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
摘要:BIM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逻辑想法,在工程造价中合理应用,可以解决海量数据带来的疑难问题,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处理现有的困境,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管理难点和优化方向,为未来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驾护航。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对整体费用进行合理控制和规划的工作内容,但我国目前工程造价整体存在结算高于预算,预算高于概算的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导致资源浪费,亟待解决。
一、技术概念
BIM技术是当前基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水平不断提升的现状而衍生得来的新型产物,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智能性,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建筑领域获得突破性的重要地位。在以往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造价管理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工作过程中的首要问题,BIM技术通过三维立体模型的构建和真实信息的代入以及模拟有效的帮助完成设计阶段的各项任务,同时还能确保实际施工和流程保持一致,真正意义上的让向工作内容协同配合,大幅增加联动性,因此其地位水涨船高,对保障工程质量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降低生产成本,也是BIM技术在造价管理工作中能够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其作为现代化工程管理的主要手段,应该破除原有的管理体系桎梏,积极寻找当前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全面的深化管理体系,接管传统的信息优化分析系统,及时有效的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合理吊用,为造价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BIM技术因为具有自身独立的工作系统,能够快速实现造价动态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效率提升,所以在整个建筑工程开展式的设计阶段,预算阶段,项目开展阶段,结算阶段,工程验收阶段,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快速提升工作效率是当前以及未来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1]。例如,首先BIM技术中的绘图类技术,以AUTODESK公司为例出品的REVIT软件,他将CAD软件进行全面优化,增添专业的技术功能和Z轴方向的向量,大幅提升绘图类BIM技术的工作效率。其次,专业类的BIM技术,天正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PKPM,工程造价方面的鲁班软件,斯威尔等等,这些技術手段能够对水电,弱电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判断风险。最后是管理类的BIM技术,如美国的ARCHIBUS,这个技术属于全周期管理,能够减少工作压力,提升管理效率。
二、BIM技术的优势
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最看重的就是利用三维立体模型对信息进行基层处理,但往往最缺陷的也是这方面的技术体系,在信息出现异常波动时,其现有的处理方法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准确,分析不准确的问题,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BIM技术,利用其独立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行信息代入,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困难,并且效率非常可观。BIM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使得当前模型可以具备实时分析信息的能力,可视化乐强在充足的信息支持上,可以让模型具有更强的活性,能够在应用过程中,借助诸多优势来体现数据准确性和工作智能,最终完成建筑任务。
(一)信息共享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最难的一项管理难题,就是无法确保信息实时传递过程,浪费的时间会带来大量的成本损耗,信息的滞后也容易使得领导层决策逐渐偏移,进而导致整个程出现流程不可控的现象。但在应用BIM技术时可以建立独立的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全新的管理体系,将以往的难题统统解决,并且借助当前工作体系,可以实时的进行数据传输和庞大的数据共享,并在三维立体模型中充分体现各个数据所代表的深层含义,确保图纸工作能够在相对完善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构建,信息整改和波动都会被实时监控,确保符合标准。
(二)协同性
施工工程一直以其内容繁多复杂,联动性难以掌控为主要特点,所以很多工作人员认为工程造价值是财务部门应该统筹管理的工作,并不会实际影响到工作质量或后续的任何工艺开展,但往往造价工作存在的意义便是质量控制的核心,没有良好的造价控制工作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把控,整个进度和管理都会被延误,如果工作人员想要高质量的进行成本控制,就不能把造价管理工作全权交给会计部门,而是要实时对自身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明确和数据收集,为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之所以造价管理工作被管理人员认为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其工艺复杂,需要进行完善的工单预算,根据现有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完善的质量调控系统来保障企业和施工方能够处于相互提升,相互制约的关系,利用完善的成本控制手段,让企业利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BIM技术的合理应用,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换句话而言,BIM技术就是利用三维立体模型对造价管理人员进行模拟,利用机器的高效性和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差异和成本损失,进而量身打造的一项智能化辅助工具。
(三)精细化管理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造价,成本和工作效率等多方数据进行统筹调控,细化工作中的各项内容,做到细节至上,用心打造质量的目标,科学合理的运用BIM技术发挥其应有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功能计算,当前,工程量并带入到三维立体模型中,利用相对完善的工艺,构建独一无二的信息体系,通过不断的验证来解决现有的问题,及时更改并通过施工模拟体系来解决过程中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完善整个工作体系,优化管理系统找出不足点,及时改正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
三、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一)信息无法互通
众所周知,投资任何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都会因为客观因素或不可控因素产生一定风险,这不但会影响工艺的正常开展,还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因素便是数据无法得有效调控,很多信息不能及时共享,资源整合难以快速进行,导致工程造价无法合理的规避数据方面的风险,一旦出现图像差异或数据遗失的现象,首先会使得整个施工工程的实际费用和预算出现差异,为整个施工单位带来极其严重的资本流失,紧接着各单位变为缺少协调能力和共享的信息准确度而无法联动工作现场,信息传递出现阻碍传递渠道出现问题,工程造价无法得到良好的把控,管理工作缺少参考数据沟通不准确,各个部门无法联动性的工作,以点带面,最终造成严重的事故。
(二)管理体系不完善
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因为当前国家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相得益彰的推动着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的工程造价机制无法满足当前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管理不再全面化,很多问题接踵而至,这就使得飞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出现很多制约因素,短时间内影响不大,但是长期出现资源流失会导致行业经济命脉断层,国家发展也会出现停滞,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2]。除此之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绝大部分单位仍然使用着静态管理方法,将其作为日常管理中的一项工作内容,不但没有针对不断化的市场需求进行体系完善,反而固执己见,一味的使用传统的管理体系不愿进步,导致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逐渐增多,埋下伏笔,很容易在未来导致企业经济链崩塌。
(三)数据严重滞后
建筑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的施工内容,想要确保整体联动性稳定,必须要实时具有准确的数据支持,根据这些数据来计算,当前工程的项目预算,并判断工程造价波动情况和市场实际情况是否存在偏差,并计算出相对稳定的数值,以此作为参考判断当前经济变化是否正常,若不正常,要未雨绸缪,及时做出应对策略,确保在激流勇进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不是因为突发的市场经济变动而导致整体无法承受,最终走向破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自实行以后,约定每五年会对工程造价中的定额造价进行更新,并实时收集实际情况做出相对应的微调,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但同步增加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量,此消彼长下,工作效率大幅降低,意味着在加强成本计算力度的同时,出现数据方面的短板,滞后性提升,为行业发展埋下隐患。
四、应用
(一)决策阶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支出需要,對整个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时对比,对其中的参数进行验证,判断其准确性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求,进而选择最优解予以实施,所以在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物料单价进行了解,还要对工程量耗费时间和人力物力损耗进行统计,同时以固定工艺算法为基础,比较各个工作内容之间的差距,调取资金进行填充,确保工艺稳定。应用BIM技术后,可以对历史的数据信息进行查找和分析,从庞大的数据族群中找出对造价指标进行影响的因素,为后续工程造价问题提供可以参考的数据,并对造价情况和费用进行估算,调整相似施工项目的模型,构建体系,对整个投资数额进行合理估算,提升工程项目的准确性,为施工主体及时准备足够稳定的资金链[3]。
(二)设计阶段
建筑施工工程的设计阶段主要包括两项工作内容,首先是对图纸的构建,其次是对预算的统筹管理,根据当前各项资料和数据显示,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工程中的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便是预算工作的精细与否,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其就是影响整体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设计阶段,要加强方案的准确性和涉及体系的都行为,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完善的体系保障[4]。基于此,首先需要优化当前工作的模型,通过BIM技术建立多样化,智能化的三维立体模型在运用完善的测算工艺来对工程造价进行实时测算,提升实时测算精确度。其次,要加强落实力度,快速对当前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应用新型技术手段。
(三)招投标阶段
现阶段,绝大部分建筑项目都需要进行招投标工作,也因其本身施工内容繁多,复杂、工程量大,所耗费的时间很长,所以单纯用传统的二维图纸不能进行完善的工程量计算,这就导致招投标阶段很多信息出现不准确的现象,这很容易呈现承包商,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之间联动性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施工质量出现漏洞[5]。此时,合理的运用BIM技术,通过三维立体模型对工程量进行详细测算的功能,可以明确具体的预算标准,形成相对完善的工程量换算体系,保障后续测算工作的准确性,为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提供足够精确的理论基础支持,快速发现当前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数据误差,及时更正修改,确保体系完整合理。
结论
总的来说,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效果,甚至能够在建筑工程推行至半程时,仍能快速提升整体的建筑质量。并且从当前管理现状来看,BIM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提升着造价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娜, 陈硕. BIM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得到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 05(No.215):125-125.
[2]魏小朝, 洪文霞. 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研究[J].工程技术发展, 2020, 1(1):91-93.
[3]黄骁. BIM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分析[J].名城绘, 2019(6):0176-0176.
[4]刘淑蕊.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 2017(5).
[5]韩丛丛. BIM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分析[J].环球首映(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