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深 韦丹妮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未来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目的在于培养出综合能力出色且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操作水准,同时具备稳定的岗位适应能力。对此,我们需要以应用型人才为培育方向对现有的课程教学作出改革,所以本次研究也将立足于软件开发课程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软件开发;课程教学改革
0.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高校软件开发课程教学当中应该要将教学工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课程教学工作应该与企业运营进行接轨,让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特征,加强实践环节的培育,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事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明显增加,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后的教育事业也将围绕知识和技能应用展开,特别是专项技术能力。
1.应用型人才导向下的软件开发课程教学定位
1.1 课程定位
信息技术的普及让相关企业对于IT人才的需求量提高,特别是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会得到企业的普遍青睐。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急需大量实践能力出色的专项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地方区域产业实现无缝对接,实现订单式人才培育,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以软件开发课程为例,相关人才应该掌握软件开发的环境配置要求,并熟練应用数据库技术,同时还要学会选择应用开发工具和前台后台技术等,包括软件的应用和开发。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外部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后续的教学阶段也应该明确课程定位,重视实践技能和操作过程的培养[1]。
1.2 教学规划
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虽然软件开发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只是单纯将内容讲解之后让学生完成操作,由于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使得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素养并不能达到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对此,高校的软件开发课程在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之后,应该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个性化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教学需求和企业工作完成接轨。
2.应用型人才导向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2.1 重视市场和社会需求
高校以育人为基本要务,并且以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所以后续的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经济,主动适应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常态,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理念。这样一来才能将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学工作真正推进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轨道当中,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加入更多的实习实训内容,借助校内实训平台或校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
以Java Web程序设计和开发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平台给学生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先完成内容的预习,并且在课程当中重点讲解一些重难点内容。例如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在于循环控制和异步数据获取等方面,这一方面的教学内容和今后的软件设计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对此教学环节应加大这些项目的比重,从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展开实验设计,按照企业的开发模式完成模拟的实训和实习[2]。在这一过程当中,学校可以和企业形成有效联动,与多家企业合作办学,对专业核心课程和软件设计内容展开优化,例如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确定实习实训的目标和进度,并且邀请企业的工程师深入学校讲解某些实际项目内容,让学生熟悉项目开发的具体流程,要求以及开发技术的综合应用方法。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市场和需求导向,积极探索了一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道路,最终能够培育出一批理论扎实且综合素质更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大数据时代下对应市场需求,服务于大数据产业发展或物联网工程,突出软件应用课程的育人功能。
2.2 多层次保障体系
课程推进过程当中要采取多层次保障体系,除去校企合作方法之外,还可以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学科实践和专业实践等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同时以系统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将其作为毕业设计,结合企业的生产环节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外部保障机制。在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帮助之下,独立学院内部可以切实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且让各项教学活动得到全方位监控。企业乃至社会机构都可以参与到学科质量建设和评价工作当中,对软件开发课程推进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和讨论,这样一来也能快速定位课程推进方案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学校在教学环节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2.3 关注教学评价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考试的方式来进行,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然而考试方式都是以笔试来进行,且内容多拘泥于教材,这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软件开发这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应该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并重视过程评价,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必要时还可以让企业参与到评价阶段。例如在项目运作过程当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根据开发工作量和难度对学生开展综合评价,判定学生的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文档编制能力等,使评价更加客观科学[3]。
3.结语
应用型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主体,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软件开发将直接服务于社会工作的多个方面,学校在开展教学时,要定位岗位需求和岗位工作计划,使教学环节更具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郑英姿.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软件开发课程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 2021, 17(23):3.
[2]阮梦黎. CDIO导向下软件开发课程群建设的实践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17):3.
[3]刘书红, 刘清雪. 独立学院软件开发基础学科的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25).
作者简介:1. 姓名: 陈学深,男,汉族,广西崇左人,2.任职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3.职称: 副教授,教研室主任,4.学历: 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5.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网络技术研究。
韦丹妮,女,壮族,广西崇左人,1.任职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职称: 讲师3.学历: 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4.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