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也在加速发展并呈现一系列新特点,包括全球服务贸易规模倍增、新兴服务业成为未来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以及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主力军等。在此背景下,针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世界主要经济体(20国集团)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为更好地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及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建言献策。
(一)指标选取及评价体系的建立。本文选取20国集团2016年各类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进行研究,包括运输服务、旅游服易、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版权及许可证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人员文化及娱乐服务、政府服务十类。20国集团的经济体量占世界90%,以其为对象进行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世界整体服务贸易状况。数据主要来自联合国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个别缺失数据来自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库(WTO Statistic Database)。为缩小数据差异及消除量纲,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区域和国家间的壁垒以及技术障碍,通信服务贸易出口的数据较少,予以剔除。此外,20国集团中印度的数据过于残缺,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剔除该样本国。因此,本文最终基于10类服务贸易出口情况分析19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
(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本节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原有的包含重复信息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转化为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再通过旋转技术解释因子提高研究的精度。先对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由相关系数矩阵可直观看到变量之间有相关性,且KMO值为0.738,且Bartlett's球状检验显著度小于0.05,说明各个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强,因子分析有效。之后提取主成分和公因子,根据数据输出主成分结果可知,成分1和2可解释原始数据中88.916%的信息,代表性较强,可作为主成分,将两个公因子用F1,F2表示,F1的方差贡献率最大,为75.266%,F2的方差贡献率为13.65%,其余成分包含的信息较少,故弃去。
根据成分矩阵可知,公因子2与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版权及许可证服务、政府服务负相关,需要考虑对原始变量进行坐标变换和因子旋转以对其进行解释,根据旋转成分矩阵,除了公因子1与建设服务有轻微的负相关关系外,各类服务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系均为正,符合实际经济意义。根据成分图,公因子F1在在政府服务、金融、旅游、版权及许可证上载荷较大,公因子F2建筑、计算机及信息、个人文化及娱乐、运输、其他商业、保险服务贸易上载荷较大。由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得公因子的表达式,X1至X10分别代表原始变量,则有公式:
基于上述两个公因子的得分,将两个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两个因子的权重系数,加权求和从而得到服务贸易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值,可得各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评价的综合得分及排序,依次为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土耳其、韩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巴西、南非、阿根廷。美国、欧盟、英国等发达国家总体经济实力较强,服务贸易起步较早,且服务贸易壁垒较少,因此排名靠前;反之,巴西、南非、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因经济体量小、服务贸易起步晚且服务贸易相关规则相对不明确,排名靠后,而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处在第8位的中间位置,即强于多数发展中国家但仍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三)聚类分析。本节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一步比较服务贸易竞争力,距离测度采用平方 Euclidean 距离,得到系统聚类分析的谱系图。根据谱系图可将20国集团中所研究的19个国家较为详细地划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仅有美国,美国的服务贸易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构成指标体系的10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排名第一,8项指标排名前三,综合得分也遥遥领先,该类可称为服务贸易超强国;第二类国家仅有欧盟,其服务贸易得分在因子分析中排第二,在构成指标体系10项指标中,欧盟的排名均在前三,该类可称为服务贸易强国;第三类国家有德国、日本、法国、英国,该类可称为服务贸易中等强国;第四类国家有中国、韩国,该类可称为服务贸易大国;第五类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土耳其、俄罗斯,该类国家可称为服务贸易潜在大国。综合各类以及实际世界经济体分类,可将前三类国家称为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第四类称为服务贸易发展中国家,第五类称为服务贸易欠发达国家。
将因子分析的排序结果与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可知,除意大利和韩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分类等级都与因子分析中的排序相一致。意大利与韩国作为发达国家,由于其服务贸易结构相当不平衡,以运输服务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占最主要的部分,而在版权及许可证服务、建设服务等其他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较少,使得它的排名相对较为靠后。
表1 聚类分析的国家分类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发展中国服务贸易、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如下建议:
(一)借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明显强于中国,其各类服务贸易起步较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于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先进服务业管理方法以及高效的服务出口模式都是中国应该吸收并加以改进的。
(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在版权及许可证服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个人文化及娱乐服务几方面的服务贸易水平与其他服务贸易比例差异很大,说明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文娱产业的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较弱,这种结构上的不平衡会影响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需进一步提高开放程度、拓展开放领域、有序开放国内市场。
(三)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从前文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往往其货物贸易水平也较高,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需要加强二者的统筹协调,实现均衡发展。
(四)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新模式。除关注服务贸易竞争力强于中国的发达国家外,也不能忽略服务贸易欠发达国家,在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要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发展方式,推动各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