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洁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强调整体性,以“单元”为教学单位,聚焦语文要素,构建贴近儿童生活的、真实的任务情境场,让学生的学习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高效发生并逐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深度学习,在有趣的活动中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达成。
【关键词】单元整体;大情境;大任务;讲故事
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将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人文主题,而单元语文训练要素是贯穿单元的主线和明线。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童话单元,童话是小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文体,是小学生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体裁之一,语言生动易懂,想象丰富,形象鲜明,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单元教材解读
(一)单元地位
从单元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看,童话单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并能复述故事。而有关“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安排,如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是第一篇出现非正式思维导图的课文,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讲故事;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先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再借助这些图片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本单元教学依托学生已有的基础,引导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能完整地讲述故事,并在讲故事的基础上提出了“编故事、演故事”更高层级的要求。低年级的童话教学侧重阅读与表达训练,中高年级的童话教学不仅对阅读与表达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指向习作能力训练点。
从编写意图来看,童话的编排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注学生的故事情节复述和创编故事的能力,在系统的训练中提升言语表达能力,为中高年级简要地复述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以及习作奠定基础。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一共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童话故事以及一个语文园地,语文园地中我爱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也是用童话的方式俏皮地讲述了月亮的变化。本单元的五篇童话故事指向同一个主题:改变,语文要素聚焦于“借助提示讲故事”。
《大象的耳朵》引导学生借助大象说的关键语句说说大象想法改变的原因,也就是讲一讲这个故事;《蜘蛛开店》以思维导图梳理文脉后,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讲故事,并展开想象续编故事;《青蛙卖泥塘》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关键事件讲故事,并分角色演一演故事;《小毛虫》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的词句讲故事。四篇课文都给学生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意在让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够按顺序完整地讲述故事,不遗漏重要内容。
(三)教學功能
本单元的教学以借助各种提示讲故事为中心,渗透多样性提示讲故事的方法,在实际性的口语训练中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小毛虫》育人价值的内涵与《大象的耳朵》相似,《大象的耳朵》一文中“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以及《小毛虫》一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都是主人公对自我的认知;《青蛙卖泥塘》的文本结构与《蜘蛛开店》相似,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结构反复,有详有略,故事情节类似,写法类似,每个故事片段的语言内容和形式也很相似。两个故事均可梳理出双线支架,为学生讲故事和迁移学习提供抓手。《蜘蛛开店》一课“根据示意图讲故事”的训练重点在《青蛙卖泥塘》一课中继续巩固,在此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故事,通过具体的表演实践,使学生更加生动和具体地感受文中主人公在不同情形下的心理状态,深化对故事情境的理解以及进一步内化,增强讲故事的趣味性。《小毛虫》一课则在前三个故事借助关键词、关键句讲故事的基础上,借助关键词句讲故事。单元内每篇课文都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呈现出学生认知发展及学习新知的梯度。
二、任务情境设计
(一)情境
丰富的想象,奇妙的幻想,有趣的故事……徜徉在美妙的童话世界,点亮孩子心中向往美好的明灯。阅读妙趣横生的故事,感受改变带来的趣事和美好,讲述生动形象的情节,在讨论中思辨与创编,在演绎中体验童话的魅力。解密童话,让童心在童话的浸润中丰盈。
(二)任务框架
三、学习活动安排
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我爱读童话”为单元学习总的任务情境,整合“四个任务、十一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课文和语文园地两大内容板块统整在“我爱读童话”的主题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激发童话阅读兴趣,在读故事与交流中训练“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教学重点,体会改变带来的妙趣、成长与美好。四篇童话都是动物童话,学完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最喜欢谁,从而体会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和故事蕴含的道理。最后写一写自己想养的动物及理由。
(一)任务一:蜘蛛开的什么店?
1.一张有趣的“网”
重点阅读《蜘蛛开店》的故事,从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入手,从生活中的卫生角出发,说说卫生角有哪些物品,继而引出商店有什么物品,利用情境拓展与“商店”有关的词串;初读课文,走近编织店,了解蜘蛛开店的原因。“寞”是形声字,和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猜猜加点字“摸”的读音和意思放在一起学习,让学生结合语境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推测字的读音和意思;再读思考,默读圈画,利用表格的形式依次交流关键词句并逐渐形成思维导图。接着精读课文,走进编织店,重点学习“口罩编织店”的故事,梳理文脉并形成第一个讲故事的支架“卖什么、写招牌、来顾客、终织完”。继续补充完整思维导图,形成第二个支架“卖口罩、河马、一整天”,双线支架让学生讲故事成梯度、有抓手。接下来两个编织店的故事结构与口罩编制店的故事相似,学生可以进行迁移学习,自由读故事,继续完成整张思维导图的绘制,形成一张有趣的“网”。
2.最精彩的故事
来的顾客与蜘蛛的想法产生强烈的冲击,从“你觉得哪个编织店的顾客最有趣”入手,引导学生在借助双线支架有梯度地练习讲故事的基础上,可以加上心理、语言、动作描写等,让讲述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并且在反复练习中熟悉故事情节,训练复述课文的能力。
3.最好玩的续编
学完《蜘蛛开店》的故事后,组织学生讨论蜘蛛开店失败的原因,并进一步展开想象,开展续编故事大赛。
(二)任务二:青蛙不卖泥塘了
1.思维导图我来创
重点阅读《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找出文中出现的顾客,重点学习老牛买泥塘的故事片段,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的关键词,梳理形成板书:大声吆喝、引来顾客、不太满意、想出办法,并且补充故事思维导图,为讲述故事搭建框架。接着让学生根据双线支架,有梯度地训练讲故事。
在《蜘蛛开店》思维导图我来画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拓展思维导图的多种样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可以是树状图、气泡图或鱼骨图等等,创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故事情节内容反复内化的过程。学生自主完成思维导图后再讲故事就轻而易举了。
2.课本角色模仿秀
引导学生模仿前面老牛和野鸭说话的方式,发挥想象,根据文中泡泡的提示进行角色扮演,故事创编。整个故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开,结构清晰,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后,借助关键词和思维导图讲故事,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分配角色,练习台词并排练课本剧。
(三)任务三:大象的耳朵怎么了?
1.我会读对话
重点阅读《大象的耳朵》的故事。“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这是一句比喻句,可以和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中的“读句子,说发现”一起學习,积累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接着学生自由读故事,在交流中,明确故事中出现的角色,重点学习兔子与大象的对话,读好问句,并指导读好对话。
2.补白对话演一演
通过对小兔子与大象的对话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小羊以及其他小动物们与大象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更加清晰小动物们见了大象的耳朵,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3.我变,我不变
重点品读大象说的话,体会大象对小动物们的话由“不以为然”到“信以为真”的心理变化,以及大象因此做出的改变和结果。大象由变到最后的不再变,引导学生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深刻含义,最后借大象说的关键句,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也就是讲述这个故事。
(四)任务四:猜猜我是谁?
1.小毛虫破茧成蝶记
重点阅读《小毛虫》的故事,学生自由读故事后,找出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感受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再借助故事插图理清文脉就降低了难度。接着学生默读课文,把描写小毛虫以及变成茧和蝴蝶后的词语圈出来,了解小毛虫每一次变化的特点;利用关键词搭支架,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用上短语,讲清故事;精读课文,重点品悟“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两句小毛虫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学生再借助关键句提示讲好故事,可以用上书后的词语把故事讲得更生动,使小毛虫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2.月亮姑娘没衣裳穿
重点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月亮姑娘为什么没衣裳穿?带着问题阅读故事,梳理故事内容,抓住写月亮姑娘变化的语句,以及描写裁缝师傅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我最想养的小动物
从动物的可爱外形到有趣的生活习性,说说自己想养某种小动物的理由,体会动物世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