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今年的山茱萸品质很好,市场上供不应求,地头价格是去年的两倍,整体收入不错。”12月26日,长治市黎城县西井镇源庄村种植户王先鱼向记者介绍他们种植药材带来的新变化。记者在源庄村几户院子里看到,有的村民正在清洗收获的山茱萸,还有的村民正在加工厂内对山茱萸进行粗加工。
长治市是全国著名“北药”主产区,被誉为“神农故里”“中药之乡”。近年来,长治市依托上党中药材特优区国字号品牌和长治东药材省级商贸平台,坚持政府高位推动、市场全链驱动,金融鼎力扶持,积极打造山西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市中药材品种有600余种,中药材面积达到148.82万亩,产量8.2万吨,中药材龙头企业发展到40余家,产值达20亿元,带动药农4.79万户。
2018年以来,长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强做大中药材优势产业集群,在组织保障上、顶层设计上、集群发展上、资金支持上大力扶持,创优发展环境,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一方面,主动为中药材“建巢筑梦”。全市重点打造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开展标准化生产服务。目前正在建设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加快产地交易网络和销地交易网络建设,形成以振东制药、九州通药业、易淘电商等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电商网络营销体系。另一方面,积极为创业“蓄能加力”。整合创业培训教育资源,连续三年开展中药材职业经理人和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中药材从业人员素质。同时,提升服务保障,促进产业发展。
科技服务“先行”。长治市从事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推广的科研机构达15家,与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等21家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重点开展党参、连翘等道地药材原种保存、传统品种提纯复壮、选育和良种扩繁工作。依托振东药茶研究院,对接省内外药茶相关科研院所,建立以科研院校为支撑、加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药茶科研水平,逐步完善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金融服务“紧跟”。创新金融产品,完善农业信贷担保,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出台金融扶持政策、向银行推介优质项目、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支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商业银行、人寿财险和省市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在平顺县建立中药材保险及担保试点,构建与金融部门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市级成立市农源担保公司,增资5000万元,注册资本达1亿元,累计为全市1300余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担保额1.49亿元。
包联服务“善后”。长治市组建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团队开展“千名专家下基层、千名干部包项目、千名人员跑销售”包联服务活动,累计到企到村到戶开展服务活动350余次。专家团队项目工队围绕市级农业重点项目工程,做到“一个项目一帮人马一帮到底”,推动土地、金融、环保等支持政策落地开花,共为32家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解决项目贷款、土地、环评等政策问题,有力促进了项目早开工、早投产。营销战队围绕打通营销渠道,组织百家企业百种名品赴亳州、上海、深圳、杭州、太原等地开展营销推介,共举办各种营销推介活动35次,签订订单64个。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新型经营主体开始在市场的驱动下持续发力。长治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58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了黎城、普济等5个市级中药材产业园,建立了党参、山茱萸、连翘等野生资源保护区,形成了一批特色中药材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