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对传统教学模式里的一些问题应该进行合理解决,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则显得更加关键,这也是落实减负增效基本政策的核心途径,这也是当前教学重要的目标,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式进行分析,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充满激情、保持浓厚学习兴趣展开学习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建立有效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执行教学工作,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保持课堂导入的趣味性
好的课堂导入环节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而为了进一步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便应当对传统课堂导入环节进行充分革新,以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兴趣大门。比方说,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教师可以确保课堂导入的艺术化,贴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事或者是经历过的事,这样学生会感觉非常亲切,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例如,在教学到《金色的鱼钩》这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了解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在博物馆当中有很多珍贵的收藏品都有着其自身的意义。但是,大家知道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鱼钩吗?这个鱼钩看起来非常普通,甚至长满了红锈,但是它却闪耀着金色的光芒。那么,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关于这个鱼钩又有着哪些动人的故事呢?接下来,老师便带领大家了解这个故事。”通过设计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会跟随其好奇心的带领积极投入到本科学习活动当中。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因为课堂导入的有效引导也将使得学生保持浓厚学习兴趣,逐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巧妙设计课堂提问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通过巧妙的设计课堂提问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并且,在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同时,其思维能力也将受到锻炼,这样既满足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化目标,又满足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方针。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当中应该结合好所要教学的内容,寻找最佳时机来提出疑问。以问题进一步升华学生的学习质量。比方说,在教学到《少年闰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鲁迅再次见到儿时好友的心理活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儿童时期的鲁迅和闰土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儿童时期的鲁迅和闰土有着哪些趣味的小故事?为什么会给鲁迅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次相见时,鲁迅和闰土的生活环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成年闰土和鲁迅记忆中的闰土有着哪些不同?”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能够体会到,当鲁迅见到成年闰土之后心里出现了哪些变化?有着哪些想法?从而进一步探究本篇课文蕴含的情感因素,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并且,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也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很有帮助。
三、合理进行课堂拓展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课堂拓展教学也尤为关键,教学拓展能够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起到延伸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也会起到锻炼作用,总的来说,在教学中此模块非常关键。与此同时,教师一定要以教材为基础展开拓展教学,既要巩固学生的知识,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教学到《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本篇课文,体会狼牙山五壮士当时处于怎样一种情景,感受文章中流露出的悲壮情感。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进行课堂拓展、提出问题:“同学们,五壮士面对敌人不肯屈服的顽强意识以及为了解放革命而付出生命的可贵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此时此刻,大家能够用一段话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吗?如果可以的话,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在得到教师的引导之后,学生便会认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以这样的拓展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學习需求,并且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目的的拓展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涵以及课文中的情感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学生也会将自己的心得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尤为关键,对于教师来讲,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无法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甚至难以符合新时期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创设出真正对学生有利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利. 浅议如何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J]. 时代教育, 2015, 000(004):244-244.
[2]孙菊英. 论新时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