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苗 楼朝斌 宋献民
(1.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 义乌322002;2.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石楼村,浙江 义乌322002;3.浙江省义乌市赤岸镇五柳村,浙江 义乌322002)
韭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叶片和花薹供食用,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叶、根、种子均可入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浙江义乌地区韭菜种植历史悠久,但只在田间地头少量栽培。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义乌市农技部门从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引进宽叶韭菜新品种791优系在义乌西南地区种植66.67 hm2,全年春、夏、秋3季间隔30~35 d收割1次,共收割7次,年产量12 000 kg/667 m2,年产值超过2万元/667 m2。目前,义乌市佛堂镇石楼村露地韭菜连片种植达30 hm2,产品销往周边各市、县,年产值800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韭菜种植专业村。韭菜可多次、多年收获,省工省力,种植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效益显著。现将义乌地区露地韭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选用高产优质、休眠性浅、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目前义乌地区的韭菜主栽品种为791优系。该品种耐热抗寒、不休眠,适合露地栽培,收割期约240 d;植株直立,株高50 cm,叶鞘长而粗壮;叶片绿色、较厚,叶宽1.2 cm,平均单株重10 g;粗纤维少,品质好;一年生单株分蘖6个,生长迅速,30~35 d即可收割1茬,全年可收割7次,产量达12 000 kg/667 m2。
第1年种植采用128孔穴盘基质育苗。春季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播种,每穴播4~5粒种子,播后覆盖基质,保持基质湿润并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棚膜四周压实。出苗后,及时揭开地膜,浇水,温度稳定在12℃后拆除小拱棚。基质发干时及时浇水。5月,幼苗长有4~5片叶时即可移栽。以后采用无性繁殖方式种植,即每2年将韭菜整丛挖起,分株后移栽。
韭菜怕涝,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能灌易排的沙壤土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及时将田间杂物清理干净,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667 m2、氮磷钾含硫复合肥(15-15-15)60 kg/667 m2,深翻筑畦,畦宽(含沟)1.2 m,畦高10~15 cm。11月(韭菜开始休眠时),将2年生的韭菜连根挖起并分株,选健壮株系移栽。每丛栽6~7株,丛距8 cm,行距20~25 cm,栽植深度以埋住假茎为宜,定植密度10万~12万株/667 m2。移栽1次可收割多年。
为了提高地温,早春(韭菜开始返青时)将畦面的枯叶、杂草清理干净,并中耕松土。春季雨水较多,雨后应及时排干田间积水。3月中下旬开始收割韭菜,收割后3~4 d伤口可基本愈合。新叶出土2~3 cm时撒施氮磷钾含硫复合肥(15-15-15)30 kg/667 m2,施后中耕,将肥料混入土壤。台风过后或梅雨季,土壤含水量较高,应及时排干积水,减轻病害发生。干旱时,可大水漫灌,畦中间土壤湿润后排干积水。一般在下午3时后灌水,田间土壤湿度保持70%~80%。6月,韭菜陆续开始抽薹开花,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需要消耗大量贮藏养分,应及时采收韭菜薹上市。以后每收割1次追肥1次,并及时清除杂草。
韭菜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蓟马和韭蛆等,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植保方针进行病虫害防治。越冬前深耕移栽,收割后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病叶残叶,及时中耕施肥,田间土壤湿度控制在70%左右,雨后及时排干积水,不要在收割前3~4 d或收割后3~4 d灌水,以防夏季高温干旱引发干尖叶。灰霉病可选用25%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收割前10 d停止用药;疫病可选用75%丙森锌或霜脲氰水分散粒剂700倍液、40%嘧霉·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700倍液喷雾防治,收割前7~10 d停止用药;蓟马可选用3%啶虫脒乳油2 000~3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防治;韭蛆成虫可用糖醋液(酒、水、糖、醋按1∶10∶3∶3混合)灭杀,放置密度为2~3盆/667 m2,也可用1.1%苦参碱粉剂2~4 kg/667 m2兑水50~60 kg灌根灭杀,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喷雾灭杀。
每株长有4~5张完整叶片时即可收割,30~35 d采收1茬。最好于晴天上午8时前或下午4时后收割,以防叶片发黄失去商品性。雨天或被水淹时不宜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