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国 胡以朝
摘要:高邮市是水产养殖大市,2020年全市的水产养殖面积为46.08万亩,养殖产量17.55万吨,其池塘养殖面积就达到了36.39万亩,养殖产量16.19万吨。其中罗氏沼虾的养殖面积就达到9.33万亩,养殖产量3.2万吨,养殖产值14亿元。高邮自2008年开始每年都积极组织实施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在省、市渔业主管部门的大力帮助与指导下,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健康、稳定发展罗氏沼虾产业、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小康建设目标,把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作为科技兴渔和加快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全面发动,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做到规范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渔民朋友得实惠,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乡村振兴;渔民;致富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是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基础。
按照省厅要求,每年我市都早早就启动了“高邮市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成立了市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县级专家组,制订了切合实际的《高邮市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公开选聘技术指导员和遴选示范户,将各项责任明确落实到岗、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每年都会在全市选聘了24名左右技术指导员,遴选了450户渔业科技示范户,示范面积近2万亩,涉及全市11个乡镇58个行政村,并将其中的兴南村、龙潭村、龙胜村等10个重点村作为整村推进村。
(二)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是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需要
利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启动仪式,科技下乡培训、示范户座谈会、指导员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向技术指导员、示范户和辐射户宣传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重大意义,并逐步开展多种途径的科技入户指导活动,如全市的渔业科普培训月活动,送科技下乡活动,县级专家组巡回技术讲座,兴农富民实用技术培训等,深入开展以主推技术为重点的集中培训和现场咨询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在全市营造了“科技兴渔”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入户工作的深入开展,助力乡镇振兴。
(三)因地制宜、选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是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关键
项目专家组在结合高邮本地实际养殖特色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罗氏沼虾和常规鱼作为主推品种,以罗氏沼虾和常规鱼高效养殖技术作为科技入户项目实施的主要推广技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四)注重培训、提升科技素质是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前提
一是抓好技术指导员培训。实行技术指导员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技术员会议,加强对指导员养殖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服务示范户的水平,每个技术指导员每年接受9次以上的培训。针对技术指导员和部分能力较强的科技示范户开展主体培训,二是做好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的培训。由国内科研院所的水产专家、高邮本土专家以及有经验的技术指导员为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授课,传授先进实用的养殖技术。每年在三垛镇、龙虬镇等乡镇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期左右,培训养殖户5600多人次,平均每个示范户接受培训5次以上。三是编好教材。由县级专家组与当地技术指导员共同总结经验,自编科普教材和明白纸,下发示范户,组织优秀的科技示范户现身说法,总结养殖经验,每年共发放各类养殖资料0.5万份以上。
(五)整合资源、增加投入是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
为了使有限的科技入户经费发挥最大作用,我们将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高效设施渔业项目等项目整合起来实施,不仅扩大了项目规模和技术辐射面,而且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效能,提升了各个项目的建设水平,推动了渔业科技入户的有效开展。利用渔业科技入户平台和职业农民培训的平台,每年都举办了9期左右渔业科技入户暨职业渔民培训班,共培训职业渔民900户以上。高邮市政府每年专门从农发资金中拨出15万元,作为配套资金,促进渔业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
(六)严格财务制度、发放物化补贴。
严格财务管理,专款专用,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全部按照项目资金预算表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按时按量地发放技术指导员的各项补贴。适时按要求发放物化补贴,为每个示范户印发了《科技示范户塘口管理档案记录》,征订了《水产养殖》杂志(权威杂志),发放调水用微生态制剂,手机通讯补贴等。全市每年共发放物化補贴折现为20万元。在物化补贴的发放过程中,项目组加强监督所有的物化补贴发放过程。
(七)创新方式、不断推出新模式是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动力
建立了示范户手机群,加强示范户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市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组拿出专项资金建立渔业科技入户手机群。所有示范户每天可及时接收天气预报,罗氏沼虾养殖技术、销售,水产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等各方面的免费信息。
1、加强渔业科技入户信息报送工作,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信息报送任务。按照规定认真执行《高邮市渔业科技入户信息报送管理办法》。每年都向省信息平台报送信息100条以上。
2、为科技示范户制定通讯名片。为了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科技真正入户,我们将渔业科技入户的指导员、示范户的联系电话制作成名片,发放给全市的示范户、辐射户及养殖户。一是有利于指导员与示范户的联系;二是有利于示范户与示范户的交流;三是有利于辐射户与示范户的沟通;四是有利于科技信息的传递。
3、加大对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宣传。今年在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宣传任务外,即在高邮市主流媒体——高邮电视台上积极宣传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今年还拿出专项资金与江苏科技报合作,在江苏科技报上开辟专栏,专门宣传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每年在专栏上刊登文章5篇。
二、项目实施成效
自渔业科技入户我市实施以来,在县级专家和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罗氏沼虾养殖示范户的养殖效益每年都比辐射户增加10%左右,辐射户的养殖效益和产量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示范户对指导员的满意度、辐射户对示范户的满意度均保持较高比例,真正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的双丰收。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养殖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收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由于苗种选购、饲料投喂,加上养殖管理水平存在个体差异,造成示范户之间产量高低不等,效益差距较大。如果是遇到了“铁虾”,那养殖效益收到很大的影响,正常铁虾的塘口亩产只在200公斤左右。反过来,如果是正常的虾苗,养殖产量亩产最高已经超过500公斤,亩纯效益可超过1万元。
3、少部分技术指导员缺乏系统理论,在入户指导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4、在整村推进中,由于各个村配备的驻村技术指导员的指导水平、示范户的养殖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各个村的示范户养殖产量和效益差别较大。
(二)建议
1、把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考核纳入到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渔业科技入户项目。
2、加大物化补贴的发放量。
科技示范户数量偏多,养殖面积较大,物化补贴相对偏小,与其养殖的收入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建议今后可通过考评等,将物化补贴发放相对集中,在考虑全局的同时,又能兼顾到重点和典型,同时加大对整村推进村的物化补贴力度。
3、加大基础研究项目的投入
“铁虾”的出现始终都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都对养殖户的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罗氏沼虾是高邮农业的支柱性产业,约有6万人从事该行业,为了使罗氏沼虾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议省局继续重视罗氏沼虾产业,加大对罗氏沼虾基础项目研究的资金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吕若南. 促进农民思想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J]. 2021(2019-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