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平
[摘 要]在初级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素描基础训练是培养学生艺术造型能力的必要手段,对于学生学习素描基础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在美术课外活动中,素描基础课的开设是必须的。通过对构图方法的训练,形体质感的表现,以及画面色调和空间的处理,展示素描基础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应当注重的要点,指导学生在素描绘画实践中灵活运用方法,并且熟练掌握素描的基本技能,更有效、更直接地锻炼和提高素描造型能力。
[关键词]素描教学;构图;质感;黑白灰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描造型能力是很重要的,素描造型能力是人们在平面的物质上表现和刻画形象的能力,任何绘画形式都体现这种能力。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素描基础课的开设是必须的。素描造型能力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素描艺术功底,也就不可能画出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在实际素描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素描的艺术表现能力,是学习素描的主要教学目的。在美术课外活动实践素描基础课中,初步对素描教学有了一些认识和理解,总结出素描基础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视构图方法的训练
在绘画过程中,构图是指画幅尺寸的安排以及画面形象组合排列形式,包括线条的排列、大小方圆形象和位置的排列、空间的排列等等。素描习作和其他绘画一样,离不开画面安排和设计,学会构图,掌握一定的构图规律很重要,在有限的画面上把个体形象组成富有艺术美感的整体,可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重视和培养构图能力也是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艺术造型能力的一个必要前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认识不到构图对素描及绘画的重要性,进而忽视对构图的认识和理解,合理摆放静物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体现出画面的美感,又能表现出创作意图,也是调动学生绘画兴趣的前提。静物的摆放应考虑到内容上和各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既要和谐统一,又要主次分明,每组静物都要有明确的黑白灰关系,以便对学生进行素描关系的全面训练。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摆放静物,这会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构图意识得到直接的训练。组织和摆放静物的过程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更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平时应多按照构图的要求反复进行训练,画面不能太“空”或太“满”。物体太小太过于集中,就会造成画面的“空”;而物体太大或太散,画面就会“满”,一定要疏密有致,协调均衡,这样才能对画面最后的效果胸中有数,进而提高学生对构图的认识能力和组织能力。素描习作的画面构图要求以使人看起来感到舒服、美观为原则,只要能达到这个要求,构图就是成功的。一般来说,构图符合形式美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画面事物集中不单调;第二,稳定而不呆板;第三,饱满而不满塞;第四,灵动活泼而不发散;第五,主次有序,疏密相宜。在素描绘画的实践中,应根据所画形象的特点和画面的规格尺寸灵活运用。
二、形体质感的表现
在绘画造型艺术中,形体质感是指形体视觉形象的质感,主要包括硬度、光滑度、反光性能及透明度等。尤其在素描静物写生中,要通过运用笔触、线条和黑白灰的对比变化,实现对形体质感的表现。每个要表现的物体都是由不一样的材质制作而成的,我们要表现物体的质感,首要的是多观察物体的本质特征。例如,要表现质感坚硬光滑的物体,如瓷器罐、玻璃杯等,一开始要用较软的铅笔铺上色调,再用硬铅笔按照形体的结构组织严密的线条、均匀的色调,予以深入刻画表现,高光和反光要重点强调,以表现质地的密度以及坚实感。这种材质的物体的高光是很亮的,和物体的亮面的对比很强烈,并且由于光线的原因会出现几个高光,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一个突出表现物体质感的高光来刻画,其他的高光要相应地变弱变灰一些,但要注意比主要的高光暗,比亮面亮。反光的表现也是很重要的,它会在自身上映出周围物体的形态,如果反光刻画好了,整个罐子或玻璃杯便会显得光彩照人,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反光不要太亮,反光再亮也是暗面的一个部分,它不能比罐子或杯子的亮面还亮,要保证罐子或玻璃杯整体的体积感和质感。表现质感松软的物体,如衬布、衣服、毛绒玩具等,要用软铅笔,采用松散的、较虚的线条来处理,色调不要过于均匀,笔触和色调的过渡要柔和,以表现其柔软的质感。比如,布类一般以多层次线条排列,富于变化的色调来表现;布纹要反复地排列线条,表现它的明暗层次,还要注意布纹的结构和因堆叠而产生的色调虚实变化;而绒毛材质的质感表现,需要用不同长短、弧度及形状的线条来刻画描绘。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怎么表现物体的质感,都不要忘记时刻保持物体刻画的整体绘画效果。在素描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学习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可以丰富表现技巧,提高素描的表现力。
三、黑、白、灰关系的处理
在观察和刻画物体形象时,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色调深浅变化的明暗面,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黑、白、灰关系。把形体明暗色调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行归纳:两大部分(亮面部分和暗面部分),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调子(亮色调、中间色调、明暗交界处的暗色调、反光色调和投影的次暗色调),这就是常说的明暗变化规律。在素描中,黑白灰关系就是画面的整体调子关系,是组成画面的基本造型元素,一幅好的素描作品离不开黑、白、灰关系的完美展现。如何把握黑白灰关系,达到最佳效果,要先从观察开始,客观的物体的明暗层次变化比较丰富,所表现的物体必须是既要尊重客观,又要有主观上的艺术处理。先画物体明暗交界线的地方,再接着向物体的明暗交界线两侧的背光部和受光部画出过渡面灰面的色调,逐渐过渡到物体的亮面。在表现处于亮面色调时,只能留空白;在表现中间色调的体面时,则相应地涂成灰颜色,形成灰色调;在表现暗面时,则相应地涂上黑色、黑灰色等颜色。在此步骤中一定要注意:要始终保持两大部明暗关系对比强烈,而且明暗的层次是通过层层深入的方法来表现的,所以不管画到哪一步,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对比始终是明确的。例如,自然现象的明暗色调关系是:亮色调为一,中间色是二,明暗交界线是五,反光是三,投影为三或四。明确明暗关系后,在绘画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观察色调的对比,切忌把色调画“花”画“腻”。色调层次深浅缺乏比较,只专注于局部色调,使画面失去完整的黑白灰层次和效果;用笔过于繁琐,缺少变化,呆板不灵动。在色调处理上,要从全局和整体观察,及时调整处理明暗关系。灰面和暗面两个色块没有层次定位之前不要随意去处理调整;画的时候找到画面的暗面,并且对比所有暗面和灰面,根据画面需求来看暗面要画到什么程度,才能与灰面拉开色调关系;或者眯起眼睛半闭去观察画面,看看画面黑白灰层次是否出来。如果没有出来,就把暗面和亮面夸张,加大亮面的受光面积,及时进行对比,注重调整色调的黑白灰整体表现。
四、画面空间的表现
在素描写生中,形体的高度、宽度比较容易体现,形体的纵深空间很难体现,强调表现形体的纵深度也就是画面空间关系的表现,其可以通过多种关系来完成。这种画面空间关系的表现也可以说是空间感,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刻画物体间的远近、穿插和层次,使其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空间感。素描空间感的表现主要在于物體本身的体积感和物体间的空间感。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出现不同的明暗层次,也就是五大调子。明确的黑白调子对比可以增强物体自身的厚重感和体积感,这就要求教师在绘画教学中要注意实虚的表现,投影和反光属于暗面,中间层次属于亮面部分,每一个调子中注意黑白灰的变化,亮部刻画也要清晰肯定,明暗交界线的轻重更要确定,这样出现“实”,而明暗交界线后刻画要过渡自然,这样就有“虚”的感觉,轮廓线对比的强弱可以表现空间关系,色调的轻重也影响空间关系,准确的透视关系的变化,使其更加自然,并且有纵深感,这些都会影响到表现形体的立体和空间关系。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拉大空间距离,实际画的时候可以适当夸张一点,前面的物体刻画时对比明显,会增加物体前后的距离感,在刻画物体时应直接让背景与实物分开,如果物体暗面与背景接触,就将背景画得适当亮一点,是亮面的话就画暗一点,只有分开了才能够有空间感。
素描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据每一阶段不同的教学重点和要求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反复的观察和作画实践的训练,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素描理论知识的讲解要结合习作进行,把个别辅导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不要过多动手给学生改画,应锻炼学生自己动脑和动手能力,去分析和理解,去感受和表现,避免学生养成依赖心理。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增强对素描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造型能力。
参考文献:
[1]颜铁良.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张雷.浅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J].新课程学习(1),2014,(07).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