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时代意蕴探析

2021-01-12 10:58常满荣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常满荣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的政治创造,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准确把握其时代意蕴,对我们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一、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创新意义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集中反映了升华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策略,标志着我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重大创新意义。

(一)无产阶级政党制度的新范式

无产阶级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无产阶级政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与跌宕起伏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相伴相随,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使遭遇挫折的无产阶级政党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使命等基本问题进行过深刻阐述,但因历史的局限性,未能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制度的建设方案。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早期政权曾尝试建立多党联合的权力机构,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使多党合作制度未能持久,布尔什维克党一党执政遂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度代表性范式。然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对苏共执政地位的放弃,最终导致苏联一党制的失败。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将产生一个对我们是完全必要和合理,同时又区别于俄国制度的特殊形态。”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长期斗争中同舟共济,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创新发展为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1]。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亲密团结、合作共事。这种政党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是一种新型政党制度,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度的新探索。

(二)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成果

与以往旧式政党制度相比,新型政党制度创新了政党与政权、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为解决国际政治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

一是创新了政党与政权关系。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组织,与政权构成“获得政权”“参与政权”“保持政权”等关系,这是政党政治的核心问题。新型政党制度,无论是执政的共产党还是参政的民主党派,都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前所未有地实现了政权代表的广泛性和利益共同性。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2]。二是创新了政党与政党关系。旧式政党制度是竞争式党际关系,各政党为了本集团利益相互斗争成为常态,既浪费社会资源,也消减政策效力。新型政党制度以团结代替斗争,以合作代替竞争,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吸纳社会各阶层力量向着共同目标前进。“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2]三是创新了政党与社会关系。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一些真正有利于多数民众的政策却常常因党派纷争而搁浅,而“否决型政治”也极易导致社会分裂、民粹崛起。新型政党制度通过协商民主找到民众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全社会的互利共赢,还避免了一党独裁所造成的万马齐喑。新型政党制度“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2]。

(三)治理效能转化的新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发挥了重要的治理功能。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治理现实,新型政党制度在发挥自身治理价值、转化治理效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具有定向掌舵的政治效能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力量,是国家治理进程的组织者、引领者。党的治国理念引导国家治理方向,党的执政方略决定国家治理效能。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不忘合作初心使命,不断增进政治共识,营造良好的政治治理态势。可见,“新型政党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的科学性,有助于避免放大政党分歧、不断增进政治共识、有效化解改革发展中各种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其次,具有整合利益的共治效能优势。整合利益是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功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思想观念的交错与碰撞,对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提出新的要求。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极大包容性,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益于打造群策群力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再次,具有广泛协商的决策效能优势。新型政党制度的突出优势是协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政府的性格,你们也都摸熟了的,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4],“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4]。协商是广泛的,“涉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中广泛商量;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5]。协商的广泛性与决策科学高效紧密相连,贯穿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广泛协商能够广集民智、广求良策,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这种民主最基本的体现。”[6]这段话语深刻揭示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要义。

(一)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型政党制度才有灵魂;失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型政党制度无法维系。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已经认识到共产党领导政权的极端重要性。列宁在论述建立社会主义联合政府时指出,参加联合政府的小资产阶级政党“这个少数派必须诚心诚意地服从多数”[7]。即必须服从在苏维埃政权中占多数的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领导,强调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进行领导的一元性与必要性[8]。

从中国实际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中国共产党强加的,而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投身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在反复比较中自觉接受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体现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追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创造了党领导下的中国奇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超大规模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任务繁重,越是要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来集中民意、汇聚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新型政党制度领导核心的必然。

(二)精髓是多党合作

新型政党制度是伴随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多党合作、民主协商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从一开始就是以合作为基础。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多党合作集中反映了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机理,是新型政党制度的精髓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民主党派等统一战线成员不是同我们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而是同我们党唱不一样的调,甚至跑到我们党的对立面去了,那我国政治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就不会有政局稳定。没有政局稳定,什么事都做不成……对党外人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都不能轻视。”[9]多党合作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合作,伴随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的全过程;不是“见机行事”,而是稳定合作,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和宪法保障,不会以领导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片面合作,而是全面合作,既有政治上合作,还在政权中合作,“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就是全面合作的充分体现。

(三)真谛是人民民主

新型政党制度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新型政党制度通过人民政协建立起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相联合的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将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的全过程,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真实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

人民民主还体现在权力监督上。权力监督是民主政治的必然,新型政党制度下的权力监督具有自律性和民主性[10]。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自觉的纪律约束,不断通过自我革命强化权力监督。另一方面,在党际间,各民主党派能够凭借不被利益集团干扰的超脱政治地位,客观公正地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从而为民主性的权力运行提供坚实基础。

三、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要求

要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需要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强调:“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为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开辟了制度化渠道。”70多年来的实践发展,已经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中共中央法规和文件为主体、以相关配套政策为辅助的制度框架体系,为新型政党制度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进一步推进操作层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使制度内容更加充实、机制更加完善、程序更加规范。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政党履职本领

增强履职能力是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基础性工作。一要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包括:政治领导力建设,确保新型政党制度的正确方向;思想引领力建设,使各民主党派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高地;等等。二要加强民主党派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参政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座谈时,提出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11]。“五种能力”指明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方向。只有执政党和参政党能力都提高,彼此相适应,新型政党制度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三)畅通参政渠道,激发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发挥离不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12]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虚心接受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不同意见、建议,加强与民主党派的沟通与交流,扩大民主党派对重大民生问题的知情范围和参与力度,创新参政议政形式,拓展参政议政平台,以畅通的民主协商渠道引领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

四、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当代价值

新型政党制度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而且对于当代中国发展及国际话语权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一)对巩固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作用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13]新型政党制度通过团结协作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联结在一起,巩固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的政治联盟,实现了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起来,把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发挥出来,以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14],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当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去看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之必然,从国际政党制度之比较看待其巨大优势,从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看待其世界价值。中国政党制度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求索,最终成长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由此,中国人民生活跃进新天地,强国复兴打开新天地,社会主义展现新天地,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论断,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的制度自信,为坚定“四个自信”、走好自己的路开辟了广阔的舞台。

(三)对打破政党政治的西方话语霸权、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

国际话语权是国际关系中强国对弱国的一项权利,其本质是一种国际行为体为改变其他行为体的意愿和行动,而透过言语表述施加影响和压力的能力[15]。政党制度与国际话语权高度关联。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政治话语准则,垄断着世界政党政治的定义权、阐释权和评判权。倚仗这一话语霸权,不遗余力地美化西方政党政治,为了自身利益恣意贬低和诋毁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政党政治。一些发展中国家被西方话语所蒙蔽,照搬照抄西方政党制度模式,结果导致国家政治生态严重倒退。世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党制度。当前西方政治不断暴露出的价值困窘和实践困境,证明了西方政党制度不是人类最终形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打破了西方话语霸权,也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路径依赖”,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政局稳定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制度选择。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历史演变及基本特点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探析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