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首因效应,高效课堂从“头”开始

2021-01-12 19:40周小玲孙兰月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52期
关键词:注意力玩具小学生

周小玲 孙兰月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后面的课堂学习中。

一、课堂导入的概念

导入中的“导”有引导、启发的意思,它指的是学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去思考,精心设计的一小段三分钟左右的课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积极的状态,能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入”有进入其中的意思,它指的学生从一节课的伊始注意力就被教学内容吸引,能主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

二、小学课堂导入的作用和原则

1.课堂导入的作用

好的课堂导入像一块磁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习惯。好的课堂导入更像一剂催化剂,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教育目标,沟通师生情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2.课堂导入的原则

课堂导入的目的首先是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同时要联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其次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进行真正有效的腦力劳动,为深度学习做好准备;最后要运用新颖有趣的各类课堂形式和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达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质效性、趣味性。

三、小学课堂导入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1.复习旧知导入,为新旧知识架起桥梁

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探究新知识,能够实现知识从旧到新的迁移和贯通,找准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点、生长点,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做“引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推动小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

例如,学习《雪梅》一课时,引导学生回忆学过、背诵过的与梅花有关的名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诗词的联想积累,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因势利导,带领学生继续来赏梅花、品梅花,开始新课的学习。

2.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让课堂更加生动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导入新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让情境导入更加生动,瞬间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投入课堂学习的效果。

例如,学习《陀螺》一课时,播放一段孩子们玩陀螺的视频,有趣的画面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教师语言引导:玩具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以后对玩具仍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玩具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今天高洪波老师的《陀螺》就是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让我们来学习吧!

3.故事、游戏导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课的伊始,使用故事、游戏等导入形式,充分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跟课堂相关的讲故事、玩游戏等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用猜谜语导入,教师出示谜语第一条: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打一种植物。第二条,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也打一种植物。学生猜出是葡萄和丝瓜,教师引导:看来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缘的植物。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在植物,它长着脚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接着引入课题。

4.生活经验导入,在应用中体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各学科知识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过程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导入环节,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学习《雪孩子》一课时,刚好是冬季,教师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季)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堆雪人、打雪仗)今天,老师给带来了一位好朋友——雪孩子,引入对新课的学习。

课堂导入是一种教学手段, 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要了解学情,围绕学科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课堂导入方式,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为高效课堂开好头。

猜你喜欢
注意力玩具小学生
让注意力“飞”回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我是小学生
阅读理解两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