小学信息杂志》的采访时提出:“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概念。前辈所理解的人工智能素养包括认识素养、能力素养、教学素养三个方面。陶西平前辈认为在人工智能2.0时代,教师要提高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这一点上提高认识。其次,教师要学会应用人工智能。再者,教师要保持高度的信息道德素养,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较广,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与伦理道德相矛盾的时候,因此高尚的道德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使用人工智能。正如学者所说的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对学习、生活、工作所产生的变革性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及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让每个孩子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正从教育生态、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管理模式、师生关系等各个维度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但是笔者认为世界不管怎么变,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从未改变。即便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教育初心都没有改变,教书育人的使命一样深扎在每个教师心中。

根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农村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包括知识储备素养、融合能力素养、创新能力素养、数据精神素养四个方面。

2.1 知识储备素养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将使知识的创造更加普及。智能技术不应单纯被视为一种工具,它还是推进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力。当然,在人工智能时代,要提高学生的素质不能完全靠人工智能实现,特别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家长,在他们眼里孩子接受人工智能的产品就是不学无术,仅仅只是为了娱乐,许多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编程能力,乐高之类的课程对于他们而言仅仅只是玩具,高昂的课程费用是他们远远负担不起的。

更有甚者还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隔辈亲,爷爷奶奶的教育远远不能跟上当前时代的步伐,这部分小学生儿童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人工智能知识储备素养来引导他们,与人工智能社会拉近距离。尽管现在的农村学生接触人工智能产品的机会日益增多,但是机器毕竟机器就是机器,是没有感情色彩的,而人是有充满感情的,因此教师必须储备自身的知识,在学习中始终孜孜不倦,切不可出现职业倦怠,教育的效能不是短期就可以看到的。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永远不使自己处于“空空如也”的状态。

2.2 融合能力素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农村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从2017年,中国政府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发展智能教育,到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从高等教育领域推动落实人工智能发展,到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引,各个地区和学校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进普及教育,开始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探索。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互联网和大数据系统,打破了地区和学校之间的资源壁垒,服务偏远地区教育发展,使优质教育资源跨时空整合、配置和流转,实现随时可学、随地可学、人人可学。那么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也必须具备将各种资源融合的能力。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复杂的环境似乎对这种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将各种资源融合,并且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能力,并在融合后进行提炼,再传递给学生。

2.3 创新能力素养

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在AI时代,创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字眼,只有不断创新,并且积极创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教师必须尽快提高教学上的创新能力,在AI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

2.4 数据精神素养

在AI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一项新的教学基本功,AI时代与大数据相随相伴,数据是AI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

在这个充满编码、程序、算法的时代,农村教学信息技术教师也教师必须具有数字敏感性,在不断变化更替的数据世界中,捕捉适合自己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并且适合农村学生认知水平的相关技术产品,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数字精神素养。

3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应对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统筹谋划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理性推进人工智能与农村教育融合共生,让人工智能与当前农村教育相互赋能,综合上述,笔者认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人工智能素养”:

3.1 用的专业知识做专业的事

在AI时代教师必须具备跨界融合的能力,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利用原有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专业知识,将知识与技术融合,因此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加强专业修养。

3.2 用爱唤醒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育情怀,它与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有着正确价值观的教师应该是从心眼里爱学生的。农村地区学生由于环境特殊,很多学生从小“缺爱”,而爱正式AI无法为学生提供的。教师之所以为教师,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仁爱的心。

在农村地区,AI无法传递那么快,教师传递作用显而易见,学生通过教师接触世界,了解AI,因此农村小学教师要关心和呵护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度,要随时准备迎接挑战、帮助农村地区学生解决问题,作出农村教育应有的贡献。

3.3 跨越时空合作

要培养AI时代的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就要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使学生对人工智能实现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创新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师队伍,总人数超过1600万人,同时中国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拥有超过两亿人次的学习者。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方式已经发生重要变化,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着智能学习伙伴、虚拟教师等新型教师形态的产生。学会利用时空合作,也是农村教师提升人工智能素养的一大策略。

4 结束语

对于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我们肩负着一个重任,那就是怎么让学生能在现有的信息化环境下,不迷失、不沉溺、不丧失自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正确看待新技术、接纳和拥抱新技术,我们要用自己的积极地观点、行为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新技术带来的好处。

当然,我们也不要避讳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我们要教会学生合理的使用技术,积极地看待技术发展,让学生明白真正影响自己的不是技术的发展,而是自己的态度。正如杨澜所说的:“人工智能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人类智能的神奇”。面对新的教育生态,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终身学习是现代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面对新技术,教师首先应该保持好奇心,充满探索精神,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面对挑战,不退缩,不畏惧,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融合时代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