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年底爆发以来,迅速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至今日,仍然持蔓延的态势。在阴云笼罩的疫情下,人类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作为社会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也不免受到冲击和影响,其中海外华文教学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疫情下菲律宾华文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未来的华文教育的前景做出一些展望。
关键词:华文教学;疫情;线上教学
随着中国商人定居菲律宾,汉语学习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需求。1899年,第一所华侨学校——大清中西学堂(今菲律宾中西学院)成立,标志着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开始,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依托菲律宾教育部和中国汉办的支持,早在2001年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就已鼓励将汉语列入大学和博士毕业班的选修课程,更是于2006年开始,以菲律宾和中国高校共建优势为依托,先后建立了雅典耀大学孔子学院、布拉卡大学孔子学院、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和菲律宾大学孔子学院四所孔子学院。
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各行各业几近陷入瘫痪状态,教育方面,尤其是华文教学的开展同样遭受了强烈的冲击。面对如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海外华文教学势必要顺应发展趋势,谋求更有利的发展前景,一场轰轰烈烈的线上教学模式就此拉开帷幕。虽然早在2008年长城汉语就推出了汉语学习平台的概念和资源,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线上的学习资源从辅助变成了“刚需”(马晨)。
一、华文教育在线教学的问题
1、学生方面
疫情严重之时,多数学生足不出户,在家里进行线上学习。线上的网络课堂缺少教室上课的整体氛围,同学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作用难以发挥。且学生之间缺少用汉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大部分学生只有上课时才接触到汉语,课后依旧是母语的大环境,很难形成沉浸式学习环境,不利于培养其中文思维。
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学习质量难以保障。网络课堂要求学生高度自律。汉语绝不是只在上网课的时候学学而已就能学会的,事实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这样。线上课程难免要通过手机、电脑学习,然而许多学生难以从头至尾保持集中的注意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学生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步变大。
2、教师方面
菲律宾的汉语教师主要包括两部分——菲律宾的本土教师和中国派出的教师。对于菲律宾本土汉语教师而言,他们曾经在菲律宾华文中学学习,毕业之后从事汉语教学,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人士,中文水平并不高。
其次,在疫情之下,孔子学院暂停了招募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计划、原本滞留在菲律宾的志愿者们和外派的教师们大多也先后回到国内,汉语教师十分紧缺。
二、华文教育在线教学的对策
1、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与传统的面授课堂不同,网络课堂教与学时空分离,因此,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等都需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汉语课堂不是老师单纯地在电脑的另一端讲,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让学生开口说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把时空分离的劣势变为优势。例如,结合实际,利用学习的词语、句型等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变化,并将变化拍成照片或拍一个小视频,指导学生用中文叙述,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他们的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发挥汉语在线学习平台线上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汉语成为重要的语言工具,“汉语热”风靡全球,汉语在线学习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有些平台已经建设得日臻完善,例如网络孔子学院(www.chinesecio.com),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汉语、HSK辅导等课程;全球中文学习平台(www.ChineseTearning.cn)借助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长城汉语(www.greatwaachinese.net)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智能教学工具、辅助学习工具等。
作为教师,需道术结合,从中选择合适的视频课程插入到网络课堂中,使这些平台及资源真正发挥其作用,成为教师们进行远程教学的好帮手。
3、加大汉语教师的培养
汉语学习人数的增加,也对菲律宾华文教师提出了数量还有质量上的要求。一方面,培养更多的中文专业人才。借助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提高华文教师待遇吸引就业。另一方面,对在职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示范,帮助其在汉语本体、教学技巧上得到很好的提升。
除此之外,疫情之下的線上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水平。线上教学除了教师必有的专业素养以外,还要能熟练掌握网络平台的应用。从最初的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到如今情势下的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更加有效的授课。因此各学校还需要对教师们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网络直播课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zoom等等,每一个都有很强大的功能。以钉钉为例,除了满足日常上课的需求,钉钉中的家校本、白板、连麦等功能十分有用。家校本便于老师们布置作业,学生们完成作业之后上传,老师可以及时批改;白板就相当于黑板的功能;连麦能够即时地与学生交流。因此,老师们需要尽可能地去挖掘所使用的某个平台的“隐藏”功能,最大化地去利用在线教学平台。
三、疫情后华文教育的展望
1、政策支持
在特殊的形势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菲律宾作为中国的友好近邻,历史上就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如今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汉语在国际上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的形势之下,在在“一带一路”政策是支持与引导下,菲律宾官方也越来越重视汉语在其国内的推广。
2、华语教学新模式
在新冠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态势之下,可以预期,后疫情时代的华文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线下面授的模式,面授+网络学习很有可能成为华语教学新模式。网上教学资源、情景化汉语教学、辅助学习工具等必将成为今后华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菲律宾华文教育源远流长,随着两国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汉语在菲律宾的地位必将逐步提高。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学习者和教师应当共克时艰,华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促进新时期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学辉:后疫情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与华文教育发展路径;继续教育研究 2021,(04),135-138
[2]黄端铭:危机中谋转机,变局中创新局 疫情下菲律宾华文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世界华文教学(第九辑)
[3]王淑慧: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线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华文教学,2021(1)
[4]罗庆铭、王岩:“一带一路”视域下菲律宾汉语师资问题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20(03)
[5]徐丽丽、余可华:“一带一路”新形势下菲律宾汉语教学发展策略探析[J].海外教学动态
[6]马晨:国际中文在线教育及相关思考[J].海外华文教育,2020(3)
作者简介:
朱文堂,(1994-08),女,汉,山东省泰安市,助教,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