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下承载网演进探讨

2021-01-12 03:29卫望宁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时延运维智能化

赵 涛,卫望宁

(1.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10;2.广州杰赛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10)

1 数字化发展对承载网的要求

1.1 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

传统承载网以带宽这单一指标已难以评估网络的真实业务支撑能力,数字化转型下,需要以业务体验为中心,从带宽、时延、可靠性等多维度综合评价网络性能。

1.2 智能化、开放化

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需要承载网的能力逐步开放,通过网络SDN 化,逐步实现跨厂家设备解耦和业务端到端自动下发配置。结合数字化中台的建立及O 域与B 域平台的打通,实现业务的敏捷交付,支撑创新业务的发展。

随着网络的层层叠加,网络复杂性越来越高,导致运维难度和成本不断增长。数字化转型趋势下,需要采用智能化运维手段,实现网络自动创建、业务自动部署、生存性自动分析、网络自愈等,提升网络可靠性,降低运维难度及成本。

1.3 差异化服务能力

IT 与CT 的融合,带来了传统行业颠覆性的数字化转型,也涌现许多新兴业务。不同业务、不同应用场景对网络带宽、时延、丢包等有不同要求,数字化转型时期,需要紧贴用户需求,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来获得竞争力。承载网需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满足差异化承载需求。

2 承载网发展演进分析

2.1 从“独立网络”到“一体化全光网络”的构建

传统网络都是采用“一干+二干+本地”的三层架构方式,网络之间相互独立管理,资源状态互不相通,业务开通效率低,成本高,时延无法满足行业之间的竞争。

为改变这一现状,目前各运营商正加快推进“一体化全光网络”的构建。一是打造一体化物理全光网络,降低业务时延;二是构建智能化管控平台,打通南北向接口,实现业务统一调度开通。

通过采用SDN 技术,实现对多域多厂家的集中管控,网络资源全程可视,业务端到端自动化开通,敏捷交付。

2.2 从“基础网络运营”到“云网融合”

随着5G、MEC、AI 的发展,云计算将与网络深度融合,提供“云+网+边+端”高效协同的精细化、智能化服务。现有各类云专线因云内外网络未能有效拉通、统一管理,不能实现云资源的灵活调度,开通周期较长。

云网融合要求承载网络可根据各类云服务需求按需开放网络能力,实现网络与云的敏捷打通,并体现出智能化、自服务、高速、灵活等特性。云网融合是运营商数字化服务转型的先决条件。

2.3 从“哑资源”到“可视化”的展现

光纤因其传输容量大、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建设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现有网络的重要通信媒介,但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推进,其不能实时被监测的“哑资源”特性,逐渐呈现并被不断放大。

“哑资源”的可视,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随着CT与IT 的深度融合及网络中台的建立,实现“哑资源”上平台及数据共享。依托云的算力,结合实时GIS 地图背景数据及市政施工信息预警,从多维度提升基础网络资源的“可视化”能力,提高网络的抗风险能力。二是通过先进的光纤监测及定位技术,实现远程在线自动监测、反馈、更新、维护基础光缆资源数据信息。两者协同工作,可极大提升网络生存性及健壮性,支撑5G 各垂直行业应用对可靠性的要求,同时可避免资源重复建设。

2.4 传统运维—智能化运维

传统的运维对运维人员技术储备要求高,运维低效,多厂商管理界面交织,需要运维人员熟悉多厂商设备和方案。且现网涉及IGP、BGP、EVPN 等多种协议,实现复杂,多厂家对接,问题定位困难。

对于承载网的SDN 化改造,已基本解决了业务配置的大部分问题,但面对目前AI、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趋势,运营商仍需构建一套智能化的运维体系,改变传统大量依赖维护人员的工作模式,从被动运维向主动运维转变。

3 承载网技术演进路线

3.1 OTN—PeOTN/MS-OTN—OSU 发展

由于SDH 设备停产及网络简化需求,目前各运营商正加快推进SDH 设备退网,对应“刚性带宽”专线承载逐步转移至PeOTN/MS-OTN,其具备支持PKT、ODU、VC 颗粒统一交叉调度能力。但对于2M-GE 的低速率颗粒业务,PeOTN/MS-OTN 的承载效率并不高。

2019年,中国产业界提出基于OTN 的下一代OSU技术,定义了全新的OSU 容器用于承载业务,采用灵活的时隙复用方式,承载效率更高。多业务接入统一承载,简化了网络的封装层级,降低了网络时延,是OTN技术的演进方向。

3.2 100G—超100G 发展

随着新基建时代5G、4K、云计算等新业务迅速兴起,100G 的传输带宽将越不能满足IT 发展需求。

以DC 为中心的网络转型,是数字化发展的一大特征。随着数据中心之间互联流量快速增长及超100G 业务需求的出现,模块化的波分也逐步被引入。相比传统波分,模块化波分采用服务器的部署方式,支持堆叠式建设,灵活扩展且支持开放解耦,是后期数据中心之间超100G 互联的最佳选择。

3.3 FOADM—ROADM—OXC 发展

在构建一体化全光网络时,除关注异厂家对接解耦外,还需关注光交换技术的发展对网络灵活性的提升。

对于光交换技术,最初各运营商采用静态光分插复用FOADM 来实现光层的固定上下功能,逐步发展为目前主流的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ROADM。ROADM 可通过远程控制,更改上下波长,无需人工再次跳纤,其灵活性较FOADM 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受限于调度维度的有限性、内部连纤的复杂程度,其灵活性仍然受到较大限制。

随着业务的驱动及技术的发展,近两年部分运营商开始试点光交叉连接OXC 技术。其相较ROADM 实现了交叉能力从单模块维度到整体架构维度的转变,灵活性有了很大提升。在光层调度方面,通过采用核心全光交叉矩阵,极大提高了光层调度维度;在内部连纤方面,通过采用光纤电路印刷技术,避免了复杂的内部连纤。但因目前建设成本较高,现阶段需从多维度综合评估其使用场景。

3.4 MPLS—SR—SRv6

当前IPRAN/PTN 网络,主要是基于MPLS 技术,其控制面采用独立的信令协议,在每次数据传输中,都要为路径上所有节点下发配置信息,且网络中每个节点都要维护链路状态,业务承载效率较低,扩展较困难。

基于源路由转发的SR 技术,则很好的弥补了MPLS的“短板”,从MPLS 到SR(SR-MPLS),通过IGP 扩展SR 属性,省略了LDP 协议,并实现基于源地址标签转发的集中控制,简化了网络部署及扩展,但SR 在数据平面仍然是基于MPLS。

随着IPv6的大量部署与应用,新一代承载网数据转发协议SRv6应运而生。从SR 到SRv6,通过在IPv6中增加SRH 字段,实现基于IPv6的标签转发。因其不需要分发标签及建立维护路径,也不依靠MPLS 隧道进行数据转发,因此其传输效率极高。另外,由于SRv6帧头的标准性,使得它能很好的兼容现网IPv6设备,当中间节点不支持SRv6功能时,也可以根据IPv6路由方式来转发报文,适用性较强。

3.5 SDN 化—智能化—IBN

SDN 是一种新的网络架构,通过分离控制面和数据面及开放的通信协议,打破传统网络设备的封闭性,使得网络更加灵活、开放,以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的业务需求。现阶段各运营商正通过“协同器+控制器”的模式,云化部署各级网络管控系统。

网络的自动、开放、可编程、可预测、可感知是网络SDN 化的演进目标。其发展可归类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实现SDN 化,通过SDN 化各级网络,结合一体化物理结构,实现业务端到端自动配置下发;第二阶段,实现智能化,通过网络自动感知,主动预警,智能调度,实现网络自动可调,主动切换,性能预测;第三阶段,实现基于意图的网络IBN,通过引入AI 等技术,实现网络自动部署,通过大数据分析,捕捉业务意图及发展方向,实现意图驱动网络自动驾驶。

4 结束语

承载网为适应数字化转型需要,将基于各技术发展演进,满足未来各类业务综合承载需求,推动数字化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时延运维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风电运维困局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
简化的基于时延线性拟合的宽带测向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