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1-01-10 03:24黄丽燕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无功补偿线损

黄丽燕

摘要:中国不同地区的电网在能源消费和管理方面结构和水平各不相同。但是,电力公司输电线的实际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使能源公司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减少损失管理更好、更有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电力线路损失管理的总体能力,并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线损;精益化管理;无功补偿

引言

节能和减少损失已成为电力公司改善电网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化、集中的电网管理概念,以更好地考虑线路损耗,全面提高各种电气环节线路损耗的减少。这样就可以更好、更快地进行输电线管理,为电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国家节能目标。

1、线损

线损是指电力传输过程中许多因素造成的能量损失。一般来说,输电线越少,能源运输成本就越低,提高了能源企业的运营效率。根据线损特征,可分为固定设备损失和变异性损失。固定损耗是指电力系统电压变化造成的电能损失,例如电机的固定损耗和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在电力系统中,电压波动较小,因此设备产生的固定能耗相对稳定。变异性损失是指通过配电元件的电力损失。电流越大,可变性线损越大。线损会造成经济能量损失,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线路损耗管理将有助于控制线路损耗造成的能量浪费。根据线损处理的性质,可分为线损处理和线损计算两类。管理线路损耗是电气系统线路损耗的通用术语,是指客观技术造成的线路损耗问题。管理线路损耗是指电力企业人为管理问题造成的线路损耗问题,如计算错误和人为电力盗窃,所有这些都是管理线路损耗问题。

2、现阶段电力企业电力线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

2.1部分电力企业的重视程度不足

电力线损耗管理虽然是电力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但仍有一些电力公司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对电力线损耗管理缺乏一定的关注。尤其是这些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在延续计划经济的传统思维模式。内部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大”特点,缺乏对线路损耗管理的足够重视,这就需要相对完善的管理,导致电力线损耗管理效率低下。

2.2承包管理体制不健全

为了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实施合同管理制度。所谓合同管理制度,是指根据各自地区实施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的合同管理分节,旨在促使电力公司承担领土管理责任。本文通过界定奖惩条款,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电力企业的线路损耗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调动电力企业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线路损耗管理的目标。

2.3抄表环节存在严重的差错问题

电网运行过程中,线路损耗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一旦出现这个问题,不仅会严重损害电力公司的营业利润,还会影响中国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进而影响中国居民的正常电力消费。为了解决电力营销活动中的线路损耗问题,有必要充分把握线路损耗问题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线路损耗问题的发生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尽可能降低线路损耗问题的可能性。电网运行过程中,需要每月定期进行计数器读数。一般来说,在进行抄表工作时,主要对居民的电力和能耗进行扫描,抄表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资料可以成为分析线损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进行计数器读数工作时,必须确保所有数据准确、完整,以有效地支持线路损耗问题的分析,并确保线路损耗率的统计质量能够得到提高。但是,一些计数器读数器在执行工作时缺乏责任感,经常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不仅是严重的错误和遗漏。此外,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导致电力统计数据不真实,甚至导致一些异常的线路损耗率。

3、精益化线损管理措施

3.1加强配网无功补偿优化措施

配电网过程中,有必要严格执行无功配电网补偿分级补偿标准,坚持局部平衡。当线路长而负荷重时,可通过线路上的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在这种情况下,管线的传输效率不能降低到无性能水平,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管线泄漏的有效管理。或者,无功评估内容可以针对当前电力用户进行,也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此外,还可以为新用户提供足够的无功补偿设备,实现消防接收和电力传输。对线路损耗的进一步精益管理。

3.2强化工程改造

线路损耗管理应通过电力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特别是县级电网改造来进行。基地电网改造主要包括10kk输电工程、110 kk输电改造工程、35 kk输电改造工程等。公司可以在执行工程转换时执行以下步骤:首先收集数据。在技术改造过程中,需要收集各种工程数据,如工程管理数据、规则、法规等,为工程建设奠定数据基础;二、管理和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坚持分层管理体制,保证各项任务的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监理、审核等各种制度。第三,分类和提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如实记录各种数据和材料,形成相关单位妥善保存的建筑材料,为其他单位开展电源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第四,暂时用电。在电力供应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暂用电力的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构建暂用电力利用制度,以避免私人接驳问题。

3.3加强抄表环节的规范和监督

为保证计数器读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在开展电力市场推广活动时积极规范计数器读数工作。并制定科学有效的监控措施,全面控制计数器读数中的一些误差和遗漏。第一,应妥善开展计数器读数人员的培训和进修,确保计数器读数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计划的要求工作,并应详细记录每个电力用户的功耗信息。必须确保计数器读数信息和计数器数据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并根据用户的实际应用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是否存在过大的线路损耗。工作进行过程中还应记录一些异常的数据信息。为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更加标准化,管理人员应积极审查计数器读数人员的行为。如果工作人员有复印、打印、出口的行为,应受到严厉处罚。如果员工表现比较好,可以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来激发计价器员工的积极性。必须确保计数器读数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应要求正确工作,提高数据信息应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异常线路损耗的发生。

3.4加强线损理论计算的常规化,实施目标化管控

为了加强管道损耗管理和控制,促进管道损耗的减少和效率、节能和减排,应从管道损耗的理论计算入手,确定管道损耗管理和控制的目标。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转型的逐步深化,电力系统的结构不断变化。因此,不仅应每年定期进行线路损耗的理论计算,而且应对改变后的电力系统进行线路损耗的不规则理论实时计算。从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出发,针对线路损耗控制的要求和线路损耗计算的理论结果,建立了线路损耗的评价指标。

结束语

本文重点研究了线路损耗精益管理的研究对策,通过线路损耗类型分析、线路损耗管理思路和线路损耗精益管理措施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开展了通过精益管理实现节能降耗工作的实际探索,这不仅能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对社会节能环保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郝纲.基于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分析[J].时代农机,2020,47(02):134-135+137.

[2]周树,杨霁,孙继泽,周良浩.基于关联数据异常分析线损精益化管理研究与系统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7):185-186+188.

[3]林道明.海口供电局台区线损竞标精益化应用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精益化管理无功补偿线损
电网无功补偿科学配置与优化控制的一体化研究
无功补偿在工矿企业用电中的应用分析
电网无功补尝的优化配置分析
项目预算精益化管理探析
浅析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建议
农网配电线路线损成因及降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