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注重细节的地理学需要与浪漫且先验性的洞察力为伴——无论是像威廉·华兹华斯所说的‘仿若那寄寓于落日灿烂余晖之中的、渗入万物魂灵的虚无缥缈’,还是如爱因斯坦说的‘宇宙的音乐’。”——段义孚
段义孚:当代华裔地理学家,他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思想将人的种种主观性与客观地理环境的丰富关系进行了极具智慧的阐发,不仅在地理学界影响深远,也启发了其他学者对地理学、人类与地球等方面的认识。2012 年他获得了地理学界最高奖项瓦特琳·路德国际地理学奖,代表作有《恋地情结》《空间与地方》《人文主义地理学》《逃避主义》《浪漫地理学》等。
“‘浪漫’和‘地理学’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因为如今很少有人把地理学看作是浪漫的。不可否认,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须——可它是浪漫的吗?”这是享誉全球的华裔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段义孚的著作《浪漫地理学:追求崇高景观》(2013)一开始就抛出来的问题,他在随后的解释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地理学虽是关于生活常规的种种,却与人的生存、情感、想象等方面具有极深的联结,他看到了浪漫所呈现的超越现实生活的特征,也指出了浪漫对“崇高”的追求甚至远高于优美或古典美的欣赏。段义孚认为“求索是浪漫的核心要素,但追寻的一定是两极化价值”,这一“两极化价值”包括了众多“正极”与“负极”的对照,如黑暗与光明、混沌与秩序、身体与头脑、物质与精神、自然与文化等,“既定义了人类生活常规运作中可接受的限度——地理学,又暗示了超越这些限度的可能性——浪漫地理学”。
《浪漫地理学》的行文是依歌剧结构而成,分为序曲、上半场(两极化价值和地球及自然环境两个章节)、间奏曲、下半场(城市和人类两个章节)、终曲。段义孚旁征博引的叙述方式为这曲“华章”注入了耀眼的光辉,他从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去解读了“何为浪漫”,以此佐证“浪漫地理学”,但这不止是一本讲述“浪漫地理学”的书,还是建立在作者人生阅历基础之上的对于人之生存的“地方和空間”的超验性的有效洞察。
段义孚的“地学”研究是深邃且浪漫的,地方和空间的意义是其理论的核心所在,也是他一生的“求索”。2014年4月4日他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发表了“空间、地理与自然”的告别演讲,在演讲中他以身体和思想来隐喻了“地方”和“空间”,前者会受环境束缚从而产生地方感,后者因具备思维漫游意识可以摆脱束缚从而形成空间。他还借诗人华兹华斯写于1805年的诗《孤独的收割者》探讨了过去的“距离”和现在的“距离”,延展了“地方与空间”的概念。
《孤独的收割者》描写了诗人所见的一位刈麦女在田野收割的场景,但诗人不全然置身眼前,而是以女孩的歌声为“跨越时空的翅膀”,去到了荒凉的阿拉伯沙漠和遥远的赫伯利群岛,看到了听到了“远在天边”的事物,这种想象的飞越是浪漫的。随后他由此又提到了现代社会信息的便捷,人对于空间和地方的感知发生了变化,人和人的距离不会因为“遥远”而失去联系,唯有淡漠和死亡会终结人和人的关系。此时的“地方和空间”是具有现代性的“地方与空间”,场所理论带出了具有特定意义的存在被放大,不可置否在当代的语境中能够超脱自身地方性走到具有自由性的空间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因此当博物馆、美术馆、古董店等场所出现时人会有抽离常规的感觉,并从中获得一种“自由的空间”。这是一种从“地方”到“空间”的跨越,在某种程度上看向段义孚从地理学研究到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的跨越,亦是如此。
段义孚是一个居住在世界里的人,他从小就跟随父母辗转于各个城市和国家,从出生地天津到南京、上海、昆明、重庆,后来离开中国,去澳大利亚、菲律宾、英国、美国求学,毕业后又在不同大学任教。这些漂泊的经历影响着他对“地方和空间”的感知,因此他的著作也讲述了国家、民族的文化于人的影响。远离根源地的他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走向了世界,转而找到了一种“世界公民”的视角探寻着自身领域的研究,他是“居住在世界中的人”能深切体会到“在世界”的感受。值得一提的是他写于1970年的关于中国地理研究的《神州: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一书,该书从史前说到了现代,从地理地貌说到了社会变化,视野宏大、逻辑严密,是研习中国地理必读之作。
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栖息地”,即地球。但地理学不是一门局限于地球表面的学科,段义孚的研究就是最好的证明。不管他的研究主题是地球还是中国大地又或是其他,他始终都坚持着以人为本的立足点,探究人和环境之间的存在关系。段义孚为地理学注入了一份人文关怀,他带有“灵光”的“段式地学”影响广泛,是当代地理学界绕不开的人物。
尽管了解段义孚的“地学”会是一段困难的旅程,但如若真的能够往下走,那些智慧的洞见会让人体验到一种“崇高的浪漫”。一如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唐晓峰所说——“段义孚是我们心中地理世界的发现者、揭示者、解释者,他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有着岁月维度的浪漫地理空间,那是我们心中的住所,包含我们每日变化的命题与终身积累的感悟。阅读段义孚,就像阅读你自己,乃是又一次自我认知、自我觉醒。而另一方面,当你面对无垠的大地时,你会骄傲地说‘你只所以携带着理性、道德、浪漫,都是因为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