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2021-01-12 00:33:21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台历高中生信息技术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江苏 扬中 2122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逐步走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要求具备很高的信息化素养,所以对教育领域而言,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是非常必要的。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置适合学生的主题,使得学生能够在进行项目主题时提高对信息技术理论的掌握程度,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强化。

1 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概述

伴随教学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开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项目式学习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紧扣学科标准,全面把握课目内容,并制作对应的项目主题,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实用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以及发现学习理论,此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摒弃了传统的教师灌输的被动学习模式。项目式学习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项目准备、实施以及总结等,对于不同的项目内容来说,在实际操作时会有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项目实施需求为依据,科学制定教学策略。从而为项目的实用效果提供保障。

2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运用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第一,学生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现如今,高中生的成长过程和信息技术息息相关,高新的信息技术遍布学生成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都学习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当今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是比较强的。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对信息技术进行熟练运用,以此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查询所需的信息,此外,还可以熟练的使用信息技术和他人之间实现有效交流,并熟练操作部分应用软件。目前,对大部分的高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均满足了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新的技术和信息,同时乐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内心的需求和想法表现出来,上述情况有利于实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手段。

第二,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是非常好的,并且拥有很广阔的应用范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除此之外,部分课程内容也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实际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合理利用项目式学习手段,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实践也更为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这些都为顺利实施项目式学习发挥了基础作用。

第三,项目实施环境好。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点是计算机网络教室,较之其他的课程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教室里,高中生们可以顺利查询到更多的所需信息,同时教师也能够打造出更好的学习平台与环境,这些都促进了项目式教学的加速实施。

3 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第一,重点关注深度学习。现如今,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会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简单记忆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流程的事情过度重视,导致学生出现了训练僵化的问题,不仅增加了学生实践的难度,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高中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一定要脱离固有的教学思维,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合理解决的能力,与此同时,建立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

第二,突出项目学习的实践效果。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超强的实用性,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为了将项目式学习教学手段的优点充分的展示出来,教师在举办主题项目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更好的凸显出项目式学习的实用性,以举办有针对性的实验活动为例,教师组织高中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进行教学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高中生对设备与材料实施进一步应用,并合理控制操作条件,同时对实验变化进行细致查看,最终证实新知识的科学性。

第三,建设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建设学生的学习小团体,在这个学习团队中,高中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资源拿出来分享,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最终一起完成主题项目,此外,在此种团队内,同学之间能更好的展开沟通,学习彼此的长处,实现一起进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科学利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师生之间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此时教师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只是一个辅导者,要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启发的作用,在学生进行项目操作时,教师应该进行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主题项目,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制定项目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学过程中,项目主题会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以信息技术知识点“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为例,将项目主题设置为制作个性台历,在项目式学习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学生中安排数个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兴趣相同,小组内的学生们要自行决定台历的风格,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彼此的思路和观点,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了期望的自主权,可以充分激励其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动力,从而更加主动的度项目素材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思考与制作个性化台历有关的知识。与此同时,在设计内容时,学生也会对素材的收集、抠图、图像合成以及图像美化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信息教师而言,其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深化学生学习小组之间的沟通协作,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好,为高中生后续的研究提供便利。

首先,设计项目方案。合理规划项目方案可以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规划项目时,学习小组的成员要彼此交流合作,对项目所需的素材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进一步思考并讨论资源共享与保存的方法,此外,还要思考完成台历需要的制作工具。对各个学习小组来说,要加强协作,共同制定一个项目实施流程图,并以流程图为依据有序进行项目活动。此外,要明确小组内部的分工,严格依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工,促进小组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

其次,实施项目。在决定好台历的风格之后,小组成员就要开始考虑收集素材的方式,同时合理整合素材,科学加工图像制作充满个性的台历,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运用服务器分享资源,并存储好重要的材料。在实际进行项目时,学生会不可避免的面临诸多的问题,更有甚者问题会超过学生的所知范围,此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指点学生自己进行分析,且和自己的组员进行共同探讨,从而提出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为学生更好的完成项目发挥辅助作用。而学生在此期间能够通过信息化渠道学习到新的知识。

最后,项目展示并总结。当学生们完成台历制作后,要大方的将作品展示在师生面前,并由组员代表来阐述作品的设计理念,同时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讲出来分享。而观赏其他小组的项目成果的过程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信息意识。教师要在项目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具体来讲,要进行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最终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推动学生对信息文化的尊重进一步加深。除此之外,在完成项目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归纳项目涉及的知识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时,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项目式学习教学手段是新课改发展的重要成果,信息技术教师充分运用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高中生的信息化素养,还可以大幅增强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台历高中生信息技术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幽默台历
喜剧世界(2017年5期)2017-03-29 01:52:25
黄道吉日也山寨
黄道吉日也山寨
当代工人(2015年7期)2015-08-18 19: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