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诗歌源远流长,魅力非凡。它们不仅音律美而且形式美。与中国诗歌相比较,数字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诗词中的数字更是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段。文章借助致力于中诗英译的研究者许渊冲诗词中数字的翻译,并概括出四种翻译策略。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诗词中的数字翻译必须要在了解中英数字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才能让更多国外读者熟知中国诗词以及更好了解中国诗词中数字的表达及其内涵,领略到中国诗词的美。
关键词:数字翻译、诗歌、翻译策略
一、诗词中的数字典故
典故,《辞海》给出的定义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在诗句中,诗人往往用最少的词语将典故表达出来,这样诗句更加简洁而且内涵丰富。而对于中国读者大都了解其典故,但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十分困难,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古典,这就给译者很大挑战。
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Consulted thrice on state affair,He served two reigns beyond compare.” (许渊冲,2006)
该诗中“三顾”里面包含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典故,《三国志》记载道,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外本诗中还包含了“两朝”指的是诸葛亮协助刘备建立了蜀国并辅助刘婵管理蜀国。在许渊冲的译文中,“he”指的是诸葛亮,这样会让目标语读者更加准确了解这些关于数字的典故。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春望》)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Xu Yuanchong, 2006)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连三月”指的是安史之乱到作者写作的时间正好是“三个月”。在许渊冲译本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三个月这一说法,而是用意译的手法表达了战火还在持续。
二、数字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数字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夸张、重复、转喻等。以下简单举例说明:
(1)重复。“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该诗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采用词语的重复,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
(2)借代。‘二四七四八’,小坟葬伟大。”(陶行知《马克思墓》)
“二四七四八”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示了马克思的墓碑,因为其墓碑的编码为24748。这也是作者陶行知参观完马克思墓有感而发的一首诗。
(3)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在诗人李白的眼里,庐山瀑布就像从蓝天上落下的银河。“三千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
(4)析字。由于汉字的结构特点,析字是一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在古诗词中经常使用。析数是析字的一种。诗人用析字作为修辞方法,可以把一个数字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方法分成若干部分。
“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韩南《无名》)
“四十年前三十三”指的是诗人40年前是33岁,现在的年纪就是40加上33,也就是73岁,诗人运用析字的修辞方法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自己的年龄。
三、诗词中数字翻译的策略
数字是中国诗歌中一个非常小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译者严格遵守原文的要求,数字的内涵意义就会丧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将讨论一些具体的翻译策略。
3.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在诗词翻译中,直译的翻译策略使用比重较大。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原诗中数字所表达的意思是忠实的且无内涵意义。如: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线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Why should the sad zither have fifty strings?Each string, each st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 (许渊冲,2006)
在古诗词中,“锦瑟”通常是指装饰华美的瑟,通常为五十弦,所以在翻译时,许渊冲先生直接翻译为“fifty strings”。
3.2 直译加注(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
该翻译方法在建立在直译的基础之上,通过加注对诗中的数字作进一步的解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加忠实地翻译原诗,为目标语读者提供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机会。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The three-peaked mountain is half lost in azure sky;The two-forked stream by Egret Isle is kept apart.” (Xu Yuanchong, 2006)
该诗句中的“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其中“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这些翻译许渊冲先生都在翻译后面加注解释其地理位置。
3.3省略(Omitting)
省略是指由于兩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而省略了一些诗歌中难以翻译的单词。为保留原诗的基本意思,可适当删去部分字词。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We can bring down the moon from the ninth heaven,Or catch the giant turtles in the sea.” (Xu Yuanchong, 2006)
全球水域的总称为“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在翻译中,许渊冲先生并未全部翻译,而是直接使用“sea”,更加简明,通俗易懂。
3.4 意译(Free Translation)
意译指的就不是翻译数字的表层意思,而是表达数字所隐含的意思。 这时,数字已经失去了计数的功能,而主要是重表达。
“问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白居易《长恨歌》)
“When she heard that there came the monarch’s embassy,The queen was startled out of dream in her canopy.” (Xu Yuanchong, 2006)
在古诗词中,“九华帐”解释为“华丽的帐子”,在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数字,而是直接采取了意译,翻译成了“canopy”。
四、结语
在中国,数字可以作为修辞格,如:重复、转喻、夸张和分隔数字,以达到审美效果。由于文化背景,中英文数字有很多差异。意思相同时,翻译方法应为直译。当数字涉及中国典故时,应首先采用意译。此外,还有带注的省略和直译。只有译者有足够的中英文文化,诗中的数字才能完美表达。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成功的数字翻译,中国诗歌和中国文化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对世界产生更深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文娜.唐诗宋词中数字的使用与翻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
[2] 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作者简介:陈硕(1999--),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学生,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