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护理

2021-01-12 06:19潘秋妹陈日鸿谢爱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关键词:鼻塞呼吸衰竭气道

潘秋妹,陈日鸿,谢爱群

(广东省连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连州)

0 引言

当肺部换气或通气功能出现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时,机体会出现缺氧的情况,引发呼吸衰竭。该病为代谢及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综合症状,常以肺梗塞、脑血管意外、球结膜出血、意识障碍及水肿等为主要表现,若不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死亡[1]。该病新生儿患者较为特殊,对于外界的敏感、不完全的器官发育及较低的自身免疫力,导致发病急且快[2-3]。为探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护理效果,特选取2017 年至2019 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38 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至2019 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38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9 例。对照组,男性10 例,女性9 例;胎龄30~40 个月,平均胎龄(34.23±2.74) 周;原发病:4 例早产儿、12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 例窒息、1 例低出生体重儿、1 例胎粪吸入综合征。试验组,男性9 例,女性10 例;胎龄30~40 周,平均胎龄(34.23±2.74)周;原发病:4 例早产儿、13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 例低出生体重儿、1 例胎粪吸入综合征。确保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1986),并有反复呼吸暂停、青紫、呻吟、气促等临床表现。患儿监护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通气治疗

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给予对照组先行常规的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呼吸功能恢复后,将停止吸氧。若呼吸功能无改善则给予进一步对症治疗,给予对照组行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根据患儿胎龄等选用相应的硅橡胶鼻塞利用呼吸机经双鼻孔行正压给养,氧浓度控制在30%~50%,气流量控制在4~5L/min,温度控制在35℃~36℃,湿度饱和,并根据患儿具体表现进行适当调节。

1.2.2 护理干预

给予对照组包括防咳、保护皮肤、观察体征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综合护理,包括:①与患儿家属深度交流,对其病情进行全面了解,使家属负面情绪减少,治疗信心增强,对治疗积极配合;②对患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针对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③对患儿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为防止颅内出血等状况发生,要对其头部体位进行调整;④对于痰量较多的患儿,给予针对性吸痰护理。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4]:根据患儿的呼吸衰竭改善情况及临床体征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将临床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等级。无效:呼吸衰竭体征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有效:呼吸衰竭体征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显效:呼吸衰竭体征及症状完全消失。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护理满意度[5-6]:由患儿家属填写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治疗满意度进行评估,满分为100 分。得分≥95 分为非常满意;60 分≤得分<90 分为满意;得分<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且试验组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且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并发症较多,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患儿死亡[7-8]。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效果显著[9]。其可维持吸气时正压气流稳定,增加潮气量,降低吸气阻力,使肺部氧合功能得到改善,同时避免肺泡萎缩及气道闭合等情况出现,极大程度改善缺氧状况,使呼吸衰竭得到有效控制[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相比于常规通气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行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及综合护理,疗效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及综合护理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鼻塞呼吸衰竭气道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鼻塞总在一侧早做检查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