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通信的无线网络智能抗干扰技术分析研究

2021-01-11 23:17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干扰信号无线网络信道

郭 鑫

(山西信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1 无线网络中抗干扰管理的常用技术

1.1 网络编码抗干扰管理技术

网络编码通过优化信息传输方案,不仅显著加快了传输效率,而且保证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对防止接收端发生信号失真、信号损耗等问题起到了积极影响。其抗干扰原理是:在信息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无线网络中,设置若干个发送/接收节点。这些中间节点包含了抗干扰编码,可以对每一条经过中间节点的信息进行识别、筛查,从而准确发现因为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而产生的错码,并对其进行纠正。这样一来,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的信号,每经过一个中间节点,就进行一次错码纠正,从而确保接收端的信号不受干扰影响,保证了信号质量。在网络编码中,根据编码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奇偶校验法、循环冗余校验法等若干种形式。

1.2 干扰迁移与干扰对齐

在无线网络中,决定干扰强度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小区内组网的密集程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通常来说,基站数量越多,组网部署越密集,干扰现象也会越严重。干扰迁移的原理就是通过引进移动热点,实现数据分流,使一个高负载小区的干扰转移到另一个低负载小区,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小区正常使用无线通信,同时又解决了干扰问题,这对于通信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有积极帮助。除了干扰迁移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干扰对齐,其原理是将同一信道内,由不同干扰源产生的干扰信息,作对齐压缩处理。当压缩到足够小的信号维度后,干扰效果几率可以忽略,从而达到干扰管理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有干扰译码、干扰协调等技术,也都是无线网络中较为常见的干扰管理手段。

1.3 多点协同传输抗干扰管理技术

在相邻的多个小区之间,利用协调调度/波束成形(CoMPCS/CB)技术,以信道为媒介,把这些小区联系起来,实现状态参数的共享。同时,管理员可以基于信道实时掌握每个小区的运行负载和通信频率,然后进行宏观调控,将某个小区的高负载转移到其他低负载的小区。在多点协同传输中,始终保持整个区域内干扰的最小化。多点协同传输与上文介绍的干扰迁移有一定的共性,其区别在于借助了CoMPCS/CB技术和信道,把调控范围从单个小区拓展到某个区域内的多个小区。除此之外,这一技术还衍生出另一种形式,即多点协同传输-联合处理/传输(JP/JT),它能够将各个小区之间存在的干扰信号,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信号,对增强系统整体性能有一定帮助。

2 5G时代智能抗干扰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5G无线网络在使用超密集组网后,对干扰管理的时效性、干扰清除的彻底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一种智能干扰管理体系,目的在于实时监测5G无线网络的通信状况,确保出现干扰因素后能够做到第一时间识别、处理,让整个通信网络始终保持高效、稳定、安全运行。从干扰信号的类型来看,以同源异构干扰信号为主,由于缺少明确的发生规律,给干扰信号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现阶段常用的技术手段是通过调频、加扰、转移、抵消等方式,对干扰信号进行控制或增益。理论上能够取得较好的干扰控制效果,但是由于不同小区内超密集组网的布设方式、基站的间隔距离等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小区之间干扰调度受到限制。因此,在下一步的智能干扰管理技术创新中,应侧重于对小区之间干扰协同管理2的研究。多点协调传输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但是在用户参数共享程度、用户数据安全保密等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3 基于5G无线网络的智能抗干扰管理技术

3.1 构建面向5G无线网络的抗干扰管控系统

相比于4G网络,5G网络不仅在通信效率上显著提升,而且还表现出了高异构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无线网络内同源异构干扰信号的出现频率会明显提升,其总体数量也会明显增加。鉴于此,要契合5G无线网络的结构特点,构建新的干扰管理系统,从而为干扰管理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该系统至少包含3个模块:其一是干扰信号的监测与采集模块。利用分布于5G无线网络中的前端监测装置,能够准确识别干扰信号,并采集其特征信息,如干扰信号的来源等。其二是干扰信号传输模块,将前端采集到的干扰信号同步反馈给小区的基站。其三是干扰处理模块。在接收并分析干扰信号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将干扰信号清除。

3.2 在5G无线网络中加入抗干扰移动技术

干扰移动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灵活布置小区内微基站的分布位置,尽量减少无线网络重叠覆盖的点击,最终达到消除干扰的效果。虽然原理较为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这一技术时,还必须微基站覆盖范围与小区无线网络通信质量之间的协调关系。特别是在小区的边缘位置,或者是相邻两个小区的边界区域,如果只考虑干扰管理,很容易出现信号质量变差,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无线网络的情况。目前一种解决方案是根据小区内部干扰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宏基站-微基站-微蜂窝用户”的3级关联模式,消除原来存在的重干扰区,将其转化为若干轻干扰区。在此基础上配合分布式干扰协调技术、多点协同传输技术等,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3.3 基于异构网络的分布式抗干扰协调技术

如上文所述,5G无线网络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高异构性,这使得干扰信号的发生位置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从而增加了识别干扰信号的时间,使得干扰管理效率降低。分布式干扰协调技术的原理,就是在5G无线网络覆盖的小区中,以微蜂窝基站作为中心点,将整个小区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利用每个子区域内的微蜂窝基站,对本区的无线网络和传输数据进行动态监管。这样一来,干扰信号的筛选范围被进一步压缩,从而使得干扰信号的识别速率得到成倍提升。另外,在宏基站的统一调度下,小区内各个微蜂窝基站之间还能够利用信道实现干扰协调,对提高网络容量也起到了帮助。

3.4 抗干扰随机化在5G无线网络干扰管理中的应用

该技术的原理是从5G无线网络的信号接收端,获取到干扰信号后,使用调频、交织、加扰等技术手段,对其做随机化处理,从而得到有助于干扰抑制的增益信号。提取这些信号,建立干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5G无线网络中每一个信号进行过滤、识别,根据匹配度判断是否存在干扰信号,从而实现了智能干扰管理。不同的干扰随机化处理技术,其增益原理存在差别,例如交织技术是通过信道编码,针对来自于不同网络的所有干扰信号进行信道交织,达到干扰随机化的效果。

4 结束语

抗干扰控制是无线网络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从4G时代,许多无线网络的抗干扰管理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例如网络编码技术、多点协调传输技术等。进入5G时代,超密集组网的部署对无线网络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相应的抗干扰管理技术也必须实现创新和升级。智能干扰管理的特点在于实时监测组网运行,确保干扰第一时间识别和处理,始终维系整个网络的通信质量。基于5G无线网络的架构组成和通信特点,构建智能抗干扰管理体系,运用抗干扰移动技术、分布式抗干扰协调技术以及抗干扰随机化技术等,有助于实现干扰管理的智能化、时效性。下一步,要继续探索更多类型和更加实用的干扰防控技术,为5G无线网的全面覆盖和高效运行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干扰信号无线网络信道
基于小波域滤波的电子通信信道恶意干扰信号分离方法
时间触发卫星无线网络同步仿真研究
基于DJS的射频噪声干扰信号产生方法及其特性分析
信号/数据处理数字信道接收机中同时双信道选择与处理方法
滤波器对无线网络中干扰问题的作用探讨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光纤通信干扰信号定位方法
无线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风险分析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一种无人机数据链信道选择和功率控制方法
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