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生活化研究
——理论遵循·嵌入场域·实现路径

2021-01-12 12:31高中建
湖北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生活

高中建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1]农民的主流意识形态塑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认真研究。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主体数量庞大,居住较为分散,科技化程度不高,现代教育难以承载农民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功能,为此需要开拓新的实现路径。生活是人类循环往复的存在形式,是每个人生存的条件和基础,借助于生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塑造具有现实性与可能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观念意识,但这种意识相对滞后,需要先进意识形态的引领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一、农民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化塑造的理论遵循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农民生产生活的流动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思想观念空前活跃,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特别是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有所滋长,个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一些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沉渣泛起,严重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的统治地位,到了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的地步。和其他群体相比,农民群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且居住分散,常规性宣传教育难以有效展开,只有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主流意识形态塑造才能常态化且更具可能性。习近平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首要一点就是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根本性工作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对广大农民的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对此马克思在阐释唯物史观时强调:“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3](p158)又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p152)于是我们可以推论,生活化是农民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必由之路。

(一)生活实践是主流意识形态生发的物质基础。

从唯物史观的辩证逻辑来考察,物质生活实践为思想家创造意识形态提供了物质土壤,而新思想的萌生则依赖于物质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以一种新的形态来反映社会不稳定状态并体现为社会思潮,这就为思想家推陈出新奠定了解决问题的密钥。“‘思想家’所以配称为思想家,就是因为他走在自发运动的前面,为它指出道路,善于比其他人更早地解决运动的‘物质因素’自发地遇到的一切理论的、政治的、策略的和组织的问题。”[4](p326)于是新的意识形态从社会存在中产生,并随之变化而发展。马克思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p2)可见任何意识形态的产生都离不开生活实践这个物质基础。

意识形态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中,意识形态与运动、政党或是革命等紧密连在一起”,[6](p106)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政治斗争的工具,依附于政治而存在,直接体现国家政治制度。同时,政治是意识形态概念域中与经济基础最近的组成部分,受到经济基础的直接决定。对此,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做出了具体阐述,他将意识形态的领域划分为几个层次,其中政治、法律离“物质经济基础”最近,相较而言,哲学和宗教则远离于它。由于意识形态范畴中的政治思想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所以“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3](p180)既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也必定要为经济基础服务。邓小平曾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7](p128)这同样说明了意识形态的生活实践性特征。

当然,今天农村社会所呈现的意识形态不仅是由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所决定,也会受到以往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在新时代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我们不仅要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要讲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批判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正如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说到底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的巩固和发展,实现日常生活实践对农民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

(二)生活样态是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的结构图式。

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四个阶段,相应存在四种意识形态,并由其生活样态所表达。主流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表达,是借助于国家实现的。正如1886 年恩格斯指出:“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9](p259-260)毫不含糊地说,意识形态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人类历史不同的社会发展都会采取一定的表达形式,其中国家生活样态就成了四种意识形态的结构图式。

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0](p107-108)可以说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人类社会”又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其中,生产力是社会产生和进步的前提和决定因素,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相互结成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5](p2)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伫立着社会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也就是意识形态,包括宗教、哲学、文学等思想观念的总和。马克思还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p178)虽然在意识形态中充斥着各种观念的冲突和融合,其中每种观念都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诉求、价值追求和人生态度,但只有占统治地位的才称为主流意识形态,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观念体系,并由统治阶级的社会生活样态所表现。

就个人生活来讲,“现实的个人”是生活的第一要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p146)“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p151)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现实的个人”从事生产活动,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创造他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这种个人的生产、交往等生产活动在大脑中得到反映就成了意识,由此产生观念的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抑或发生变化以后,作为它们在个人头脑中所反映的意识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于是就有了不同意识形态的个体生活样态。如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使我国农民的传统意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促进了农民个体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阶级意识的产生。又如1978 年的改革开放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公民意识逐渐形成。由此看来,我国农民的意识形态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个体生活样态。

借用隐喻的符号解释意义和话语实践功能,马克思恩格斯曾把社会有机体当作“建筑意识形态”,葛兰西把大众文化比作“社会水泥”,这样的术语表达为我们建构个人、意识形态、国家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新的阐释理路,即“社会沙粒”(个人)—“社会水泥”(意识形态)—“社会钢构”(国家)只有浇筑凝结在一起,一个包括基础在内的宏大的“社会建筑”才能真正矗立起来,经受住风雨日晒,抵制各种腐蚀。[11](p51-62+1)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有机结合之“社会建筑”,使得社会生活所呈现的主流意识形态结构图式更加清晰和坚固。

(三)生活时空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生态环境。

时间与空间,是两个彼此独立却又密切联系的绝对概念,是世界万事万物赖以存在的基本维度。古代哲学家早已对时间和空间做出了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而马克思所理解的“时空”是现实的生活时空,是由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所构成的时空。众所周知,社会运动本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之体现,人的活动不但要以自在自然界的时空结构为基础,而且是在社会时空关系中实现的,离开了自在时空的人类实践是不可能的,没有了社会时空的实践活动也是不可想象的。[12](p17-25)人类之所以创造出生活时空,从根本上说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并通过人的活动和社会运动而取得其现实性。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3](p532)由此可见,生活时空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之特征。

农民个体是一定时空关系中的基本生命存在,生活时空必然是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外部生态环境。从人是自然存在物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是统一不可分的。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4](p410)马克思也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通过实践,人把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3](p55)人在生产实践为主要手段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人与周围自然构成相互矛盾着的生态关系。但“归根到底,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15](p64)总而言之,生活时空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在其中生存、活动和表现自己,因而生活时空也就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生态环境。

首先,生活时空的实践性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物质基础。农民在公共“舞台”上的自我表演和亲身实践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自觉“出场”与“在场”,而不是被迫卷入的话语表达与政治参与,这种经由农民主体创造性建构与积极性论述的主流意识形态能深入农民的精神世界并获得他们的自觉认同、接受与遵从,能在观照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慢慢走向一种意识自觉,能够成为他们的心灵习性和价值基础。其次,生活时空的社会性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时代坐标。生产生活是具体而又现实的,生活时空离不开对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的精准把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p160)社会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构成了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并促成相应时空结构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当前个人和社会所处的历史坐标,赋予了人类生活新的内涵,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特点,回答时代课题”,才能永葆活力。再次,生活时空的主体性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新动能。时空是人发展的两大维度,又是人自觉实践的结果。因而,生活时空具有主体性特征,科学的时空观可以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内在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正是建构主流意识形态时新动能的充分体现。

二、农民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化塑造的嵌入场域

“场域”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他将“场域”定义为“不同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认为“场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而这种关系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他指出,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场域”,社会的高度分化则演化出了许多具有相对独立运行规则的“小场域”,譬如家庭场域、公共场域、职业场域。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6]农民的社会生活主要由家庭生活、公共生活和职业生活三部分组成,其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塑造应该融入这三种具体生活场域之中。

(一)家庭生活是农民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初级社会化场所。

一个人的生活从家庭开始,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开端,通过家风的初级社会化,人们逐渐获得成熟的品格和思想观念。初级社会化的实质使个体成为那种被认为与自己有着共同属性的初级群体中的一员。初级社会化是以先验的社会性为根基的社会实践过程,是儿童凭借先验的善意参与亲密关系共同体的建构并在社会生活中慢慢成长的过程。初级社会化也是成人再一次确认自我的存在与世界的意义的过程,甚至也是在成人之间展开的那种维护世界的真实性与公共性的过程。初级社会化建构着自我认同、家国观念乃至其他基础性的道德品质,并最终通过整个社会化过程来培育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17](p353)换言之,农民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离不开家庭的初级化场所。

就宏观而言,家庭生活以物质部类与精神部类组构而成:物质部类以勤奋努力与惜时节俭的劳动精神逻辑呈现;精神部类以文化素养与价值观念的思想元素合构而成。物质生活支持家人的生存生活,精神生活塑造家人的个性品格。作为社会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些观念、规范和准则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萌发出来的,而是在社会活动中习得和养成的。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活动范畴,家庭引导着一个人逐渐理解现实生活的意义,懂得最基本的做人要求。人在家庭中与双亲、祖辈及兄弟姐妹发生着最初的社会关系,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他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家庭中的长辈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对政治、对国家的态度,对社会事件、对社会行动的评价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和目的追求,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大多数家庭都会教育子女做出大致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价值选择。由此可见,家庭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功能呢?

首先,大力弘扬家庭文化的家国情怀。传统社会,儒家思想作为国家主流意识深深植根于家庭文化,儒家文化中的政治功能通过家庭生活得以实现。家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水平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18](p150-151)当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农民家庭结构持续转型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充分发挥家庭文化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培养家庭成员与社会相统一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思想,这不仅决定着农民家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而且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信念支撑和发展动力。其次,培育新时代的良好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主流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美德的最初表现形式,也是长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作用的结果。新时代对“家风”的塑造,要注重深入挖掘良好家风资源,为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化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素材。这是因为历尽千年的优良家风,蕴含着父慈子孝、诚实守诺、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承载着现代社会崇尚的文明、和谐、平等、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观念,与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要求基本吻合,因此可以说家风培育本身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家庭具有多重社会效用,既是维系成员关系的纽带,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9]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家庭在人生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自然而然会把自己习得的家国意识(可能是主流意识形态,也可能是非主流意识形态)当作为人处世的准则,以故事、童话等形式灌输给自己的孩子,从而使这种思想观念成为儿童认识世界、认识他人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当然,目前农民的家庭教育功能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平衡两者关系,努力开拓农民家庭生活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公共生活是农民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价值基础。

公共生活作为塑造农民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能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让农民个体以理性独立的身份参与公共事务,促进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现实需要的属性,是对公共利益的增值。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赋予价值以现代条件,即某物的价值必须具备有用的客观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性这两个条件。在公共生活领域塑造农民主流意识形态,不仅要注重以价值共识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度,还要坚持以价值共享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价值共识实质上是各价值主体的“集体意识”,指的是在公共生活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各价值主体对价值形成的共同认识。价值共享注重的是价值的主体间性,要求价值成果在各价值主体间进行公平地分配、公平地享有。因而,在公共生活领域可以发挥公共参与空间的价值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共识与价值共享。

在阿伦特看来,“‘公共’一词表示世界本身,就世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在世界上一起生活,根本上意味着一个事物世界存在于共同拥有它们的人们中间,仿佛一张桌子置于围桌而坐的人们之间。这个世界,就像每一个‘介于之间’的东西一样,让人们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分开。”[20](p34)所谓公共生活,就是在公共领域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以公共利益的正当合理性为价值取向,以公正平等为保障条件的共同利益生活。公共生活是发生在公共空间里的共同生活,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只有解决好农民公共生活中的普遍性诉求,才能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和接受。公共生活之所以会成为塑造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场域,主要是因为公共生活交往范围广、参与人数多、社会关系复杂,在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的前提下,农民的个体利益也得到了实现,于是主流意识形态被认同和被践行的程度也会随之提高。

首先,发展公益事业,培育农民奉献利他的道德基础。奉献利他行为是基于个体的能动性,由责任、道德、能力等共同促成的公共利益担当。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不仅可以满足农民个体的生活需求,而且能够使农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关注他人需要、集体利益和村庄发展,让奉献利他成为一种集体共识,成为培育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实践阵地。其次,丰富文化活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农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建立保障农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等基本权益为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关键是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通过引进、培养、稳定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扎根农村、充满活力的农村文化队伍。如河南省兰考县以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为依托,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农民在共建共享中实现文化价值引领。最后,加强素质教育,厚植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理性根基。农民素质决定农村生活,为了改善公共生活,需要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以及公民意识教育等,提升广大农民对公共事业的理解和认同能力,为塑造集体主义意识形态打下理性基础。

(三)职业生活是农民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经济条件。

“所谓职业,是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21](p102)职业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形式,人们通过职业去谋求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和经济条件。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p2)这就是说,我们的观念既不是虚幻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是经济基础之上的认知结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可以引导人们利益追求的合理化,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形成一个平衡、稳定和有序的社会有机系统。

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部分,是人类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前提条件。所谓农民的职业生活指的是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日常生活。马克思早已断言,“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2](p187)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就要保障农民群体职业生活的稳定性和职业收入的可观性,切实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稳定的群众基础。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3]是增强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出路。

首先,加强农民的农业技术教育。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有专业知识的农村人才,为此需要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教育。开展农业技术教育,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政策上、经济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社会和企业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可采取农村与企业相结合的模式,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强化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我国正朝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科学素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作用进一步突出,农民对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的需求更加迫切。强化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不仅需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还需要全面拓宽农民教育与科普服务方式与渠道。最后,培育农民的现代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涉及作为主体的公民对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及职业荣誉的认可,只有农民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对职业群体的认同才有可能,而职业精神的培育要以建构社会共同体的团结意识和职业伦理为目标。弘扬现代社会的职业精神,有利于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强化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三、农民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化塑造的实现路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p3)2021 年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5]创造美好与高质量生活,就是让生活条件、生活内容以及生活过程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时代要求,从而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塑造农民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3](p152)“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p519-420)基于以上认知,笔者认为应从优化生活过程的构成要素出发实现对农民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即从生活环境、生活关系、生活水平三方面着手。

(一)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体。就现实来看,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不仅需要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还需要健康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才能促进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习近平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26]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针对农业绿色发展,要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最终建构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系。二是针对人居环境改善,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的文明卫生意识,鼓励农民群众讲卫生、讲文明、树新风,摒弃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乱扔、乱吐、乱贴等,促进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这是开展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也是培育和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三是针对乡村生态的保护与恢复,就是要保护绿水青山,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补偿机制,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浙江省安吉县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让青山绿水成为当地“金名片”就是很好例证。

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日常生活需要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就是要把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日常生活话语结合起来,营造农民的良好生活场域。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尤其要重视日常生活领域自媒体舆论氛围的营造。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曾明确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27]为此必须充分发挥自媒体多点传播、人人共享、熟人传播、传输快速、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方式的现代化;要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结合发生在农民身边的鲜活事例,用农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把讲故事与讲道理联系起来,把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融入农民喜欢的文艺创作中,融入农民常用的微信和短视频中,实现农民在闲暇之余、交往之中也能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塑造。

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可以陶冶、滋养人们的道德情操,优化乡风民俗。习近平曾指出:“要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28]建设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就是要让生活中的好习俗、好习惯、好风尚在农村蔚然成风,让农村的民主、文明、和谐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境界,成为农民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良好环境;就是要从农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农民群众期待的地方抓起,以有效的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塑造。

(二)培育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活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9](p38)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层面,是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一环。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活关系。

共建: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主要是指党和政府领导全社会力量所从事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社保等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与社会治理活动。[30](p21-28)一是社会事业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政社合作的原则,根据社会政策安排,为社会组织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各类市场主体,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社会服务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与空间。二是社会法治建设。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因此在制定相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促进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三是社会力量建设。社会团体、公益和慈善组织、企业以及志愿者等所组成的社会力量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应该具有更多的主动性,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信任、支持与帮助,引导农民群众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共治:共同开展社会治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社会治理机制。[31](p167)因此,实现农村多元共治应做到:一是坚持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基层党组织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是党发展农村经济、化解社会矛盾的核心力量,对于实现乡村社会善治意义重大。党员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带头人,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应坚持真抓实干,做到求真务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二是鼓励社会组织的深度参与。社会组织的力量主要来自群众,重视社会组织在反映民意、反映民情中的作用,有利于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农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也只有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才能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三是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自治、当家做主原则,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自治热情。只有畅通自治渠道,村里的事情让村民知晓,让村民做主,让村民监督,让村民满意,通过党务、村务公开,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才能真正达到农村社会治理的良好效果。

共享: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农村治理本质上是多元主体对乡村社会进行的协同共治,其目的就是让参与共建共治的农民共同享有治理成果,从而达至村庄认同的理想状态。一是增强村庄的功能认同。提高农民对村庄的功能性认同,就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把改善民生作为乡村治理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在不断完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增强幸福感、获得感。二是提升农民的情感认同。以共享治理成果为前提,有助于号召农民参与村庄各项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认同感,营造村庄是我家、幸福靠大家的良好文化氛围,实现农村熟人社会的多向沟通交流,促进社会关系更加稳固和谐。反过来说,村庄认同感是农民参与农村治理的情感源泉,只有广大农民产生村庄认同,才会更加积极参与村庄治理活动,确保农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稳固发展。

(三)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消费量以及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32](p48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只有继续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满足人们公平、充分、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并朝着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的方向不断迈进。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习近平曾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33]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受农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特性的影响,加之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较差,农民增收相对较为缓慢,因此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农村新型产业升级,为农业农村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要结合“地域特色”发展乡村产业,使得该产业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独特优势。根据环境优势特色,发展污染低或者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根据物种资源特色,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发展以珍、野、稀、名为主的特色农业;根据气候区隔特色,利用气候差、季节差获得市场空间。例如,新疆的哈密瓜、丹东的草莓就是由于气候特色而被大家熟知的农产品。三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产业不仅要“特”,还要“精”和“深”,这就需要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即在第一产业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第二产业即农产品深加工以及作为第三产业的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提高农产品的资源产出率,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最终构建起乡村特色产业体系,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效果。

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29](p36)“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是优化城乡基础教育布局。目前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目的就是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尤其保障弱势群体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为此要统筹规划基础教育学校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儿童上学难、上学远、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尽最大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需求。二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长期以来城市和农村在教育投入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而出现农村学生流失、城镇学校“大班额”、农民进城“陪读”等不良现象。为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需要增加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三是合理的教师流动。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发展格局的一体化,确保城乡教育公平,合理的教师流动是一种必然选择。政府要搭建统一的教师流动平台,破除城乡教育的双重结构,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充分保障农村教师权益,增强城乡教育的融通性,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并轨发展。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4](p261)又指出“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35](p406)从而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筑牢文化自信之基础。一是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农民对于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会明显增加,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图书馆、文化馆、民俗(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场所、公益性体育健身场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如电影、戏曲下乡等。二是转化改造乡村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十分厚重。美国学者克拉克洪认为:“一个社会要想从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失败。”[36](p76)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转化改造乡村传统文化,剔除落后思想,如小农思想、宗族意识等,保留优秀文化内核并赋予时代内容。三是壮大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各领域的人才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任职;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与文化专业户的教育和培训,提升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素质,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感谢吕亚鑫参与本项目的研究和本文的撰写工作)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生活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