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

2021-01-12 06:36俞良早
河南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强国文化

俞良早,孟 睿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结构性、全面性,其标志是多方面的。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已经提出多年并在多方面进行实践,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文化强国的深层意旨,思索一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底“强”在哪里,可能会有不少疑惑。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透视,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实践及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透视,也可以从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以及国外文化建设成败的比较中透视。

一、从文化的静态表征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在对文化主体、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状态的深刻理解上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效果上

“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1]306,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体现这种“对象化”活动的一种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体现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深刻理解及兑付上,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体现文化的本质内涵,使人的社会意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以能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1]306,这是科学与美学的变奏形式。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能离开科学之强、思想引领之强。我们关注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是把文化产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方式和打开方式,不独关注文化经济学,更关注文化人本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还在于人民群众精神动力的强大,我们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生产力,是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在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基础上,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的均等化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理论与文化产品分配理论的具体实践,它有利于激发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效能以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性,“对象性的本质在我身上的统治,我的本质活动感性爆发,是激情,从而在这里就成了我的本质的活动”[1]309。这标志着人的素质的片面性、人的思想行为的片面性、人的文化理解的片面性的减少。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是现实地指向自然社会的。“在这种自然的类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296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能否体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场,在何种程度以及何种目标上体现这一立场,要看它如何对人的本质作出判断分析以及如何体现人的本质。从效能上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未来生活,“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1]305。这段话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力注解。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的类本质,但是,在社会性质、阶级立场以及主体的广泛性上却有很多的差别。不同社会的个体发展使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走着独特的路,体现了“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1]305。如果国家文化不强,何以体现这种丰富性,马克思所说的那个西徐亚人[2]9的文化情感是很丰富的,却改变不了整个西徐亚人的文化落后状况。社会主义强国之“强”不仅体现为丰富多样的个性,也表达了人的类本质特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意蕴中,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中,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创造着“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在对文化内涵和实质的深层理解上

马克思把文化表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认为文化发展是消除人的异化的重要方面;列宁区分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设想通过文化革命走向社会主义强国。毛泽东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作出深入分析,科学论证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并提出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要求“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3]74“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64。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尊重历史和现实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理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4]3。文化越是兴盛,文化的支撑力越大,文化发展是国家强盛的应有之义。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出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内容不断扩充,内涵不断增加,理解不断深化。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对文化强国中的文化定位有明确的标识。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对文化的分类有了新的解释方式,将文化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并且在中文化的层面上确立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对文化建设对象认识的新突破。我们所说的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中的“文化”,主要是指中文化,包括思想道德、精神文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内容,其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最重要的和最基础的方面。二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内蕴力有质的认识。文化强国是对文化的力量和能量特征有了更深入的把握,把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等放在国家发展的基础地位,运用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把文化发展提升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地位上,是文化强国的基本理念。三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形式有深层的理解。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进行细分,充分认识大众文化、创意文化等对社会经济的拉动和保护作用,注重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双效合一”,是对文化发展的质态和量态的科学分析。四是对国际范围内文化焦点和主题的深入认识。对文化思想的表达方式作出全面的分析,提出话语要素与现代传媒的融合创新,形成全方位、宽领域、有梯度的传播形式,体现了文化强国的比较意义。

基于上述方面的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就是文化引领力、文化竞争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表达力之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精神力量”“磅礴之力”“前进定力”“感召力”“吸引力”等,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所包含的力量的明确表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要通过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形成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综合效应,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特色”在于地域之“特”、民族之“特”、思想之“特”、实践之“特”,它们共同影响着文化强国之路。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包括效能、管理、价值和实践之强,包括量化、质态、创新、综合之强,包括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原创性之强,“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5]139-140。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在对社会形态的深刻理解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4]13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文化精神的理解。只有物质文明算不上真正的强国,只有精神发展也算不上真正的强国。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都包含着人对自然关系的依赖和物质追求,社会的文化状态也与此相关。在人类发展史上,追求物质生活是一个无法否认和隔断的事实,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在不同时期有很大差别。从历史看现实,我们不难找到社会发展中物质追求与文化追求不相协调的例证以及走向和谐的愿望。“土豆烧牛肉”式的生活只是对物质水平的一种低端解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6]142改革开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中最现实和最迫切的任务,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等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七个方面,综合地表达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向性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是文化强国的价值取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是文化强国内涵的外化形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品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4]3,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是综合性的,单打一不行,短平快不行,花架子也不行。民族精神是强国之魂,改革创新是强国之路,时代精神是强国之力,这三者包含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寄托和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托。“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4]4单一变量难以表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部意蕴,协调发展是其中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物质生活充实无忧”和“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比翼双飞状态。“充实无忧”与“充分升华”是递进发展的,有“物欲”但不可横流,有“思欲”但不可无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4]3我们讲“文以载道”,不能局限在小的范围上,要在国家发展的层面上认识它,这个“道”是社会主义强国之道,这个“道”能否载得起,一个重要的方面要看“文”的支撑力,要看国民的道德素养和精神面貌;我们讲“上善若水”,是注重思想文化的软实力,它能否显示出强大推动力,要看我们对国家的发展信心和定力。

(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在推进广大群众的全面发展能力上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群众,人民主体性是体现文化强国之“强”的根本性要素。人民有理想,国家才有希望;文化有发展,国家才有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讲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基础,不是文化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是人通过媒介、工具与自然界交换能量的过程,交换效率有多大,能量损耗有多大,是衡量人的本质力量的作用效能以及人如何表达自身能力的重要参数,这个过程中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成果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马克思认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1]294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既是作用的结果又是作用的原因,尽管它同私有财产的扬弃进路并不一致,但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和环节,人类正是通过这种对象化活动给自然注入自己的意志,写入自己的蓝图,打下活动的印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是不断展示人的本质的过程,是摆脱封建迷信、减少宗教神学依赖和逐步消除异化的过程,它进一步证明了:“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中介;它是从把人和自然界看作本质这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社会主义是人的不再以宗教的扬弃为中介的积极的自我意识,正像现实生活是人的不再以私有财产的扬弃即共产主义为中介的积极的现实一样。”[1]311这样看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又表现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能力之强,这个历程不是观念史和思维史,而是通过中华民族的实践活动挖掘“全部类力量”的过程,是用文化纽带将现实共同体、人的类本质、人的类意识、人的类活动充分地联结起来的过程。

二、从文化的能量表征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在文化力量的深入认识和表达效能上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为文化的引领力之强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表现在思想定力上,坚持党的方针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表现在基本特征上,具有鲜明的个性、优质的文化品牌、富有弹性的文化链;表现在理论深度上,包括问题的准确程度,立场的公正程度,把握需求、培育需求、满足需求的程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在文化的动员力和号召力上,作为寄托思想情感的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要求体现党的意志和人民诉求的一致性,在创新的形式上体现领导步调和群众步调的一致性,在创新的手段上体现报纸宣传和新闻宣传的一致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的实际效果与语言格调有很大关系,高雅的严肃的格调能够以特有的方式寄托和折射社会的价值取向。国家有一套意义系统,文化生产有一套创作思维,它如何反映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影响着国家的形象展示和愿望表达,只有这两个方面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表现能够实现恰当的意义链接时,才能有效表达国家的思想内涵和存在依据。“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长久。”[4]3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建设的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家,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种境界,体现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本真。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在文化表达上追求真善美,这种文化品质本身就是一种魅力和力量,它在整体上而不是局部上表达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实现物质力量和非物质力量、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平衡,更加注重生活的满意度和美学特征,这种感染力表现在外在的形象控制和内在的思想导向上,使人在被提升的文化水准上享受更实际的资源分配和精神享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是广大群众的内在性精神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外部形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然会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干扰,这个过程充满斗争。就思想文化领域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也要发扬斗争精神,并且要注重斗争的方式、斗争的能力以及斗争的效果。“斗争是有章法的,不是逞强好胜、争勇斗狠,而是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斗争的重要方法。斗争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7]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内涵运用于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其中的阶级斗争话语、革命话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有了新形式。

社会主体的素质是文化强国的标志和保证,科学技术、道德修养、行为方式都起着重要作用,其具体表现是自觉地接受现代技术文明的新成就,自觉地传承和吸纳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自觉地顺应文明发展的潮流。这样看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政治动员作用极其重要,它决定着如何把个体力量、群体力量结合成具有强大凝聚作用的合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逻辑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要求决定的,实践逻辑是把社会发展看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和建设理路,统一于社会的辩证运动中,这些重要的文明形式可以在更具体的层面上表达出来,治理文明、制度文明、政党文明分别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点和路径,表明现代文明建设中所采用的方法方式上的普遍性特征。借助政治语汇、学术语汇和大众语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四个全面”“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动员,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价值选择和目标定位。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为文化话语的影响力之强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5]141在以大众传播为特点的社会中,通过大众传播扩大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运作和影响范围,使社会主义文化的象征意义顺利地传送到实践和空间上分散的广大群众,结合群众的生活背景和认知过程,表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重大众意识形态话语特点和传播规律,通过话语传播和接受的有机衔接,增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感染力,注重通过大众传播的各种媒体及其造成的可能影响和互动,形成一种期待感和制造力的思想共鸣和文化和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意识形态话语的党性,“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是其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人民群众作为创造主体,把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源泉;坚持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强调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力量。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多维度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主导和目标愿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与日常的文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思想与文化的一体性;把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符号意蕴、基本样态和认同方式与社会发展结合,体现物质追求与精神引领的一体性。“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全面体现“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要求,全面体现“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以及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在话语传播方面,要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重要价值标度,其话语基础、话语内容、话语环境和话语向度都包含着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思想元素,这个叙事结构中的基本要素相互渗透,体现出理论上的承续和逻辑上的贯通。其目的不仅在于表达思想内容,更在于改造现实世界,在于深入社会结构表达思想的影响力。就话语体系的影响力而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5]156。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基本向度,要求把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把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贯彻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把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贯彻到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全过程,把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贯穿思想叙事的全过程,把理论向度、实践向度、政治向度体现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效度,包括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力度和灵活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精度与丰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体现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有机融合,感知、领悟和落实的有机融合,内化为精神追求与外化为实际行动的有机融合。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为文化的创新发展能力之强

社会是在借鉴与超越中发展的,历史上的民主型国家、平衡型国家都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但是从根本上说,文化强国的内蕴力更深沉更持久,它坚持借鉴与创新的统一,用人类社会追求的真正底色来展示国家的本源和真实面貌。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是鉴古。注重认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的相互递进关系,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传播的主要途径,明确“西学东渐”和“东学西进”的相互影响及其教训;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特点,探索思想势能的高低因素和流向,明确文化的传播机制和接受机制。二是明史。从历史上看,希腊文明的传播、西班牙“大航海运动”、拉丁美洲至今还保留西班牙的语言和习俗、法兰西哲学、文学和艺术品的传播、德国古典哲学的世界影响,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并遵循思想传播规律,它通常从高势能流向低势能,依照自身能量的高低表现出话语传播动力的差异,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重要启示。三是自信。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优势,知晓中外思想意识之别,包括主体内容、价值取向和表现形式等的差别;知晓古今思想意识之别,包括先进与落后之别、传统与现代之别,认识传播方式和影响力随时代变迁的机理机制,知晓文化力量的积淀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差别,认识文化影响力的变量因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能有效突破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且充分展示广大群众的能动精神和创造意志。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体现在国家范围内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够充分激活文化元素,将那些潜在的能量激发出来,使古老的文化精神在新时代赋予全新的文化形象,用新时代的文化动员来展示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世界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能力。从“一带一路”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我们可以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增强话语权而不是寻求文化霸权,我们在世界各国倡言文化权利而不是文化冲突,这些方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也为发展中国家文化发展提供一个鲜活的借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将国外文化发展的好思路、好办法、好经验吸收过来,善于总结、善于借鉴是文化建设保持强大动力的重要原因。“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不日新者必日退’。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迁的先导。”[5]139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图景是多色调的,贯穿于文化创造和社会创造的全过程,体现了国家机构各方面的相关性和无限性,它最吸引人的特点是因地制宜,使各层面的文化发展显示出生机和活力。

三、从文化的规律表征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在对文化运行机理的有效把握和落实上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为文化主体的被动性减弱和主动性增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5]138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道路,把人民群众看成文化发展的“剧中人”“剧作者”和“编导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文化实践中的体现。历史上,“英雄史观”“领袖史观”等都曾将特殊个人的作用及文化意义无限放大,似乎文化史的面貌和走向都是由这些风云人物左右的。如果说,在“英雄史观”的支配下,关注人民命运、承认人民价值是自发的、个别的和局部的,那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注的是人民信仰、民族希望和国家力量,意在为全国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人民是创造者、建设者和享受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亿万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历史的沧桑变化。”[8]文化主体的被动性递减和主动性递增内容在于对特殊人物的认识越来越客观和辩证,并在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减少人民群众文化行为的自发性和被动服从或盲从状态,增强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和信心。可以说,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就期待着自身活动的自发性减少和自觉性增多。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4]15。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仅仅依靠个体的自发性认识或者跟着感觉走,是难以体现真正的文化创造的,自觉性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和实践,都不过是人民群众的思想倾注和实践总结,“当一种思想成为人们心中的阳光时,当知识的明灯照在人们的心里时,它必然会极大地推动人们的觉醒,使人们意识到自身的力量,社会生活被打上人民群众的活动印记,所刻画出的文化印痕又成为群众新思想的起点,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就不会有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也不会有真正的文明史和社会史”[9]。这也是一个被动性减少和主动性增多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为文化实践的自发性减弱和自觉性增强

文化从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超越,是人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人自身存在着自在性和自为性的内在矛盾,体现在文化上,就是自在文化和自为文化的矛盾。自为文化处于文化系统的高层次上,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又超越日常生活;自在文化是基础,自为文化是对人本质的超越。“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0]自在文化体现了人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状态,具有一致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特征,而自为文化代表着人们日常生活以外的领域,具有创造性、异质性和风险性特征。文化实践的自发性通常是在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的状态下出现的;文化实践的自觉性是指人的文化活动的意向性和价值判断能力及其表现。二者的区别是通过比较界定的,一定层次的自觉性总是包含更深层次的自发性,自发性又经常通过实践上升为自觉性。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自觉性递增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的文化建设经验积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人的社会性规律与人的自然规律相互交织,推动着“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个体发展构成类的发展,类的发展蕴含个体发展,个体发展的有限性与人类发展的无限性构成一个永不停歇的代际演变,通过文化接力使人们有可能将改造社会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在这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在不断地提出和创造新的先进文化,表现在不断地以自觉的精神、自强的意志推进文化建设。“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11]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国家层面上是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姿态,在社会层面上是处理宇宙观、人生观、社会观和发展观的文化宣誓,在个人层面上是确立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的基础,这是“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表现为文化认识的浅表性减弱和深刻性增强

其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所体现的辩证唯物性质增多。历史唯物主义既关注社会的物质生活历程,也关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阶级观点和社会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文化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它把人的实践看成对象性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使人们在新的理解中获得对本质力量的体认。对象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这种对象化活动使人真正成为人,决定着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历史变迁和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转变的机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其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包含着人对自然理解的深化。当人把自己的意志和能量注入自然以后,就实现了一种对象化活动,使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建了“第二自然”和“人化”的状态,由此也形成不同的文化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所处的场景也在转换,在文化的坐标系中,反映文化变化的标量和矢量都在变化。“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2]524自然社会是文化产生的场景,人类实践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素材,劳动是人和自然结合的中介,通过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内在的追求经过对象化活动被注入社会,结果不仅社会被“人化”了,形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也被改造成为带有更多文化因子的主体。在文化场中,活动主体不能没有,活动载体不能没有,活动中介不能没有,这些方面又是不断变更着的。人在保持自己的动物性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一个社会性动物,因此人的活动中不仅包括自发的和自然的因素,也包括自为的和超自然的因素,人类以新的追求和生活方式隔断了早期与自然界的原始关系,文化的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发展,“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2]。其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精神生活的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精神力量。”[4]14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因而生,文化史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史,也是人类交往史,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民族精神、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下,把人们的活动推向生活,其中的价值寄托是多方面的。人的适应性已经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也包含着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积极面对社会现实并且改造着社会现实。在这个基础上,文化的存量和含量都在原有基础上丰富扩大,自身的目标和价值也在增长。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4]12。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标志,这三个方面都与文化的深层内容有关。文化生产和交换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达,文化语境中的交往价值观是个体、群体以及国家形象的外显。交往作为文化解放的一种方式,也记载着人们不断摆脱精神束缚的过程,它与经济交往、政治活动形成互动,这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规律性内容。

猜你喜欢
强国文化
追逐强国梦,奋力勇向前——北京冬奥会随想
文化与人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学习强国”礼赞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