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急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及应用探究

2021-01-13 02:22叶健博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智能化

叶健博

(浙江省应急管理数字与技术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9)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建设好各级地方应急管理智能化平台,对于各级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统筹发展、精准施救等主业主责工作,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攻坚战,具有非常重要的防控监管效能。因此,地方应急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产生活安全息息相关。

1 地方应急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目标

1.1 综合协调与应急联动目标

通过优化考核和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政府各职能机构和相关部门的综合应急能力,为实现突发事件处理的有效性、科学性打牢理论基础。同时,还要着力破除各职能部门的本位主义思想观念,对于经常性发生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灾害事件,通过各部门职能优化和权力配置,统一协调、精准归口,树立应急联动目标。从大安全到大应急,立足新时代背景,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构建并完善机制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治的应急管理大格局,力求从源头打破应急管理的重重壁垒和阻隔,不断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1.2 资源整合与决策指挥目标

充分整合优化各方应急力量和资源,构建大数据综合网格管理。将公安、消防、交通、住建、自然资源、水利、电力等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力量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出台相应的正向激励制度、细化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等措施,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参与,实现“全员一盘棋”的大格局。从应急体制机制着手,着力研究分析地方应急管理能力,根据不同特点,建立统一的信息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与决策指挥目标的确立,统一指挥调度,切实提升整体应急效果和综合反应能力。

1.3 公众沟通与多元参与目标

建立健全舆情引导机制,加强公众沟通与多元参与力度,强化新媒体正向宣传为主的作用,通过统一平台及时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发布权威信息,抓牢抓好舆论主阵地。努力通过多渠道向大众宣传和普及减灾防灾知识以及观看警示纪录片,切实提高公民公共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防护能力,为进一步引导和调动公众参与应急管理运行的积极性夯实基础。精细化梳理汇总社会各阶层的应急资源并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做到“手中有底牌,心中有数据”,确保在事件灾害来临时,有充足可调配的应急资源。

2 目前地方应急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平台运行水平偏低

地方应急管理平台运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地方应急管理平台在智能化建设方面,数字技术转化应用水平和运行能力水平偏低的现状较为普遍,如相关职能部门平台系统分散管理现象较为突出,没有做到有效集成;个别系统功能不健全,偏向自身业务领域等。目前虽然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但相关部门的信息采集数量有限,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系统平台尚在进一步协调完善,一些县(市、区)基层应急管理部门的调度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平台系统的综合调度、互联互通、协同指挥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2 管理平台系统共享程度不深

应急管理平台智能化建设主要集中在防范管控和统一指挥协调等方面,每当地方发生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和公共突发事件时,需要政府相关职能机构和有关部门的统筹安排、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统一指挥、协调施救,才能抵御各类风险,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攻坚战,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和缺少。应急管理部门初成立,尚存在着有些资源和相关职能部门共享不深、标准不一等问题,如视频资源,公安部门有雪亮工程、水利部门有水利工程视频资源、应急管理部门有危化品企业视频资源,不同资源间存在码流不一、视频编解码不一等问题。

2.3 智能化平台整体效能不高

由于目前地方应急智能化系统建设处于发展阶段,顶层设计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向外延伸拓展不够,致使平台整体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没有发挥到最佳整体效果。比如,在建立预判预警体制机制方面范围较小、层次较低,这是应急智能化平台建设和管理比较突出的短板。有的地方遭受暴雨灾害,相关职能部门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出可行性的预警方案,导致出现内涝洪水、断电停水等情况,加之各部门之间交流不通畅,影响整体应急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3 加强地方应急管理智能化平台应用的建议

3.1 强化平台支撑,畅通数据共享

一方面是最大程度发挥资源共享,把现有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应急相关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充分整合,力争各类信息做到共享,不仅能做到遏制事故发生,防患于未然,也可以在非重大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置时,防止过程转化和损失扩大。通过信息集中收集和研判,进一步建立横向倒边、纵向到底的四维信息资源网格,并规避一些重复和非重要信息,进而实现智能化管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是最大程度完善平台功能,坚持“系统建设和实际应用”两手抓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注重软硬件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设施和系统开发在实际工作上的应用效果。这样不仅能满足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联动预警、协调沟通、分析研判,还可以提升智能化平台建设的实用性和整体水平。

3.2 加强协同指挥,做好统筹管理

针对危化生产、危货运输等各类生产企业突发事故,旱涝灾害、洪水、台风等不可控自然灾害风险,提升地方应急相应机制,完善应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应急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应在统筹各个环节中做到无缝衔接,通过完善应急管理智能化平台,力求把受灾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最大限度达到有效防范防治、应急救援的效果。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规范应急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民间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配套管理与维护保养。健全应急救援社会化运行模式,多渠道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科学化应急救援组织,打造省、市、县三级百千万人的地方铁军队伍。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与调运制度,加强地方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实物储备、市场储备和企业生产能力储备。

3.3 构建预警体系,预防灾害发生

坚持重心前移,着力做好防范预警工作。灵活运用新型智能化地方应急管理平台,通过完善预防体系网格,深层次扩大突发事故等检测预警的覆盖面,力求提升预警的实际效果。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预警方法,加强对重点隐患区域的日常监控的频次频率,坚持日常演练,提高地方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专业人员素养,及时查漏补缺,为实际处置突发事件夯实训练基础。运用法治思维,着力构建突发疫情分析、上报、预警滞后的责任倒查机制。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组织防控救援,同步开启责任追究程序,追溯事故原因。优化制度体系,建立专家信息分析和风险预判机制,听取领域内有关专家分析,政府组织研判,必要时直接向社会公布分析结果,杜绝按部就班而导致的延误处置行动。

3.4 理顺运行机制,提高应急效率

一方面把地方应急管理贯穿于突发事件始终,适时做好预防控管是应急管理最高效、最直接的办法。地方应急运行机制是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发挥其作用的根本基础。应对突发事件包括事前风险识别和研判、事中应急处置和救援、事后恢复生产与重建等多个节点环环相扣的链条式管理全过程。另一方面优化完善预案管理,深入分析各职能部门的处置突发事件预案,通过不断优化方案,对契合部分进行汇总,细化环节,对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进行预测,并根据结果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大小、紧急程度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充分论证,着力提高整体应急工作的衔接性。

4 结束语

加强地方应急智能化平台建设尤为迫切,各级地方政府应把公共资源的管理进行科学精准的部署,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切实提升地方应急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应用水平,充分借助新型信息管理平台,从整体上提升地方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应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智能化、智慧化、科学化、现代化。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应急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