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梦蛟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是学生步入自主学习的前提。笔者尝试用以下策略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
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利用教材插图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压强》这一课,教材中有一幅插图,描绘了两个人在雪地上行走,一个人踩着雪橇,滑行得很容易,另一个人徒步走,脚陷入雪地中,走得艰难。教师提醒学生抓住图片的细微处观察,并结合文字提示提出问题。学生看到图中两人前行时难易程度不同的情形,会不禁提出关键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吗?
利用常见事例和现象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太阳下衣服易干,阴凉处衣服不易干的生活现象,可以激发学生提出“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的问题;观察通风处衣服易干,不通风处不易干的生活现象,可以激发学生提出“蒸发快慢是否与空气流速有关”的问题。这样教学,当学生再看见摊开的衣服易干,揉成一团的不易干的生活现象,他们自然会提出“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表面积有关”的问题。
利用实验和科普资料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进行物理实验时,往往会出现有趣的现象和意想不到的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反思不正常的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教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特点》时,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电压表指针都有可能反偏。如果教师就此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提出: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指针反偏的原因是什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吗?这样能促进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供有趣的科普资料,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愿望。例如,“在赤日炎炎的沙漠之中,相距几十米的人相互呼唤,往往只见其人,不闻其声,因为这时地面温度极高,声音的步伐转向高层的冷空气中,喊声出口之后便拐上去了。在白雪皑皑的冰岛之上,由于地面的温度比高空低,声音便贴着地面大步向前,夜半犬吠,可传出三十余里!……”阅读了这些资料之后,学生就会知道空气的温度不均匀时,声音要弯向温度较低的空气里,便会产生“为什么声音在温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疑问。
抓住提问切入点,使学生会问。利用猜想与结果的矛盾提出问题。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时,笔者出示一个马铃薯和一盆水(其实是浓盐水,并未向学生说明)并提问:“如果将马铃薯放入水中,这只马铃薯是浮还是沉?”学生一致认为马铃薯会沉。当笔者将马铃薯放入水中后,马铃薯却浮在水面上。学生发出质疑的声音,马上拿出自己的马铃薯放入水中,却发现马铃薯沉了下去。由此,学生自然产生了问题:为什么老师的马铃薯浮在水面上,而我的却沉入水里?
利用类比联想提出问题。例如,学习《热传递的方式》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知,随着加热,锅中水、锅柄、握住锅柄的手的温度都会升高。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想到“锅中水、锅柄、手的温度升高的原理各是什么,有何不同”的问题。
结合特色试题提出问题。例如,笔者设计这样一道题:图片呈现戴眼镜的男孩儿在寒冷的冬天打开热气腾腾的锅盖的一瞬间,发出“好香啊!可惜看不清楚。”的感叹。笔者请学生根据图片情景,提出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做出简要回答。此题既可根据“为什么好香”来提问,又可根据“为什么看不清”来提问,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试题。
(作者单位:武汉市洪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