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奕然,倪 娟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2.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础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3)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关乎着社会发展能否拥有长治久安的环境、敏锐前瞻的远见与系统精准的管控。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我国各领域研究的不断纵深,教育风险治理的研究也被提上重要日程,并提出了相关治理原则与策略。[1](p34)然而,现有研究通常侧重于教育风险治理的一般性策略,并没有上升、提炼为有针对性的治理模式。教育系统中会偶发一些小概率却极具冲击性的风险。这类风险大多为外源性因素所诱发,不仅难于发现、预测,且会大概率诱发教育系统的颠覆性危机,故可称之为教育领域的“黑天鹅事件”。①“黑天鹅事件”原指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人们长期以来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稳定观念被颠覆了。黑天鹅事件常被用来表示难以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其通常会引起整个系统的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2](p43)“黑天鹅事件”的偶发会致使教育系统陷入无序状态,治理过程则是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
赫尔曼·哈肯受非平衡态下各原子经激辐射相互协同,经无序走向有序生成激光的启示而创生了协同学理论。[3](p102)该理论适用的系统应具备开放性、远离平衡态与内部各要素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等特点。[4](p5)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课程教学、督导管理与社会支持等要素间存在非线性作用,且教育风险爆发为危机时,系统必然处于非平衡态。“溯源模式”是指针对风险爆发的危机事件进行原因的追溯与作用机制分析,从探求渊源、回应原点的角度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精准治理的一种教育风险治理模式。本文试图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结合相关案例,提炼出该类教育风险治理的“溯源模式”,以期为教育风险的防范化解提供科学有效的方向指引与模式借鉴。
“黑天鹅事件”的教育风险大多并不由教育本体性的内生问题所引发,而是由于其受到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社会影响而生成。因此,对于此类风险追寻外部促使其诱变的源头至关重要。外部部分条件的变化会促使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缺失、运行受阻,导致系统失衡,无法协调运转。在治理过程中需要溯源到底是何种外部变量促使了内部系统的状态变化,并对外部诱变量进行分析与干预。但是,并非所有的外部诱变量都会促使系统失衡,只有其中关键的序参量①影响系统自组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变量为序参量。协同学认为序参量支配着子系统的行为,主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协同过程。突破系统稳态阈值时,才能役使系统呈现出一种稳态失衡。[5](p43)正因如此,此类风险治理中应首先分析外部的重要诱变量,调节能控制的部分诱变量,使之平衡稳定并回归原本状态,至于内部无法控制、回弹的变量则应通过摸索现有资源,充分开发进行代替性补偿,简称为代偿。
教育风险治理的溯源模式侧重于对教育系统受外部变量(熵流)干扰时进行溯源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精准施策与反馈调整。该模式的适用范围必须满足此类教育风险为外源性风险这一条件。然而,教育系统外部的熵流介入通常难以预测,且极易介导整个教育系统内部的连锁反应,乃至颠覆。教育会随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影响,当外部环境向系统输入新的理念或技术时,则会为教育这一开放系统增加熵流。该熵流的引入会给教育系统内部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系统该如何吸收该熵流,以确保自身适应时代环境的改变;二是教育系统内部应该迭代流出何种熵流,以确保系统的平衡稳定。以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育系统内部会发生明显的拮抗作用,即教育执行主体观念的稳定内隐致使教育系统难以快速吸纳、合理内化外部熵流介入后的相关变化。如突发性自然灾害导致高等教育正常教学、招生就业等受阻的风险。该风险系难以预测的外部安全突发事件所致,却可能会诱发大学生工作技能的缺失,进而对社会稳定乃至国家人才竞争力等产生影响,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溯源模式恰巧强调在系统无序的状态中追溯外部诱因,深层次剖析其影响过程,以便于治理教育系统中的外源性风险。
外源性教育风险在导致教育系统内部稳态失衡的同时,带给教育系统最明显的表征就是资源缺失。外部熵流进入教育系统意味着新的理念或技术的加入,此时执行主体的观念更新、技术培训与行为规训等问题便浮出水面,而在此之后的惯习改变、资本配置与场域变革无一不涉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因如此,协同学中强调透过集体行动、关联交互与协调配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6](p15)此外,网络社会强调社会运行的实质是各种社会资源信息所形成的熵流在网络中流动,据此,原始教育系统未引入新的熵流前,其对外部资源的争取开发、内部各子系统资源的协调配置均井然有序,而当外部熵流(新理念或技术)介入教育系统时,则呈现了开放系统在外部驱动下亟待资源开发与变更的样态。因而,有学者指出“输入资源熵流,不仅可以维持社会系统耗散的需要,而且还有利于支持和加速社会系统的有序化过程”。[7](p13)适值溯源模式在外溯原因之时,便会依据系统诱发的突变点,在外部熵流与序参量中间的灰色地带追寻突变的原因,并审视其背后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根据资源缺失寻找更多外部资源,并依据现实情况得出增加替代性补偿的策略。由此可见,适用溯源模式治理的教育风险存在资源的缺失性。
溯源模式适用于治理的教育风险为外源性的“黑天鹅事件”,如理念驱动性改革诱发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落空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高校教学与学生就业风险,以及突发自然灾害等导致的高等教育系统整体运行风险等。此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不同寻常,且通常难以预测,所以治理该类风险很难做到类似内生型教育风险治理那样的“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8](p1878)此类教育风险的治理需要对外部诱发突变的熵流进行合理的融合与内化,促使教育系统内部对外界环境的自适应。除此之外,由于外部事件的出现极不寻常,所以源头的探寻与确定较为容易,但该外部诱因作为熵流如何导致整个教育系统产生风险的系统性机制却难以明晰。因此,溯源模式中虽然凸显了对外部诱变量的追溯,但该追溯过程的重点并不在于寻找风险起源点,而是需要顺着原因复盘过程、推理并分析诱变量的干预路径,以便通过教育系统变革的内生性代偿进行应急处理与精准施策。
追溯外部诱变量的作用机制,既应当从外部对教育系统进行“剥洋葱”式的分析,也应当从教育系统内部出发探究教育系统融入、内化外部诱变量的广度与深度。因此,溯源模式首先需要根据当下教育系统内部的状态分析其受到了社区、家长乃至社会等哪些方面的影响。其次,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社区、家庭、教育行政部门等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等子系统,并分析外部熵流如何诱发各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即前一步得出的影响)。最后,根据判定出各类非线性作用的影响程度与协同关系,分清该教育风险应侧重治理的主次方面,并明晰哪些是教育系统可以直接解决的,哪些需要被动适应。对外部诱变量的追溯与干预分析是溯源模式治理教育风险中基础且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分析外部诱变量致使风险爆发的作用机制后,教育治理主体大多会发现当下教育系统无法及时应对危机,让风险爆发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性。无论是教育的执行者还是教育接纳的能动主体,其思维观念相较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均存在着难以匹配的相对稳定性。外部突发的重大事件到来时,教育的主体通常会因为惯性思维而很难改变自身来适应外界的环境,进而诱发众多的教育风险。[9](p58)详细说来,当教育理念或技术的变革驱动到来时,抑或外部不寻常的事件发生时,教育主体通常难以充分消化、吸纳新讯息,具体表现为不易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也无法合理探寻新的资源来助力自身快速适应。由此可见,在分析外部诱变量的进入切口、具体流径与影响程度后,应先在教育系统内部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进行部分功能的替代性补偿。由于“个人的决策行为无法实现完全理性”,[10](p242)教育风险治理的主体通常会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习惯性地寻找符合自身情感偏好的已有资源进行代偿。代偿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风险的爆发,也是当下快速治理危机事件,走向教育系统近平衡态的有效措施。
现实教育风险治理中现有资源的充分开发、代偿是在尝试摸索与调适修正中逐步完成的。因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到来常常对教育系统的变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要求下资源的介入不可能一步到位,适应性的不足致使教育风险爆发为危机。此时,第一,应依据之前溯源外部诱变量得出的教育风险生成路径,明确需要填补、偿还的关键性漏洞。该过程中不仅需要分析已经发生危机的漏洞,更需要监控有可能因突发事件持续发酵生成连锁反应的漏洞。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高校教学与就业风险,除了要关注高校在应对线上教学与线上招聘会等方面缺乏经验的漏洞外,还要对疫情可能诱发的学生心理风险、网络舆情风险等潜在漏洞加以关注。第二,在协同各类资源的情况下尝试修补关键漏洞,一方面需要寻找能够快速且合理利用的新资源,另一方面需要教育风险治理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实践性智慧,开发与利用现有资源,进而实现替代性补偿。第三,深入思考危机事件影响的持续时间与后续进展,进行补偿策略的调整,从而在缓冲期内达成教育系统内部协同与自适应的近平衡态。
经过前两步的治理,教育系统内部已经基本融化了熵流,生成了近平衡态的运转体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更多案例显示重大突发事件结束后,其对教育系统持续性的影响要么仍旧存在,要么引起了教育系统中主体的外部回应。如泥石流、地震等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是持续的,当地的更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灾后的教育资源在介入时该如何分配、使用,以及平时的教育系统中应建立何种机制以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等问题。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从教育系统内部更为精准地施策,并对外部影响进行回应是关键所在。正如协同学所强调的,让系统再次有序的内生动力是各子系统间1+1>2 的协同合力,这不是此前有序状态的复归,而是以崭新的平衡关系维系系统的协调运转。[11](p75)因此,合理的精准施策与外部回应不仅便于该类教育风险的现时态治理,还将有助于后续治理的向外争取资源、防止风险的加剧扩散等。实则,该治理步骤再次溯源风险成因并进行反馈,让类似教育风险再次出现时,教育系统主体能有序组织协调、充分资源利用与合理应急保障,从而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
为提升主体适应风险环境的能力,更好地合理精准施策与外部回应,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首先,应研判重大突发事件导致的风险对承受主体造成的后续影响。教育风险治理主体应当对风险承受主体进行持续跟踪调查,进而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其次,依据调研结果明确外部诱变量的后续影响因素与作用程度,对新介入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应将新资源配置到急需、适切的地方,已有替代性补偿的相关环节可以暂缓配置。再次,教育系统达成近平衡态后,加强对此类重大事件诱发风险治理的经验探讨与研究。归纳整理先前资源的使用与代偿情况,介绍风险治理过程中进行补偿的优质经验,说明该风险治理中仍旧缺乏的资源,并通过咨询报告、论文著作与会议研讨等方式进行外部回应。最后,在学校或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等多个层面,确立突发风险的联防联控机制,并注重以后对教育内各个子系统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开发与漏洞填补等方面的全面摸排、实时监测与后勤保障。
2019 年底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高校教育系统面临众多风险,现以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风险与心理健康风险为例予以说明。2020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 万,一方面疫情导致很多行业萎缩裁员,另一方面“春招”的推迟与网络招聘导致线下无法面试,线上面试则很难匹配公司需求,学生应聘成功率大幅降低。同时,新冠疫情也引发了众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相关抽样调查显示,33.61%的学生有焦虑情绪、31.97%的学生有抑郁情绪、13.93%的学生压力过大。[12](p135)可见,这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给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未来人才的储备与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带来了众多潜在风险。以上风险的成因确实是外源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但其背后却反映出学生、教师与学校等一系列应对主体的风险适应能力薄弱。风险适应能力的薄弱主要是由于承受主体的相关医学知识较为薄弱、心理韧性不够、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以及新兴技术学习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新冠病毒本身的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容易使部分大学生缺乏安全感,极端情况下会诱发心理异常;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认知有失偏颇,听信网络谣言后易出现心理波动乃至过激行为。此外,还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尚未熟练掌握各类线上教育软件与网络通信技术等,致使自身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无法达成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
我国各类高校在治理新冠肺炎疫情诱发的教育风险时,普遍采取了加强统一领导、防控结合、大力科普宣传、突出在线教学与注重就业指导等各类措施。在加强统一领导方面,各高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学校当前第一要务,强化统一领导,将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学有序推进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13](p17)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结合方面,各高校均依据疫情防控指导手册的相关要求,迅速研究制订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包含了学生留校、返校的相关事宜与注意事项,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部分高校还结合了相关优势专业的特点,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如部分高校利用应用数学优势分析当地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与未来趋势,还有的高校利用医学专业优势印发创作科普读物,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疫情。在大力科普宣传方面,各高校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并树立了一批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如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开通了“疫情心理支持网络服务平台”,面向广大师生开展疫情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服务工作。在突出在线教学方面,高校开展了多元化形式的在线教学,不断丰富在线教学内容,提高在线教学实效,确保在线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在线教学覆盖所有专业、所有班级、所有学生。在注重就业指导方面,疫情期间各高校通过紧急启动线上招聘、大数据分类管理精准对接、简化面式签约流程、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等,打出了一套就业指导组合拳,帮扶学生就业工作。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线上就业信息系统,向应届毕业生精准推送适合其自身的岗位信息,并可以在系统中留下短视频的自我介绍供用人单位查看。[14]
上述案例中的做法看似杂乱无章,却构成了一个协同有序的整体。各高校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时,隐性化地完成了现实样态与疫情诱变量间的溯源推演过程,并显性化实践了精准治理的有关措施。该治理过程大抵遵循了分析外部诱变量,溯源其造成的相关影响,并针对教育系统自身提高对外部诱变量的适应性,进行替代性补偿与精准施策的基本程序。案例中,我国高校采取的具体措施各不相同,但归纳整理后可以发现其均是在应对外来风险,开发各类资源进行替代性补偿。如大数据的辅助就业、校企合作平台深化、线上课程的丰富多样,均是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用以弥补原有平衡态中的线下资源,从而达成系统融化熵流的基本目的。案例中科普宣传、防控结合,则是风险溯源后针对关键点所进行的精准施策与外部回应。这一系列做法便于再次遭遇外源性风险时,教育系统内的主体能够协调统一地应对,并充分利用资源,从而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如前所述,类似“黑天鹅事件”的教育风险治理溯源模式是在溯清源头以及具体介导机制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具备本土经验、中国智慧的治理模式。在采用此类模式进行风险治理过程中,应当配套采取如下保障策略,从而确保该模式的有效落地。
溯源模式在处理外源性“黑天鹅事件”的风险时,一直进行着外部难以预测事件与现实危机样态间相互作用的溯源推演。该过程既存在着从现实危机向外部诱因的正向溯源推演,也包含了由外部诱变量向教育中各个子系统现实样态的逆向溯源推演。溯源推演的科学完善将有助于理解外源性教育风险演化的详细过程,进而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前文所述的各高校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时,也大抵采用了现实样态与疫情变量间的推演溯源过程,并基于此明确了后续治理的有关措施。由此可见,提升风险治理主体的溯源推理能力,使溯源推演过程变得更为科学系统是保障溯源模式能够有效治理教育风险的关键所在。这一方面需要教育风险治理主体通过数据调研、走访观察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为溯源提供证据基础,也能够明确当下受外部因素影响程度最为明显的内部要素;另一方面应当对教育风险治理主体进行推理论证的基本范式培训,让其明确溯源过程需要的证据、推理与主张三个基本要素,并采用相关历时态的外源性案例进行实战训练。溯源推演过程完成后可以借助教育风险智库的建设,引进多元化、经验丰富的专家帮助其修正,进而得出准确且全面的溯源推演过程。
如前所述,外部诱变量引发的教育风险大多是由于教育系统内部无法快速适应该外部诱因,且在现实中多表现为因应新变化的资源缺失,需要进行代偿。不管是相关资源缺失的发现,还是充分开发现有资源进行代偿,均离不开风险治理主体对资源信息的统筹谋划,因为“教育风险治理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信息和通信危机”。[15](p22)上文所述案例中,我国各高校的风险应急与管理部门都进行了充分的资源开发,有的采用大数据弥补、供给就业信息,有的充分利用线上系统、短视频等进行教学与科普宣传。这均依赖于教育风险治理主体对资源信息的整体统筹与科学谋划,为风险治理达成近平衡态、将影响降至最低提供了可能。要把控谋划资源信息,首先需要风险治理主体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能够对现有资源和外部可利用的资源了然于心。其次,在风险治理的过程中进行资源调查,明确已掌握资源的可使用程度、外围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程度,以及能否用于代偿。最后,应加强风险治理主体的资源信息谋划能力培训。一方面采用优秀治理案例宣讲、现场专家介入督导等形式进行培训,另一方面按照风险应对中原生性、衍生性与再生性的资源开发程度,进行有关案例的解读与填充,汇编开发资源进行风险治理代偿的实施手册。
溯源模式在后期仍需要回到外部诱变量的源头。一方面需要检视外部诱变量是否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需要明确该诱变量是否存在改变的可能。此外,还需要关注该外部诱变量对教育系统变革带来了哪些更为深远的影响,外部诱变量影响过后系统达成的近平衡态是否可持续等问题。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教育风险治理中加强评估反馈的持续深耕,一方面需要评估外部诱变量持续的时长,以便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开发;另一方面还需要评估诱变量改变后的影响范围与程度,这需要在外部诱因改变前就做好评估,并向上级部门做出反馈,以便做到“防变量”。以上评估反馈不仅应当让治理主体填写外部因素影响风险等级的评估表,而且要按照风险持续的时间完成常态化评估,并主动反馈给上级部门,以便于调整后续治理的策略,谨防风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或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的整理提炼与研究,从而完成对该类风险治理的前瞻性思考,即外部诱变量过后系统已经达成的近平衡态是否应该持续,进而将风险爆发的危机由“危险”转化为变革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