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晓红
读叶圣陶先生的《叶圣陶教育文集教育论集》,如同与一位长者、智者面对面地促膝交谈,你无须言语,他已明白了你的教学处境,知道你的疑惑缺失,经他老人家三言两语、简洁明了的点拨,你便有阴霾顿散、红日高悬的通透感。读后,我一直在想,身为教师,我们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是讲解员?非也!叶老是很反对教师逐字逐句讲的。他认为,“把学生的头脑当作一个空箱子,只消装进去”便可,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消化不良,一知半解,妄知谬解,更谈不上领会什么文化,欣赏什么文学了。学生毫无参加和练习的机会,怎能产生兴趣?逐句讲解虽是最省事的办法,但是专用逐句讲解的办法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我想,教师首先应是引路人。比如预习环节,叶老指出“学生预习容易犯模糊,笼统的毛病,不求甚解”。教师在学生预习前对学生未必能“自行解答”的问题预先提出,“让学生动动查一查可查到的参考书”,“指导学生,学会搜集用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字生语的正确用法。”想想我们平日又是怎么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的呢?有明確要求吗?即使有,那么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吗?是否过易或过于冷僻呢?
可见,教师就像导游,要带领学生尽享前方美景,对于景点的路线、景点的特点,首先要了然于胸,并能激发游客们对美景的向往、憧憬。
其次,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比如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不能把自己旁置。叶老告诉我们,“教师要做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讨论时,有错误及时纠正,有疏漏及时补充,有疑难及时点明,如有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指示出来加以阐发。”课内学生思维的准确度、活跃度、发散度、深刻度,与教师的参与度密切相关。
曾听过一节新课标优质展示课,是讲《史记》,学生一会儿评一会儿演,好不热闹,可是教师只是充当了报幕员、播放员(放课件)的功用,对学生的表现只一个“好”“不错”便打发了,整堂课下来,教师的语言不足5分钟。这堂课的设计新颖独到,可唯独因为教师的“失语”“旁观”,让人备感遗憾。虽然,我们不希望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可教师若能激情昂扬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让自己的思想与学生发生碰撞,或以自己的思考、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将学生思维引入更深处,师生相应相和,相信课堂一定会生成更多美妙的风景!
再次,教师还应是教练员。教练员,就是授之以法,严格执行,反复训练,督促学员达到考核标准。教师要打通课内外,做好过渡衔接,适度拓展延伸。我们在诗歌教学时常设计“比较阅读”或“群文阅读”,或是同一作者的不同风格文章,或是不同作者的同一题材的文章比较,或是同一题材不同写法的诗歌比较。总之,教师要变着法儿地让学生做基本练习。
当然了,教师还要是爱的使者。学生如果达不到标准,就要分析,要努力给学生补救或督促。对于资质一般、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要个别指导,尤其需要丰富的同情与热诚。
明确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接下来就是努力在教学实践的舞台上演活“她”了。热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