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青少年认识到自我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由中国中学生创作活动江西组委会、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专业委员会以及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联合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中学生创作活动(2020—2021 年度)江西区暨江西省第十二届中学生创作活动于2020年9月正式启动。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从初始到发展再到终结的过程。所谓“生命的底色”,就是一个人生命初始阶段中形成的最深层、最根本的基质。生命的底色,其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微观上,更体现在宏观上。从个体的层面上说,生命的底色将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从群体乃至民族的层面上说,无数个体的生命底色将汇成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底色,而这终将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面貌。本次活动以“生命的底色”为主题,就是希望广大中学生在人生可塑性最大的青少年时期,自觉和理性地关注自我精神生命的发育成长,多多吸收正面的营养,努力培养完善的人格、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对象:在校高中生。
内容:围绕活动主题自行选题作文。
形式一:由学校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每所推荐学校将学生信息填入汇总表(详见附件),将作品及汇总表打包后命名为“第十六届创作活动+学校”,并发送至电子邮箱gzszybjb@163.com。
形式二:通过活动官网“文星网(www.chinawenxing.com.cn)”报名,具体内容请扫描封面二维码关注“高中生之友杂志社”微信公众号获取。
以上两种报名形式选择一种即可,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12月31日。
联系人:李卫强
电话:0791-86765990
1.本次活动江西区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指导老师奖若干名。此外,还会评出优秀组织奖。
2.获省级一等奖的作品将被选送至中国中学生创作活动评委会参加复评,选手有机会参加2021 年7 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创作活动。
附件:参赛选手信息汇总表(由老师填写)
高中组初赛题
1.作家冯骥才说:“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请以“存在于我记忆里的诗篇”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1000。
2.阅读下列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色缤纷使人眼瞎)
(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云:“绘事后素。”(《论语·八佾》)孔子所回答的“绘事后素”就是“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加以彩色纹饰”的意思。
(3)“淡极始知花更艳。”(《红楼梦》)
这几则材料谈到了色彩,也都暗含人生哲理。请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以“生命的底色”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1000。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而作家王蒙在他的散文《善良》中说:“善良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善良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
请结合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1000。
4.阅读下面一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1000。
(1)王开岭曾在《古典之殇》中发出感慨:“我们拿什么给孩子?”
(2)惠特曼诗歌《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中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并且以或赞叹、或怜悯、或热爱、或恐惧的情感感受到了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他的所见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3)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说:“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5.阅读以下文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20 年2 月5 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一位青年因为在病床上看书上了微博热搜。细心网友发现,该青年读的是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这张照片后来被传到国外社交媒体上。两天后该书作者福山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这条新闻。“书犹药也,多读之可以疗愈心灵”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人生哲学,道法自然、厚德载物闪烁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记录着古代先民勇于创造的梦想,山清水秀、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则是当代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人因自然而生,又与自然相依。我们的衣食住行,既是个人的劳动成果,也是大自然的馈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考验着每个人的智慧。
某博物馆拟举办“人与自然”主题展览,为了使展览能吸引中小学生,到你们学校征求意见。请你综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提出你的思考、看法和建议。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