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路径研究

2021-01-12 03:01丁叙文
黑河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成才时代信息

丁叙文

(常州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江苏 常州213164)

青年的成长成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与青年的成长成才同向同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迎来了发展的新高度,凭借传播速度快、覆盖群体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受到普遍欢迎,尤其是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因此,把握好新媒体的时代特征,抓住青年群体的特征,迎合青年成长成才的个性化需求,将有益于引领青年成长成才,促进社会主义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新媒体的时代特征

联系紧密性。新媒体利用它的传播速度,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展了人们社交活动的范围。青年人获取信息、知晓国家大事的渠道不只是局限于课堂汲取知识、阅读报纸获得最新动态,还可以依托手机移动通讯,用好微信、QQ实时传输功能,用好微博、哔哩哔哩等程序,拉近交流距离和获取最新资讯。对于想提升学历的学生来说,通过查阅高校网站,即可随时随地了解学校概况、关注到考试信息。新媒体的兴起,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有效共享,缩短了人们的心灵距离,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便利服务。

即时交互性。青年一代是新媒体技术运用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新时代大学生受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多元,也更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传统课堂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发挥教育的功能,学生只能依靠家庭教育,在家自学。新媒体的诞生克服了线下教学的弊端,利用即时交互性,实现教师在线教学、学生在线学习,确保学习进度不停。在全国齐心协力战“疫”的关键时期,为引导大学生深化理论认识、了解历史经验、涵养时代担当、增强必胜信心,依托新媒体平台,教育部推出了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全国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共同观看,从中理解中国制度优势、汲取爱国主义情怀、体会众志成城团结力量、领悟青年学子的责任使命,对于帮助青年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

资源聚集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量的资源信息都可以汇集到新媒体的平台上。利用这种资源集聚性,充分挖掘新媒体平台的延展性,创新高校学生成绩系统,将学生每一学期的课堂成绩、期中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导入到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成绩的变化。同时将学生成绩、参与的党团活动和志愿服务、对外社会实践经历、在校的获奖情况等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学生的个人发展报告。高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形成的报告,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交流,实现个性化教育,并将情况单独反馈给家长,一方面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尊重学生的个人权益,改变以往集中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新媒体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导向

新媒体语境下,要充分契合时代的发展特点,在关注时代发展、培育时代新人、引领时代风尚上下功夫,拓宽青年获取信息的渠道、涵养青年爱国主义的情怀、展现青年积极向上的风貌,体现新媒体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

(一)以“关注时代发展”为根基,拓宽青年获取信息的渠道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已经步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时期。青年需要了解国家历史,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进程,将理想追求、择业就业融入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在建设强国之路上贡献青春力量[2]。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让青年获取最新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随着学习平台、学习软件的上线,移动式阅读已成为一大亮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国外大事。新媒体平台的推广更是成为了助推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有力武器,高校发挥线上思政教育的传播影响力,与线下教育巧妙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于时代变迁的理解,提升青年的政治认同。

(二)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指向,涵养青年爱国主义的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密切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高度重视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很多论述,为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了指引[3]。时代新人的首要特征是爱国,培育时代新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青年爱国主义,新媒体在助力培育时代新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互联网+”共享平台,汇聚全国各地优秀红色资源,将各地党史纪念馆、文创馆、博物馆,学校的红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其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构筑网上爱国主义纪念馆,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上展演、解说、互动等方式,搭建一个引领青年群体全员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云端平台[4]。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新媒体下教育的新方式,将优质的媒体资源贯穿到传统的教学中,引导青年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涵养爱国情怀。

(三)以“引领时代风尚”为目的,展现青年积极向上的风貌

青年,作为见证新世纪跨越式发展的亲历者、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接力者、推动时代进步的创新者、实现中国梦的生动践行者,肩负时代重任,承载发展使命,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磨砺创新之勇。而新媒体的诞生,记录了无数青年学子爱国奋斗、创新创业、基层实践等故事,展现了青年敢于吃苦不言苦的精神风貌。共青团、高校新媒体平台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应多关注身边事、报道优秀学生典型。全社会青年要在中央、省、市、区、学校等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青年群体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体悟奉献精神,引领时代风尚。

三、新媒体语境下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困境

伴随着新媒体力量的兴起,互联网已经占据了信息传播的榜首地位,青年群体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各领域的动态,只要在电脑、平板或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关注到最新资讯和热点事件,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取全球咨询。这也导致了青年接受外界信息时,接触到碎片性、娱乐性、虚假性等信息,影响青年整体知识体系、核心价值观念、人生视野格局的形成。

(一)碎片性信息影响青年整体知识体系的形成

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各个媒体传播的内容、选取的角度、传递的速度有所差异,一些反映社会思潮的信息存在碎片化的特性。在新闻报道方面,受到实效、时长等限制,部分报道内容简洁,当然这方便了青年利用休息间隙浏览各类咨询,拓宽青年接受信息的广度。但是,从长远角度而言,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碎片性,导致部分信息的缺失,没有完整呈现出社会思潮的全貌,影响青年全面认识社会。同时,青年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而各个媒体的传播角度和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客观上影响了青年从全面的视角分析获取到的信息,从而影响青年的整体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

(二)娱乐性信息影响青年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

“娱乐”本身是新媒体传播的功能之一,但现阶段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娱乐化。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已经步入了“流量至上”的时代,催生了很多的自媒体,部分媒体为吸引高浏览量或高点击率,赢得高关注度,将聚焦点放在软新闻上,主要关注八卦娱乐资讯,引入图片、视频等技术,弱化传统文字报道的方式,再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渠道广、群体多的特性,加快了新闻娱乐化的速度,导致过度娱乐化风气的形成。一方面,破坏了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影响青年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过度娱乐化背后是主流价值观的缺失,违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例如,低门槛准入的网络直播平台,将全社会人民带入了直播的时代,但其中不乏有很多低俗的内容,也有一些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不利于青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三)虚假性信息影响青年人生视野格局的形成

依托新兴技术产业,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逐步转向交互式,受众在第一时间能够足不出户了解到国内国际最新资讯和社会热点话题,但是新媒体的传播也诱发了虚假新闻的扩散。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氛围中,人们的心态普遍较为浮躁,耸人听闻的虚假新闻顺应潮流、形式多样、吸引耳目,容易获得人们的主动转发,给了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的机会,他们抓住网络监管漏洞,随意嫁接,在内容表达含糊的图片、视频上做手脚,为虚假新闻提供“佐证”。青年在这个过程中,易受到这些虚假信息的干扰,大部分青年只满足于知晓信息表象,不会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缺少辨别事实的经验和学识。从现阶段社会发展来看,断绝虚假信息还有很长路要走,全社会要从减少虚假信息对青年的影响上下功夫,从青年一代开始,拒绝制造和传播虚假性信息,同时也要提高青年主动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青年拓展人生格局,传递正能量。

四、新媒体语境下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路径

新媒体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在新时代发展下拥有了较多的话语权,而青年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为减少青年群体受到碎片性信息、娱乐性信息、虚假性信息的影响,高校要承担起教育的职责,以更实、更强的举措引领青年成长成才。

(一)依托新媒体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课堂”,助力青年汲取知识

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招是发挥好高校课堂教学育人的功效,而在新时代互联网畅通的语境下,课堂不仅局限于“线下”的教室,还有很多“线上”的教育平台。依托新媒体打造“智慧课堂”,要在线上传播和线下育人双向联动上下功夫。具体而言,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要充分挖掘新媒体中蕴含的丰富资源,提炼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的有用信息,将新媒体元素融入“线下”的课堂,丰富“线下”课堂的内容,充实“线下”课堂的亲和力,促进“互联网+课堂”的深度融合,克服传统填鸭式教学课堂的弊端,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教师可以尝试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从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创新思维,建构起集电子教案、PPT课件、视频案例、电子教材共享的线上教学资源体系,推出线上精品课程,给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在线自主学习的“智慧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同时,青年对新媒体的辨别能力和主体教育意识需要进入“智慧课堂”,高校有必要专门开设关于新媒体的解读和运用相关的课程,增强青年学生对多元社会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

(二)依托新媒体构建“三全育人”新模式的“思政平台”,激励青年担当大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青年成长成才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助力高校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大思政”格局的重任。要抓住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用好中国大学生在线网、易班网、PU口袋校园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抖音平台等网络和平台的示范作用,拓展新媒体平台的功能,打造出彰显特色的“三全育人”思政平台。将经典著作、新思想等内容通过平台推送给学生,设置评论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同时依托主题党团活动、班会、读书会等,提供学生交流心得体会的机会,并定期在平台上展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整体认知。思政平台的搭建也离不开高校辅导员的推动与支持,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也是学生的好朋友。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增强理论修养,尤其要加强对马列主义著作、新时代新思想的学习,把握好学生学习成长、接受认识、行为表现的规律和特征,团结凝聚服务引领青年。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思政课的教育优势,常态化传递新思想、传播正能量,可以利用平台组建“家长微社区”,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向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再者,毕业年级辅导员要有意识的收集就业资源,及时通过平台将就业资讯传递给毕业生,开通“就业帮手”专栏,帮助学生借助择业就业,助力大学生成长为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依托新媒体打造“凝聚特色”显活力的“品牌团建”,鼓舞青年奋进逐梦

共青团作为服务青年、团结青年、引领青年的组织,在助力青年更好地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新媒体时代,面对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青年,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建设好凝聚特色、彰显活力的“品牌团建”,着力打造好影响广泛的“网上共青团”,坚定青年拥护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凝聚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合力。用好各类团建平台,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大学习”,由各高校、各领域青年代表领学,展现青年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高校团组织一方面要组织全体青年学生认真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好所在校级共青团新媒体平台资源,开设“大学生讲坛”、“青马大讲堂”、“青年之声”等栏目,由青年担任主讲人,传递最新思想、分享读书体会、讲述成长故事等,发挥好青年的主体作用。同时,品牌团建还需要以弘扬青年优秀典型作为支撑,高校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开设“青年专访”栏目,以事迹报道形式专访优秀共青团员和团干部,以微视频形式颂扬“魅力团支书”等获表彰青年的风采,以新闻日记形式讲述大学生自强之星、年度人物的风雨历程,全方位、多渠道挖掘他们的奋斗故事,通过新媒体平台展播、记录片、宣传海报、校报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优秀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励更多青年大学生向身边榜样学习,凝聚向上的合力,鼓舞青年奋进逐梦。打造一支有特色、显活力的品牌团建,是培养青年综合素养的有力保障。高校共青团要先学一步,学好新时代新思想,用好助推青年成长的利好政策,带好青年发展成才的队伍[5]。依托组织、依靠渠道,确保青年人的行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主动研究顺应青年成长特点的思路、寻找实际工作中的“最大变量”,占领好品牌团建的“新平台”、运用好媒体传播的“新阵地”、掌握好时代发展的“新话语”、引领好青年成才的“新潮流”,全面提升青年人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成才时代信息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订阅信息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展会信息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