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兰
震惊中外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Ⅴ工区航修队首席钳工管延安,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对接任务,接缝处间隙做到了“零误差”,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其中一名航天员聂海胜已57岁,这是他第三次探索苍穹,从一头黑发到两鬓斑白,训练室里每天都有他挥洒汗水的身影;为了用比头发还细的金丝连起中国最尖端雷达设备的收发组件,中国电科十四所微组装总装师顾春燕会用尺子反复测量手腕抬起的高度,只为键合时金丝拱起的弧度能够一致;为了让手握焊接更加稳定,航天科工集团的姜涛用沙袋绑住双臂,每天做至少6小时的焊接钢板训练……一个个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多年如一日的坚持。
时代飞速发展,我们想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必然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飞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在召唤我们,告诉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坚持不懈地练真本领,脚踏实地,做有为青少年。
《说文解字》中说:“匠,木工也。”指的是做木工的人。但如今,“工匠”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与不断追求极致的执着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是“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是“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是耐得住寂寞的埋头苦干。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是根本,精益求精是核心。具体来说,“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敬业”,就是要干一行,敬一行,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是指一件产品或一种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还不满足,还要做得更好,达到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培養青少年的工匠精神,还要培养崇高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这样才能汲取到精神养分,从心底爱上自己的职业。培养工匠精神不是蹭热度、追时尚、贴标签,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真抓实干,笃志笃行。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辛弃疾也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只有从心底爱上自己的职业,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热情。
培养青少年的工匠精神,还要培养负责任的担当情怀、精益求精的卓越追求。有了“敬业”“乐业”的根基,还要经过持续努力,才能够精通一门本领,在某一行业取得成功。正如管延安、聂海胜、顾春燕、姜涛等人,他们正是由于多年如一日苦练基本功,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奋斗,才能最终在各自领域取得骄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