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俊 玉
(东莞康华医院新生儿内科 东莞 523000)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升,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在逐年提高,这种趋势使人们对早产儿的关注从提高抢救成功率转向改善早产儿的转归[1]。大量的研究显示营养管理对于早产儿的早期生长和远期预后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就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9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胎龄29~34周,平均胎龄(31.58±3.01)周;试验组胎龄28~34周,平均胎龄(30.69±3.24)周。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根据我国《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000g,选择强化母乳喂养或早产儿配方乳喂养,并经早产儿家属同意;早产儿家属均没有精神障碍疾病,且选择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者多为母乳量少或因个人原因不愿行母乳喂养者。
在围生期有重度窒息情况的早产儿;牛奶蛋白过敏的早产儿;先天畸形的早产儿;出生后接受过外科手术的早产儿。
出生后6~48h内开奶。对照组早产儿采用早产院内配方奶喂养,试验组早产儿采用强化母乳喂养(母乳强化剂为雅培A770,0.9g×50袋)。其中试验组早产儿的母乳量达100ml/(kg·d)时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开始3d给予半量强化(25ml加半袋母乳强化剂),3d后如无喂养不耐受加至全量强化(25ml加1袋母乳强化剂)。
(1)体格生长指标:隔天早晨空腹称重,每周测量身长、头围;(2)喂养耐受情况:每次喂养前抽取胃内容物、观察残奶量,有无呕吐、腹胀、禁食情况;(3)合并症:有无院内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相关标准:(1)喂养不耐受:频繁呕吐,每天超过3次以上;奶量不增或减少,持续3d以上;胃残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腹胀(24h腹围增加>1.5cm伴有肠型;胃内咖啡渣样物,大便潜血阳性)。(2)院内感染:入院48h发生的感染,通过临床表现(精神反应、体温、血压、末梢循环/消化、呼吸暂停)和血生化指标(血常规、CRP、降钙素原)综合评价感染情况。
体重的增长速率(g/(kg·d))=(出院时的体重-出生时的体重)/(出院时的日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的日龄);头围的增长速率(cm/周)=(出院时的头围-出生时的头围)/住院的周数;身长的增长速率(cm/周)=(出院时的身长-出生时的身长)/住院的周数。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体格生长情况,对照组早产儿的生长情况与试验组早产儿的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1。
通过对比两组早产儿合并症发生率,对照组早产儿的合并症发生率与试验组早产儿的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妇产科也变得逐渐忙碌[2]。分娩后的喂养方式极大的影响了婴幼儿的成长,母乳喂养是临床上常见的喂养方式[3]。早产儿的身体相对足月儿来说更加的虚弱,在喂养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4~5]。母乳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比例刚好是婴幼儿所需要的,且母乳中含有婴幼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促进婴幼儿的成长。随着我国医疗设备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在逐年提高,这种趋势使人们对早产儿的关注从提高抢救成功率转向改善早产儿的转归[6~7]。母乳强化剂含有婴幼儿所需要的蛋白质、磷、钙等微量元素,能够促进早产儿的成长。通过增加蛋白质及营养物质的方式来提高热量,补充母乳的不足。早产儿因为肠胃功能不完善,导致正常菌群没有定植,很容易导致肠道感染,严重的还会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9]。
表1 对比两组早产儿的体格生长情况
表2 对比两组早产儿合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早产儿在体重、身长、头围研究结果非常相近,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进行喂养下的早产儿住院期间体格生长速度、合并症发生率与早产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相似,具有很高的临床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