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情怀 社会担当

2021-01-10 05:15黄超华
南风·中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宝安区硬笔书法文艺

黃超华

别署秦钊。深圳市宝安区第七届人大代表、教科文卫侨工委委员,深圳市宝安区文联常委、秘书长,深圳市宝安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

深圳大学法学学士、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结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书法博士”课程。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注册教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事业发展维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宝安区文艺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宝安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宝安区硬笔书法协会顾问。

先后于深圳大学、博宝斋美术馆等地举办书法展,作品入展“袁崇焕杯”全国书法大赛、全国第四届硬笔书法家大书法作品国展等,在《艺术家》《湛江科技报》等报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著有个人书法作品专集《清平志墨》(江西美术出版社)。

第一次见黄超华,许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一头黑白参半的头发,朋友问何故,他笑着回答:“都是遗传!”

可是当我需要采访、预约他的时间,每次都因为工作原因而被迫改变,前后竟然有三次,终于见面也是在晚上八点多,一见面他连忙致歉:“最近工作太忙!”

他对工作的敬业可见一斑。简单地寒暄后,我们找到一间幽静的茶室开始了采访,没想到这一聊竟然到深夜,他就像一名古希腊的演说家,滔滔不绝而引人入胜,我只是在其中适时地嵌入问题。凌晨一点虽然大家身体异常疲倦,但精神却异常兴奋。

一晚上的交流中,他从书法经历到生活感悟,从文化定位到组织片区活动都侃侃而谈。一路走来,从广东省书协会员到深圳市宝安区书协常务副主席,从深大学生会副主席到宝安区人大代表,从一名书法爱好者到文化园地构建者,他的身份和书法水平不断地变化,贯穿其中的文化情怀和担当意识始终一以贯之。

他一直强调自己的文化身份,但是做文化也要有方法,“要用艺术的方式理解和传承文化,要用管理的模式宣传和推动文化”。

艺术之梦在这里发芽

1980年,黄超华出生于粤西吴川的黄坡镇。

幼年父亲染疾卧床,家境较为困窘,作为一名数理化优秀教师,父亲并没有在书法上给予黄超华太多滋养,不过当问及书法启蒙,他好像昨日刚发生的事情脱口而出。

9岁那年,他刚好是三年级班长,一次语文老师拿着毛笔在垃圾筐写字,他颇为好奇。走上前去问:“老师,您在做什么?”

老师微微一笑:“在写字啊!”然后就闭口不言,他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屏住呼吸看着用一根柔软的毛笔任意舞动,结束时他惊呆了,默默地感叹:“字怎么能写得这么好!”

于是,一颗艺术的种子就这样种了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镇上买下仅有的一本书法字帖,从此便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开始深入学习,虽然没有老师系统的教学,但是他对书法的练习却贯穿了学生时代。

直到考入深圳大学法学专业,黄超华开阔了眼界,并加入学校的书画协会,他展现了过人的技法和能力,到了大二,协会会长找到他:“下任会长你来当,愿意吗?”

按照以往惯例,深圳大学历届的书画协会会长都是艺术学院的专业学生担任,因此听到这样问题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满口答应了下来。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士为知己者用”,有了这份信任,黄超华积极地投入到书法艺术中,以往书画协会只是简单地组织一些书法活动,管理比较松散,他第一次引入专业老师指导,并将许多活动制度化、流程化,使大家的整体水平都飞速提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黄超华拜访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大书法研究所所长李中原教授,李老师看到学生们的热情,专门为大家在隶书上进行了系统、深入讲解,并且指导黄超华临摹伊秉绶的书体。

大学的锻炼,不仅让黄超华提升了书法的技法,同时具备了全面的管理能力。在当时以为只是“玩玩”,没想到这样的经历竟然让他走出一条不同的书法之路。

艺术只有专注才能卓越

2002年大学毕业,黄超华考入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工作就算再忙,他对书法的研习从不放弃。

但是长期以来,他都是在研习正书,写得越多他觉得手越僵,在笔会也不敢写字,特别不自信,一时间书法之路陷入了瓶颈。

因此,他拿着作品找到市书协的一些老师,让他们诊断一下“病因”,其中一位老师看了他的字后,说道:“书法只有专注一家才能有所突破。我看你的书法有很多米芾的感觉,要不你专攻米芾?”

黄超华赶紧买了米芾的《苕溪诗帖》《蜀素帖》等法帖,可是米芾的技法本身奇高,他怎么学也走不进去。

这时恰好他的工作也有了变动,成功考取公务员身份后,2006年他调到深圳沙井。8年的时间他先后在7个部门工作过,每天驱车近百公里上下班,相继参与到城管、司法行政、财政和宣传等工作,还被抽调参与地铁11号线的征地谈赔。

虽然工作十分繁忙,可黄超华一有时间就研究书法,在这期间认识了蒋向前老师,蒋老师眼界高,技法精熟,和他亦师亦友,于是他就成为了蒋老师工作室的常客。

蒋老师不仅讲授理论方法,同时推荐参考书刊,亲笔作书示范,时时点播督促,回顾这段学习经历,他对蒋老师的评价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感谢和敬佩溢于言表,他也直言:“在这段时间重塑了书法理念,打下了坚实基础。”

基于刻苦的钻研,他对米芾的理解也真正深入进去,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他相继创作了许多作品,并入展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张九龄杯”书法篆刻展、“袁崇焕杯”书法篆刻展(全国展)等展览,顺利加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但是他深知书法的路才刚刚开始,而他对古代法帖的钻研就更深了,从二王的《十七帖》到《书谱》,他都不断涉猎,专门学习理论、丰富自己的各方面书法才能。

随着技艺的提高,他把在沙井的学习经历进行了总结,作品集题名《清平志墨》,其中既有书法作品,也有诗歌文赋,多年的一片深情跃然纸上。

藝无止境,务须精进。2018年,黄超华被文化部和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中国书法”博士课程班录取,由此开始了艰辛的京城求学历程。几乎每月一次的授课,黄超华都是标配的两趟“夕发朝至”——周五下午高铁出发赴京,周一早上直接返深回单位上班。负笈求学殊为不易,但张荣庆、胡抗美、刘洪彪、陈忠康、胡秋萍等一批大家的现场讲授,让他受益匪浅,眼界极大拓宽。

在学习过程中,黄超华又被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李胜洪老师招录为“书法英才班”学员,同时开始了更专业、更深入的书法学习。

在繁忙的工作之外,钻研书法成为了黄超华最重要的事情。近年来,他的作品入展了全国第四届硬笔书法的书法作品国展,获得深圳市“鹏城金秋”书法大赛专业组铜奖,他与秦善舜、刘斌等同道在深圳书城艺廊举行了“雅抱冲矜”三人书法展,他还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评为“大书法艺术创作优秀书法家”。

基于“技道双修”的学习理念,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尤其加重了对书法理论的研究,先后在《艺术家》《湛江科技报》等报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目前正在全力创作一本关于米芾书法艺术的系统性、综合性理论专著,力争在2022年出版。

艺术家的自我修炼与社会奉献

在佛教传入时,先后出现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两者的差异很多,简而言之,小乘佛教主张“自了汉”,即自己成佛,而大乘佛教讲究普度众生。

由于在书法等方面的文艺特长,2014年黄超华被调到宝安区文联工作,由此与众多艺术种类和广大艺术家开始了更紧密的接触。他的艺术创作感觉愈加地丰富起来,认识也愈加地深刻起来。

他坚定地认为,文化是一种内在深沉的影响力。一方面要让优秀的艺术家被社会所广泛认知,获得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艺术家也要创作优秀的作品,深情回馈人民。

为此,黄超华积极参与并推动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不断完善宝城十二系列书法、美术、摄影本土品牌活动的组织举办工作。除此之外,他也全力参与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协会活动的组织,为各种艺术家搭建平台,勾勒艺术之梦,为宝安区的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在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黄超华协调创建了区硬笔书法协会,并联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举办“宝安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每年两三万份的投稿量,一下子让这个活动迅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客观、公平、专业的评选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硬笔书法家。专门设置的青少年作品评审部分,有力地促进了书法艺术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与此同时,2017年,宝安文联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县区级文艺志愿者协会,黄超华担任了常务副主席。他牵头制定了一系列文艺志愿的制度,协调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授旗仪式,创新开展了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文艺志愿展演活动,每年组织举办数十场义写春联活动。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他策划云端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精心创作文艺精品节目30多个,深情讴歌抗疫英雄,普及防疫知识,抖音平台点击量达224.2万次,大大增强广大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为抗疫工作奉献了文艺的独特力量。文艺志愿已成为宝安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获得中国文联领导的热情点赞。

为艺术家架一座文化桥梁

在长期的工作中,他看到许多艺术家追求一辈子的艺术,但没有产生相应的价值,连基本生活都步履维艰,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一些老板不懂文化却喜欢附庸风雅,浪费资源。

因此,他愈发觉得仅仅自己把字写好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积极地做一名文化传播的使者,努力架起一座文化的桥梁,履行更多的社会担当。

文艺事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合力。一方面要让真正有水平的艺术家得到市场的认可,让喜欢文化的商人找到真正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一个集中的文化园区对于地方文化会起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圳作为后发型一线城市,文化底蕴不如北上广那样深厚,但是现在已经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走高,他感叹:“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文化阵地”。

可是深圳一说艺术,人们就只知道“大芬村”,这个以油画为主的片区,势必难以承载未来多维的文化繁荣,尤其当前整个中国一直强调“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

为全国的一线城市,将来成为世界的一线城市,深圳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任职政协委员期间的黄超华,为此连续多年提交了关于打造文艺小镇的提案。在这个过程中,新桥街道的清平古墟影视小镇逐步建成,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虽然如此,能够综合承载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影视等众多艺术门类,可以为广大艺术提供展示、交流,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参与、学习、互动的园区,依然还没有在宝安出现。

黄超华的目光,也不断地从新桥清平古墟、沙井老街,移到福永翠竹街,延伸到西乡黄麻布古村、石岩髻婆山、燕罗红色小镇等,他依旧不余遗力地宣传和呼吁着,积极地协调和推动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在黄超华身上,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浓重的艺术情怀,以及强烈的社会担当精神,和他接触的人都能感知到他对艺术的热爱,也能感受到他对未来热情的艺术梦想。

这种浪漫的憧憬和理性的坚持,就像春天播下的种子,一定会在这片沃土上一点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宝安区硬笔书法文艺
1942,文艺之春
慈善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用笔墨表达关爱 为慈善贡献力量
慈善硬笔书法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