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与路径

2021-01-10 10:24:39嵇佳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工业工程中国制造

嵇佳辉

摘要:中国在2010年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其中制造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工业工程的领域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一些困难,但也有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宏观上表现为发达国家因为在海外受人力资源成本的限制而导致制造业回归本土,新兴经济体低成本的制造快速发展也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微观上制约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工业工程基础累积不够;同时传统重视先进技术而忽略先进管理方式的思想也是普遍存在;还有企业缺乏管理与技术集成创新的能力没有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和方式。这就要求制造业在未来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彻底做出改变,从而使我国制造业摆脱困境。

关键词:工业工程;中国制造;发展困境与路径;

引言:中国制造业在达到一个顶峰之后便开始有下降的趋势,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想要在国际竞争中杀出重围就需要认真分析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数据显示美国一半以上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日本全球前500的公司当中大部分也都是属于制造业的范畴,中国制造业也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综合来看制造业是一个国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国家GDP的大半江山,制造业还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还能够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其中所占据的地位,进而决定自身的国际分工地位。

1.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1  中国制造业所经受的辉煌。

中国在2010年的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在2012年全球主要的500种工业产品中有200多种印有中国制造的标签,近年来象征中国的中国制造早已深入外国人们心中,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外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在重要领域的技术集成和制造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大国。

1.2  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

但当工业工程视角提高来看,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仍旧处于一个大而不强的状态,在制造过程中暴露出低品质、低效率、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在高新科技方面尚还没有能够制造出引领世界的设计、制造、产品及品牌;同时制造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水平水平还远远不能够达到世界上优秀的地步;落后产能过剩,结构产业明显不合理也是当今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关键技术仍遭受外国封锁,核心零件也需要从外国进口,这对中国的制造业有着巨大的限制;企业研发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进而缺乏新的创新能动力,没有能够跨越时代需求的本领。就以上来看,中国虽然被冠以“制造大国”的名头,但迟迟没有跨越到“制造强国”的行列当中。

2.工业工程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

2.1  工业工程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外部扰乱因素。

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因素是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应对其国内经济危机的影响进而决定将制造业回归本土,从而加强其核心竞争力缓解国内经济萧条的现状,主要方法包括加强制造业立法、增加制造业研发投入、进行出口贸易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制造业的重回国土。发达国家所提出的重归故土并不仅仅是指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归重新设立公司而已,他们是要进一步加强自己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商业价值,创造出更具商业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从而抢占新世纪的制造业立足点,以此来快速增强国内经济总实力,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为拉动内需而进行的重归故土政策对中国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内企业面临着更具竞争力的对手,发达国家制造强国的制造业技术的更迭升级会导致我国所能接收到的企业订单下滑、利润下降,在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下会严重挤压和威胁中国制造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同时可能会增大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我国制造业转向高端的难度。新兴海外市场的兴起会对我国的制造业形成围剿的趋势,诸如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市场潜藏着巨大的潜力,有着极大活力的新兴市場必然会对我国的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2.2  工业工程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企业内部原因。

我国制造业IE基础累计不足是企业当今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与外国先进制造业相比IE的利用度远远不够,如果能够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流程再造、ERP等技术和应用系统等深化到企业基础能力提升中去,企业的效率必然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未能完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我国的制造业起步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技术较为落后、IE的起步更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维度上来看,我国的IE累积程度明显不够。其二,历史原因导致我国忽视了工作研究、人因工程等基础性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和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受限于改革开放后企业“什么赚钱干什么的”以及“什么方式省钱就怎样干”的思想我国企业在实践当中对于基础IE的应用与研究都给忽略掉了。

3.工业工程视角下迈向制造强国的路径。

大量的企业案例表面,制造企业如果想要做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高度数字信息化的程度应当遵循一定的企业发展规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也不是一天就能转型的。针对瓶颈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完成基础能力的不断升级重建对于企业的成长大有脾益。基于IE 的制造企业转型会取得巨大的成果,在时代不断变迁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运用工业工程领域去处理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通过IE来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日本通过学习IE造就了二战后经济腾飞的奇迹,运用IE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已是事实。此外还可以通过精益管理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人是一切事物运转的核心,想要令每个人都能够有所得,从而令企业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整体表现提高企业文化认可,最终成为不会被轻易取代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结语:

工业工程视角下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但同时又有着与之对应解决的思路,通过利用好种种资源和方式来完成对于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是极其有必要的,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其不至于在同国际竞争中落入下风,保护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促进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应洛,刘子晗,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6):1-6.

[2]李伟,刘鹤.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战略及对我国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3(2):13-17.

[3]齐二石,霍艳芳.工业工程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工业工程中国制造
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优化图书馆科技查新流程
现代情报(2016年12期)2017-01-16 02:30:22
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我国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论工业工程对企业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浅析工业4.0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革新
考试周刊(2016年45期)2016-06-24 19:03:27
基于两岸工业工程发展现状的人才培养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9期)2016-04-26 09:51:29
美媒:“中国制造”在中国并不便宜
环球时报(2011-11-26)2011-11-26 0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