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牧区牦牛家系建设概述

2021-01-11 11:16:59杨壮李小伟刘晓霞何小强肖敏周凡莉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系谱体尺家系

杨壮,李小伟,刘晓霞,何小强,肖敏,周凡莉*

(1.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四川 红原 624401;2.四川高原牦牛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红原 624401)

牦牛是一个古老的物种,因其能够适应高海拔、低含氧量、低气压、昼夜温差大和牧草匮乏等其他牛种难以适应的高寒草地生态环境而得以延续至今,是我国高原地区珍贵的优势畜种资源,也是一个宝贵的遗传基因库[1]。在川西北牧区,牦牛饲养模式以传统的露天粗放型为主,常年放牧在天然草场,牧民一般自留种公牛自繁自养,极易发生近亲交配,导致品种退化严重[2]。另一方面,多数牧民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手段,不能及时淘汰繁殖性能低下的母牛及老、弱、病、残牛,导致牦牛畜群结构不合理,能繁母牛比例降低。牦牛品种选育是提高牦牛生产性能,防止品种退化的有效途径[3]。

针对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四川省龙日种畜场计划通过家系建设,优化牦牛畜群结构,健全牦牛繁育体系。在混有不同类型牦牛的原始群里,通过选择群体中单个性状或多个性状及生产性能明显优于其亲属的一些优良个体作为种牛,建立若干个家系并繁殖后代,逐代与原始群体及对照品种相比较,选留那些符合原定选择指标的优势家系,优势家系间再进行下一轮的大规模家系选育,以期达到提高后代生产性能的目的。

1 川西北牧区牦牛品种及其特性

川西北牧区牦牛的主要品种包括九龙牦牛、麦洼牦牛、金川牦牛、昌台牦牛[4]。九龙牦牛是横断高山型牦牛,是以产肉为主的牦牛地方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体格硕大等优良特性[5-6]。麦洼牦牛是青藏高原型牦牛,属于乳肉兼用型地方品种,具有遗传性稳定、产奶量较高、蛋白质和乳脂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川西北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牦牛资源,是我国动物遗传资源中宝贵的种质基因库[7-8]。金川牦牛具有体型大、早熟、产肉率高、品质优良、产奶量高等特点,与九龙牦牛的特征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但金川牦牛具有15 对肋骨,与九龙牦牛不同,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地方牦牛遗传资源[6,9]。昌台牦牛是2016年认定的地方品种,昌台牦牛属于乳肉兼用的草地型牦牛资源,产奶量较高,年产奶量平均达359 kg[10]。

2 牦牛养殖现状

川西北牧区牦牛养殖多为一家一户饲养,饲养规模数量少时80~90 头,多时达600~700 头,以采食天然草场牧草为主,终年放牧。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和灾害影响,家庭饲养牦牛数量增加,草场退化,饲养管理粗放等因素,牦牛养殖仍然存在“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11]。

除了牧民自养外,也有企业或养殖场专门化饲养牦牛。四川省小金县适度规模养殖场就探索出了一种牦牛舍饲短期育肥出栏模式,即:购买高山牧场或高原牧区天然草场自然生长到4~6岁、体重200 kg以上的牦牛或犏牛,进行异地舍饲短期育肥[12]。

3 牦牛家系构建方法

3.1 筛选特级种公牛 通过比赛、综合评价等多种方法,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成立鉴定小组,在参考体尺和体重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对牦牛的体型外貌、体重、体尺进行综合评定,选留综合评定等级满足各牦牛品种对应标准的特级种公牛。对特级种公牛进行耳标及电子耳标安装、测定、建档,并严格防疫、精细补饲,为采血、采精、合群及建立家系做准备。

3.2 筛选母牦牛,组建基础群 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成立鉴定小组,在参考体尺和体重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种牦牛进行体型外貌等级评定,结合体重、体尺、产奶量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定。选择综合等级满足各牦牛品种对应标准的一级母牛30头,组成基础母牛群。根据系谱记录,适时严格引入后备母畜,更换基础群母牛,避免近亲交配。对基础母牛群进行耳标及电子耳标安装、测定、建档,并严格防疫、精细补饲。

3.3 人工授精结合自然交配建立家系 为保证家系内后代系谱清晰,采用人工授精结合自然交配进行育种,便于完善系谱记录。在母牛发情旺季,家系特级种公牛在采精阶段应离群饲养,同时对家系基础母牛群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同期发情后输入该家系公牛的细管冻精。输精结束后将该家系特优种公牛合群,使其自然交配并监测记录。犊牛出生时准确做好出生记录,测定初生重和体尺数据,做好系谱档案记录。

3.4 亲缘关系及高通量测序分子评价 对家系基础群牦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母牛进行产奶性能测定,后代进行初生、3月龄、1周岁、1.5周岁性能测定。采取父本、母本、子代血样,提取DNA鉴定分析,进一步确定亲缘关系,建立系谱档案。对血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数据并完成分子评价,根据性状差异,建立分子系谱档案。

4 结论

构建牦牛家系,首先选择优秀的无亲缘关系的种公牛和母牛,通过人工授精结合自然交配繁殖后代,辅助分子手段确保后代的父代和母代信息清晰,建立完善的系谱档案,导入特级种公牛的优良基因,提高牦牛种群生产性能,优化牦牛畜群结构,健全牦牛繁育体系,以点带面扩大良种覆盖面。在此基础上,探索人工授精替代自然交配的可行性,降低种公牛饲养成本,提高牧民收益。■

猜你喜欢
系谱体尺家系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Kinect相机的猪弯曲体尺测量算法研究
《论风格》文本系谱与论争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中国荷斯坦公牛系谱完整性研究
中国奶牛(2017年2期)2017-03-22 02:04:46
教你如何治好“遗传病”
马氏珠母贝红色闭壳肌F1代的家系选育及家系评定
一个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2个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两个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家系中AR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