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策略

2021-01-10 15:39雷琪杨书琴雷晶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施工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

雷琪 杨书琴 雷晶

摘要:伴随着我国各项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对其施工质量更加严格。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会对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一些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全面加强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并采用一定的防治技术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更加趋向于规模化,工程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因此,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建设中相对常见,由于在施工中使用该技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比如热胀冷缩,能降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阻碍整体的建设进度等,有必要对这一项技术进行探究,这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1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危害

建筑工程施工时,如果出现混凝土裂缝,将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其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一旦出现混凝土裂缝,会导致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暴露出来,空气中的水分会逐渐渗入到混凝土当中,使其内部受到侵蚀,致使混凝土出现软化,降低工程质量和强度。如果混凝土裂缝未得到及时处理,将会导致裂缝扩大,阻碍后续工程施工。(2)混凝土出现裂缝后,建筑物强度下降,刚性也会受到影响。从物理层面分析,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裂缝不断延伸过程中,裂缝位置中心轴会缓慢向上移动。裂缝越严重,产生的形变就越大,破坏建筑稳定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

2.1温度和湿度因素

受到温度影响,混凝土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或者没有充分重视混凝土养护,就会出现比较深的贯通性裂缝。在浇筑混凝土时,受到水化热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拉应力,因受到相应的束缚,且由于气温比较低,混凝土本身可以承受的拉应力会小于实际所产生的拉应力,从而产生了裂缝。对于刚开始出现的裂缝来说,在一定温度下会出现水化热,产生大量的残余应力,而在中期温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应力,所形成的应力与早期形成的应力相结合,随着时间的延长,混凝土应力进一步加剧,从而引发裂缝问题。

2.2材料质量不过关

造成混凝土质量不能达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1)不能将砂石和水泥材料按照恰当的比例进行配比,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过关。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是砂石和一部分水泥,相互混合组成混凝土,砂石与水泥以不同的比例进行配比会产生不同质量的混凝土。不合理的配合比或砂石本身的质量较差,会导致混凝土硬度不达标。不达标的混凝土在建筑施工时会影响建筑质量。(2)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使混凝土的体积不断变化,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水分蒸发后,混凝土的体积会收缩。由于热胀冷缩原理,一旦混凝土的收缩程度超过其承受范围,就会产生裂缝。由于水泥收缩性比较大,水灰比过大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度增大,最终导致混凝土开裂。(3)如混凝土中骨料含有大量泥砂,会导致骨料颗粒级配不能达到施工要求,由此产生的混凝土收缩度会增大,导致施工完成后易产生裂缝。为解决这类问题,工作人员需在施工过程中加入外加剂,并把握外加剂的使用量。外加剂添加不够或添加过多,都会增加混凝土因应力变化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2.3操作方式导致裂缝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科学合理地选材外,施工工艺也非常重要。如果在施工中没有采用正确的操作方式,材料的配合比不符合要求,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到位或者过振都会产生裂缝。一些施工企业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认识到裂缝控制技术的复杂性以及操作的难度,没有合理制定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方案,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培训,施工人员不能够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掌握新的施工技术,不能对施工技术灵活应用,都会导致混凝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问题。养护混凝土要使用专用的养护剂或者采用洒水的方法,在12h以内使用无纺布或麻袋覆盖,做好浇水养护工作,每日浇水的次数要确保混凝土处在足够润湿状态。养护时间要超过7d,常温情况下,每天要进行2次浇水,如果混凝土有抗渗要求,则养护时间要超过14d。要确保养护质量,采用雾状洒水方法效果会更好。在养护混凝土期间,工程整体结构应始终保持湿润,防止产生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大體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策略

3.1控制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现浇板和钢保护层的具体厚度,并在施工当中完成板式钢筋位置和钢筋踏面的调整,并且要为管线的配置选择比较合理化的位置。通常,需要把其布置在钢丝网上。关于布线的交叉位置,需要利用线盒将其线分开,以避免对线管进行接触。在浇筑当中,如果需要使用到非常多的混凝土,那么需要使用递归的方式进行浇筑。要按照自然坡度和混凝土的不同截面实施逐层浇筑,每层的厚度都需要具备准确性。

3.2科学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案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1)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为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顺序不正确可能会造成模板出现偏移。同时,浇筑过程中需运用分层浇筑方式,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向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具体时间和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与当时的气温有关,要通过试验确定具体数值。(2)进行浇筑施工时,需对混凝土振捣时间、浇筑用量、使用缝间距、运输时间等全面了解。严格遵守施工规范,随时查看模板支撑情况,在出现松动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3.3规范选择材料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只有科学选择材料,才能有效规避裂缝的产生,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对材料选择加强关注和重视。结合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施工特征,施工材料所具有的水化热绝对不能集中,一旦集中水化热将会对混凝土的降温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热量过于集中,就会引发裂缝问题的产生。因此,针对于本工程来说,必须保证所选择的材料质量符合实际要求,发挥不同材料的优势,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稳定的基础。另外,如果想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加以控制,施工单位可以选择高性能混凝土。在正式使用这些施工材料前,需要对其进行再次检查。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意识,科学配备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比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施工实际,明确水泥与其他组成部分的比例,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承受力,避免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

3.4养护以及验收

现如今,在一部分施工企业中,更为侧重于原料的配比,对浇筑施工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不过在养护以及验收方面,所给予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如果对其的养护以及验收工作没有进行到位,将会引起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不良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将难以确保整体的建设质量,同时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十分常见,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应要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做好预防裂缝产生的各种管理控制措施及后期养护工作,以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庆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城镇建设,2020(2):87-88.

[2]林兰芳,陈安.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砖瓦,2020(12):161–162.

[3]陈立军.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J].居舍,2019(17)4.

[4]林清伟.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四川水泥,2019(8):19.

猜你喜欢
施工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裂缝控制
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和防治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