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浩
动物学者,资深科普作家,曾发表多篇动物学SCI论文,超过700篇科学类CN期刊文章。代表作《蚂蚁之美》入选国家图书馆第十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第六届“少年中国”科技少年应读作品。文章多次入选各省市中考阅读试题,并入选2017年全国成人高考语文卷阅读材料。
《动物王朝》
冉浩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1
59.00元
每种动物都以自己的方式适应自然,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繁衍,它们有的结成联盟,有的尔虞我诈。在人类社会中的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动物王国里都有。这个迷人又有趣的世界里有许多我们尚未涉足的领域,也有许多未解之谜……
我捏着一只花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这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贝类,在它小小的贝壳上聚集着好几个比纽扣还要小的藤壶。我端详许久,随后把这个微小的动物组合放回了海水里。在自然界,藤壶要经常面临退潮的威胁,它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状态,在离开海水以后,还能够坚持存活很久。回到海水里后,很快它们就活跃了起来,藤壶打开盖子,伸出一些细小的蔓足,这些蔓足就像一些带毛的触角,开始滤食水中的有机质。
很多时候,藤壶是不讨喜的动物,它们会吸附在各种东西上。在海滩,它们吸附在岩石上,会硌脚;在船底,它们增加船的阻力;在动物的身上,它们就像膏药一样,怎么也弄不掉……好在,藤壶的味道还算不错。这些小生物可以产生强力的胶质,将自己牢牢吸附在目标上,你得用刀子才能把这些美食撬下来。事实上,幼年时期的藤壶是可以运动漂泊的。但是,经过变态发育以后,它们产生了厚重的铠甲,同时也把自己固着在一处,不再移动。有趣的是,你会发现它们总是倾向于聚集成一小丛,这是因为它们能散发出化学信息,召集同伴。
藤壶为什么要这样做?既然它们可以在海水中滤食有机物,若是彼此更分散一些,岂不是能独享更大的区域,获得更多的食物吗?为什么即使身处在同一片小贝壳上,它们还要尽可能地挤在一起?
藤壶是雌雄同体的动物,理论上说,它们可以用自己的精子给自己的卵子授精,然后产下后代。然而,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常见的情况是,它们会用自己的雄性生殖器官给旁边藤壶的雌性生殖器官授精,同时用自己的雌性生殖器官接受来自其他藤壶的精子。藤壶不能移动,因此,它们拥有动物界中相对身体比例来说,极可能是最大的雄性生殖器,以便伸出来找到附近的藤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至少要有两个藤壶,还要靠得足够近,才能完成这种互相受精的过程。如果在附近找不到其他同类,藤壶也可以把精子直接射入水中,期待这些精子能够被其他藤壶捕获。然而,自然选择显然并不鼓励后一种生殖方式,它相当浪费精子,繁殖力低下,经过若干代后,这样的藤壶很可能断子绝孙。而彼此在一起生活的藤壶,则能产生足够多的后代,并会将这一传统延续下去。群居的藤壶,也许就是这样形成的。
仔细看看周围,我们会发现很多聚群的动物:地上爬行着成群的蚂蚁队伍,枝条上密布着蚜虫,一群麻雀飞过头顶,远处的池塘里还有成群的游鱼……有些动物也许只是临时凑到一起,形成了简单的群体;但有些彼此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比如亲缘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关系更为复杂的家庭、家族,甚至社会。事实上,多数动物至少会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与其他同类,甚至是异类,聚集成小群。当然,它们也因此得到益处,或是寻求保护,或是分享资源,或是交配繁殖等。自然选择会推动动物走到一起,在适当的时候,也促使它们彼此分离。聚而成群,已经成了动物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