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健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中国,迄今已经3年多时间。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极大地改变了养猪业的业态。一方面,全行业对生物安全的重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加强了企业对非瘟的防控能力;另一方面,资本的大量涌入,产能快速恢复并扩充。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回升,保证了出栏肉猪数量和猪肉的充足供应。但是,从2021 年2 月以来,玉米、豆粕等重要原料的价格持续上涨,严重推高了饲料成本;而6 月以后猪价断崖式持续下跌,使我国养猪业正面临着全行业亏损的严重形势。
能繁母猪保有量是生猪正常供应和猪价稳定的核心。为了防止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过大,2021年9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确定把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 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 700万头。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 459万头,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中的正常保有量足足多了359万头[1]。如以每头母猪每年提供上市肥猪17头计算,将多生产出6 100万头上市肉猪。未来一段时间,猪价仍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通过养猪生产降本增效,实现养猪业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增长,成为目前我国养猪企业的首要任务。
为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全行业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并采取了有效的行动。首先,疫病是影响行业产能以及生产成绩的最大变量,因此降低母猪和肥猪的死淘对控制养猪生产成本有重要贡献。在非洲猪瘟常态化的背景下,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已成为全行业的共同认知。同时,及时淘汰低产母猪,调整猪群结构;减少饲料浪费,控制配方成本等措施,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而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新技术,做好过程管理,关注降本增效,切实提高养殖盈利空间,也是企业应对节本增效的关键选择。本文将聚焦猪的“一体化”关键饲养技术对提高猪的性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作用,助力企业实现“增效降本”的目标。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猪的遗传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母猪、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性能差,投入产出比低,是造成养猪生产成本劣势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单纯依靠降低饲料成本并不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增效方案,必须提升生产性能和效率,通过“增(强饲料转化)效(率)”来实现“降本”,最终实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对比中外生猪生产性能水平可以发现,母猪的繁殖性能低是我国养猪生产的最大短板,是制约我国养猪业提质增效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技术瓶颈。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生长育肥期的饲料转化效率的差距约10%,而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Weaned pigs per year per sow,PSY)的差距高达30%以上[2-4]。如果将PSY 从17 头提高到美国平均水平,则造肉成本可降低约1.12 元/kg。另一方面,要实现生长育肥期的饲养降本,不仅要依赖饲料营养技术的提升,而且需要母猪能提供断奶体重大的健康仔猪,为高效和健康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从而节约饲料成本和健康成本。因此,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断奶仔猪,不仅是降低仔猪生产成本的核心,而且会推动生长育肥期的生产成本降低。
PSY 是养猪生产中用来衡量母猪繁殖效率的主要指标。PSY 本质上是从群体水平反映母猪性能的指标。特定母猪群的PSY由其分娩率,以及分娩的母猪提供的平均断奶头数和年产胎次共同决定。因此,要提高母猪群的PSY,一方面要提高母猪群的分娩率;另一方面要提高初生健仔数和泌乳母猪的采食量,提高仔猪的断奶育成率;而且要促使断奶后母猪尽快进入到下一个繁殖周期,从而增加年产胎次。
从技术角度分析,要实现上述目标是一个综合课题,解决的思路不仅仅是营养思路,而是要找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然后运用“一体化”的关键饲养技术方案来解决关键问题。具体来说,“一体化”的内涵,包括母猪繁殖周期一体化、母猪仔猪一体化、后备母猪-生产母猪一体化、公猪母猪一体化,以及养猪生产和数据分析的一体化。
在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泌乳母猪采食量低,从而影响了泌乳量,降低了仔猪断奶育成率和断奶重。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母猪的繁殖周期的各阶段密切关联且互相影响。母猪妊娠期营养摄入和体况是影响泌乳期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母猪在妊娠期的能量摄入量和采食量超过需要量时,就会增加母猪分娩前背膘,并显著减少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结果不仅导致泌乳期严重失重和掉膘,而且会延长母猪的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下一胎次的配种。因此,在解决母猪生产中的问题时必须要有繁殖周期的整体思维。
从母猪的角度,降低初生弱仔数和提高母猪泌乳量,是提高每窝断奶头数和断奶重的关键。研究发现,妊娠后期的背膘厚和围产期的肠道菌群组成是影响母猪泌乳期采食量的关键因素。妊娠后期母猪背膘过厚会导致母猪发生以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抗性为特征的围产期代谢综合征,导致泌乳期采食量下降[5]。另一方面,母猪围产期的肠道菌群组成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产短链脂肪酸菌减少,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引起机体系统性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增强,这是引起围产期代谢综合征从而导致泌乳期采食量下降的另一个关键因素[6]。因此,不仅解决弱仔发生的问题是妊娠期饲养管理的重要任务,而且解决泌乳期采食量的问题,也需要将解决的重心前移到妊娠期。
母猪繁殖成绩的高低,不仅可以通过PSY来反映,而且应该重视断奶仔猪的重量。母猪仔猪一体化是提高仔猪断奶头数和断奶重的关键饲养技术。这是因为,一方面母仔之间血脉相连,母体营养供应是影响仔猪初生重的关键。其中,胎盘是连接母体和胎儿的纽带,是胎儿获取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因此,胎盘的发育,尤其是胎盘的血管网络的形成情况对于猪胚胎期的发育至关重要,与仔猪的初生重和弱仔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母猪围产期代谢综合征与弱仔的产生直接相关[7]。当胎盘发生过度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时,会改变胎盘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阻碍胎盘血管生成[8]。如前所述,妊娠后期母猪背膘过度沉积和围产期肠道菌群紊乱是导致围产期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原因[5-6]。因此,控制妊娠期母猪适宜的膘情,调节母猪肠道菌群对于降低仔猪初生的弱仔发生率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母猪在妊娠后期的营养水平、功能性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对于仔猪胚胎期的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在仔猪出生后,母体营养仍然可以通过乳汁影响仔猪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在妊娠后期到泌乳期通过应用精氨酸、支链氨基酸、蛋氨酸等功能性氨基酸的营养调控措施,会通过改善泌乳产量、品质,或通过功能性营养物质的乳汁传递,促进仔猪出生后的生长[9]。
值得注意的是,母仔之间的关系,除了营养传递的“血脉相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母仔之间还存在“菌脉相连”的关系,并对后代的生长和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母体在妊娠后期到泌乳期存在肠道-乳腺的微生物迁移路径,可以实现从母体肠道菌群到仔猪小肠肠道菌群的垂直传递[10]。并且母体肠道菌群还会通过粪便接触向仔猪的肠道定植[10]。因此,母体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对仔猪的肠道微生物定植有重要影响[10]。研究表明,在妊娠期饲喂母猪添加功能纤维的饲料,不仅改变了其肠道的中产短链脂肪酸的微生物含量,并且部分有益微生物能通过乳汁途径在仔猪的肠道中定植,显著降低了仔猪的断奶腹泻率,提高了生长性能[11]。而且将饲喂了添加功能纤维的饲料的母猪粪菌给新生仔猪灌服后,仔猪的生长速度和断奶腹泻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就进一步证实了母体菌群传递的有益作用[12]。仔猪的肠道菌群定植对于仔猪的肠道免疫的发育有关键作用,目前已经有研究建立了利用母体粪便微生物联合益生菌早期干预仔猪肠道菌群定植、促进肠道免疫发育、提高抗病力的调控技术[13-14]。
因此,从妊娠母猪的饲养出发,控制母猪适宜的背膘沉积,调节母猪的肠道菌群,减轻母猪围产期代谢综合征,不仅能减少弱仔,保证初生仔猪的均匀度;还可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促进初生仔猪肠道菌群的定植,促进免疫成熟,使仔猪有更好的生活力和抗病力,从而共同保证仔猪获得良好的断奶性能。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在一系列研究基础上,创制出具有“控背膘、调菌群”功效的新型功能纤维[15-17];突破了以纤维来源和溶解性为核心的传统饲料纤维理论体系,推动了纤维理论的创新。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不同品种/品系和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背膘控制目标,建立了“优化饲喂模式,优化背膘标准,动态测膘调料,应用功能纤维”的母猪精准饲养技术。该技术方案在规模化猪场得到广泛应用,对解决现代高产母猪弱仔多、奶水少和断奶后7 d发情率低的难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母猪的PSY不仅受母猪本身的影响,而且与公猪有关。公猪不仅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和产仔性能,而且对于后代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养猪生产中,对于公猪而言,主要还是从育种的角度对遗传力比较高的性状,如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等的测定和选择。同时,随着场外人工授精站的快速发展,人工授精站除了将具有优秀遗传品质的公猪选入生产群外,也会关注公猪的精液品质。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一头具有优秀的遗传品质和合格精液品质的公猪,并不意味着它一定具有优秀的繁殖力(包括与配母猪受胎率、分娩率和产仔性能)。通过对母猪产仔性能的生产大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公猪配种后,产仔数差异十分显著。通过鉴别低繁殖力公猪并予以淘汰,就能显著提高母猪群体的平均总产仔数和PSY。另外,由于公猪对母猪的受胎率和分娩率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生产中,不仅要重视母猪的饲养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成绩;而且要重视选择和使用具有优秀遗传品质、精液品质和繁殖力的公猪,发挥公猪在提高PSY上的关键作用。
后备猪的培育与管理不仅直接关系着生产群种猪的外形体态、生产性能,而且还会影响到种猪的利用年限。目前我国养猪企业普遍存在后备母猪的成种率不高,进入生产群后使用胎次少的问题,严重影响养殖生产效益。因此,掌握正确的后备猪培育与管理方法对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后备母猪的培育目标是及时高效地培育出优良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遗传背景的后备母猪配种时的目标参数,包括日龄、体重、生长速度、背膘厚、发情次数等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遗传背景的母猪开展最佳培育参数研究,进而形成最佳的培育方案。在确定最佳的培育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后备母猪的成种率,还要考虑母猪进入生产群后的留存率和繁殖性能。
在养猪生产管理中往往更依赖个人经验,尽管经验十分重要,但并不能满足精准、高效地管理现代化猪企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大型猪企都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如果能够运用好数据分析工具,不仅可以洞悉过去和现在的性能,还能解析出生产性能变化的原因,并能够预测出未来性能的变化趋势,从而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决策。
在当前养猪业成本高企和猪价低迷的形势下,应当重视饲养技术对性能水平的提升作用,通过技术应用带来的效率增长带动生产成本的降低。在我国养猪业存在母猪整体繁殖效率大幅落后国际先进水平的背景下,应重点突破母猪整体繁殖效率问题。通过研发和应用母猪繁殖周期一体化、母猪仔猪一体化、后备母猪-生产母猪一体化、公猪母猪一体化的关键饲养技术,生产出更多的高质量断奶仔猪,降低仔猪生产成本,并推动生长育肥期的生产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