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印度对传统战略文化的继承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2021-01-10 00:34王莎
西部学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冷战中印印度

摘要: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与内部异化的单元结构决定了印度战略思想的自我中心性,社会文化层面的种姓秩序观念与相关经典著作则将进攻现实主义内化于民族基因并传承至今,而精英思想对等级的固化则强化了进攻现实主义为核心,极具大国主义色彩与狭隘特性的战略文化。冷战后,印度对传统战略文化进攻现实主义内涵的继承深刻影响着国家对外战略的制定,使防范与遏制成为印度对华政策的主要特点。其对中印关系的发展的深刻影响体现在:防范、遏制中国崛起,以问题外交方式与中国交往以及在安全问题上对军事力量的重视。

关键词:印度;冷战;战略文化;中印

中图分类号:D810.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3-0044-03

印度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其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经典的政治思想深刻影响了不同时期的对外战略制定。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印度在失去苏联的支持后加快对外战略的调整以适应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在进攻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的战略文化影响下,中印冷战后的关系发展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本文通过分析印度传统战略文化来分析印度对华战略制定的文化因素,以期为中印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一、战略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国际社会关于“战略文化”的研究,最早出现于1977年美国学者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的著作《苏联的战略文化:有限的作战含义》,斯奈德首次提出“战略文化”一词,并将其定义为:“国家战略群体成员习得的观念、情感上的条件反射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总和。”[1]作为战略文化研究的第一代学者,斯奈德首先将文化因素带入战略决策研究,创新了国际社会对国家战略决策的研究路径。科林·格雷(COLIN S.GRAY)在斯奈德的研究基础之上丰富了战略文化的内涵,认为战略文化是关于力量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历史经验、价值观念和能力的综合。在这一研究路径的引领下,出现了以雷金纳德·斯图尔特(REGINALD STUART)和布拉德利·克莱因(BRADLEY KLEIN)为代表的战略文化研究第二代学者,其中,布拉德利·克莱因在解释美国对外的宣传战略时,将战略文化视为政治家推行自己政策的工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更多学者在否定“决定论”与“工具论”的基础上,将战略文化视为“干预变量”,干预国家战略的决策过程,代表学者有科尔(KIER)和列罗格(JEFFERY W.LEGRO)。江忆恩对西方战略文化的研究最为系统,通过对战略文化研究阶段进行划分,在对机械决定论、工具论与干预变量论进行修正的基础之上,他将“战略文化”定义为:“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通过形成关于军事力量在国家间政治事务中的作用和效用的概念,从而建立起普遍和持久的战略偏好。”[2]战略文化研究的第四代学者在参考新制度主义的基础之上, 突破了以往战略文化研究的静态属性,试图用观念和话语解释战略文化的动态属性,他们以精英为中心,认为亚文化之间的竞争主导了战略文化形成。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战略文化概念界定的研究,本文将战略文化定义为:特定历史时期,一国政治精英对国家安全的观念性理性理解与行为偏好,具有观念性、历史性与国别性。

二、冷战后印度对传统战略文化的继承

冷战后,印度继承了三面环海、背靠陆地的地理位置与邻国弱小的周边环境所共同塑造的“印度中心主义”,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中印度教秩序观与相关著作催生了现实主义文化,而印度社会精英阶层的固化进一步强化了以优越感为内涵的印度大国意识。冷战后的印度,在对传统战略文化思想继承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以现实主义为核心、以印度教民族主义进攻性为特点的战略文化。

首先,地理位置的自然稳定性,决定了印度战略文化的自我性,并在冷战后被继承下来。从整体看,印度作为处在南亚次大陆中心位置的唯一大国,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南向印度洋,北靠喜马拉雅山。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形,将印度在海上与东南亚等海洋国家分隔开,而北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则在陆地上将印度与东亚地区隔离,三面环海、背靠山脉的封闭地理位置,使印度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虽然印巴分治破坏了以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以东面印度洋为屏障统一的南亚次大陆的完整性,但北部山脉仍然将印度与亚洲其他地区分隔开来,这一地形封闭特点助长了“印度中心”思想。从印度内部看,北部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包括从沼泽丛林延伸至喜马拉雅山的丘陵和的由萨特李日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河流冲击形成的北部平原,南部以德干高原为主,东部和西部多为沿海平原和沙漠,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而各行政单元间的差异则深化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观念。

其次,在社会文化层面,印度教①的秩序观与相关著作深刻影响着印度的战略文化塑造,并以国家身份定位的形式,延续至今。第一,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次大陆后,印度进入吠陀时期。吠陀文明②初期,雅利安人为统治印度社会,以肤色为标准划分自己和被侵略者,并认为雅利安社会是由主持祭祀的婆罗门和掌握世俗权力的刹帝利组成,而被侵略者社会则由低贱的首陀罗组成。吠陀文明后期,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作为统治工具被固定下来。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各种姓不仅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有严格的分工。种姓之间有严格的规定和同一种姓内部自由,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也造成了种姓间的冷漠,形成了社会群体间的冷漠性,在国家战略文化层面则表现为狭隘性。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由于殖民统治的需要,印度种姓制度并未发生较大改变。印度独立后虽然取消了种姓制度存在的合法性,但它仍影响着印度的社会及政治生活。印度教秩序观映射在国家战略文化层面,则主要表现为印度对自身体系大国的定位,认为印度是作为“世界大师”地位的存在,拒绝沦为二流国家。第二,以《政事论》《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为代表的相关著作深刻影响着印度民众及精英思想。在《政事论》中,考底利耶以教导国王通过巧妙运用策略成为世界的强者为宗旨,分析了国家构成七要素,在地缘基础之上发展了曼荼罗体系,并在确认盟友与敌人之后提出了治国六策略③。一方面,考底利耶從权力入手,认为国家由君主、大臣、农村、城市、国库、军队和同盟七要素共同构成,在规定了国王与臣民关系的同时,认为现实世界遵循“大鱼吃小鱼”法则,国家战略应当遵循欺骗法则,不受道德约束。另一方面,考底利耶从地缘视角出发,发展了“曼荼罗学说”④。考底利耶以印度为中心,构建了一个由敌国、盟友与中立国组成的动态体系。此外,考底利耶依据国家实力状况提出了治国六方略,即和平、战争、中立、备站、联盟与双重政策。《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多》两大史诗虽不属政治著作,但其经典的内涵与广泛的影响力作为印度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刻影响了民众及精英的政治思想。前者与考底利耶政治思想出奇一致,认为欺骗和秘密战争的有效性大于公开战争[3]。《摩诃婆罗多》书中毗湿摩表示:“对暴力的崇拜伴随着不信任和背叛。”读者会发现整部《摩诃婆罗多》都有对敌人发起全面战争的强烈请求,国王被要求发动战争以消灭敌人,同时进行袭击敌人的准备。这样的策略通过各种不道德的外交手段以及对帝国的不信任和背叛执行,可以用贿赂、在敌军和敌国国王的谋士中间散布错误信息等方法腐蚀敌国[4]。《罗摩衍那》在对种姓职责界定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保护和惩罚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认为暴力是刹帝利种姓所持有的特权,将暴力在国家治理层面合法化,并主导了印度社会的道德规则。

最后,来自婆罗门和刹帝利的精英阶层的权力交易,深刻影响着印度的政治发展,强化了以优越感为内涵的扩张文化。古代印度,婆罗门需要利用王权获得政治权力,而刹帝利则需要借助婆罗门的精神控制特权维护王权统治,二者相互依靠,共同合作掌控国家权力,形成了印度社会的精英阶层。虽然现代社会对种姓制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种姓制度内部的父权文化进一步加强了种姓制度的合法性,并且以习俗和价值观的方式内化为印度社会的隐形法则。例如尽管印度独立后,通过制定法律对低种姓阶层在政治上予以保护,但目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尽管不到印度总人口的4%,却占据七成的司法岗位以及接近半数的国会议席。而数量为1.8亿左右的贱民虽然按照法律有一些政治权力,事实上连基本权益也很难保证[5]。精英阶层对国家的绝对控制与精英阶层的固化造成国家管理腐败滋生和低效运作的同时,助长了印度政治文化中大国主导周边与大国竞争意识。

三、冷战后印度战略文化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冷战后印度战略文化内涵的大国中心思想、进攻性观念以及狭隘民族文化在中印关系层面分别表现为防范、遏制中国崛起,以问题外交方式与中国交往以及在安全问题上对军事力量的重视。

首先,印度地理位置的封闭性造成的“印度中心”观,地理破碎性对自我观念的强化,以及种姓制度主导了冷战后印度对华总体战略以防范、遏制为主,友好合作为辅。虽然冷战后,印度出于填补苏联解体对印度战略规划造成的冲击,在国际社会中通过改善与中国关系调整对华战略,但有限的合作并不意味着对中国防范与遏制的解除。1998年瓦杰帕伊政府上台后,印度统治集团认为鉴于当前国际形势,印度急需建立起相对于中国的强势地位,以防止印度在国际体系中被边缘化[6]。一方面,印度通过向美国表示自己对中国的担忧以及对自身国际角色的定位获得美国对印度拥核的支持。另一方面,同年5月,瓦杰帕伊政府借口“中国威胁论”,再次进行核试验,成为事实上的拥核国家。进入二十一世纪,印度在中美间大搞平衡外交,借美国之力打压中国,试图从中美战略竞争中双向受益。莫迪政府执政以来,随着中印崛起性结构矛盾的深化,印度以牺牲战略自主为代价,通过加快转向西方以联合其他大国加大对中国遏制力度。

其次,印度历史文化著作对进攻现实主义的推崇,使冷战后印度对华政策更具进攻性与重视军事力量的运用。基于对周边安全环境的新判断,印度加大国防投入,1997至2004年间,印度占世界武器进口份额的10%,远超同期其他大国。2012年到2016年,印度占全球武器进口额从10%提升至13%。此外,军事战略重点由以陆地为主转向陆海兼重。一方面,针对中印边界摩擦不断的情况,印度加大在中印边界的军事力量部署,截止到2020年6月,印度在中印边界地区已部署6个军13个师,仅次于印度在印巴争议地区克什米尔部署的20个师。时隔一年后,2021年6月,印度继续向中印边界增派部队,兵力较2019年增长约40%。此外,印军近年来重点突出海空军建设。2005年,印度海空军逐渐形成“核武加航母”模式。此后,印度通过与其他大国合作,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先后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签订《相互后勤支持协定》《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务协定》与《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构建以美日印澳为中心的军事后勤相互支持体系,加大从海上遏制中国的力度。

最后,种姓制度之下狭隘的阶层文化,使印度对华战略在坚持进攻现实主义思维的同时缺少宏观战略观念,反映在印度对华外交层面,则表现为以“问题外交”形式处理两国关系,全然不顾中印关系发展的大局。在2016年之前,印度的“问题外交”具体表现为,将中印关系总体走向与“一揽子”解决中印问题挂钩,否则将在经济或边界问题向中国施压,主动破坏两国关系。随着“问题外交”受挫,印度继而转向以部分问题的形式向中国施压,一方面表现为,在国际问题上将中国是否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问题与印度在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问题的支持挂钩。另一方面表现为,将印度在印度洋的利益与中印边界安定挂钩,将中印经济贸易逆差与中印边界安定挂钩。莫迪政府时期,印度以“问题外交”处理中印关系严重损害了双方政治互信。

注释:

①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文化圈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其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教的特点是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在南亚、东南亚部分国家,以及英國、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印度裔人群有众多信徒。

②吠陀文明: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指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吠陀是包括大量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文化衰亡以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历史进入了“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600年)。这一时期有丰富的传说材料保留在《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两部史诗中,其间创造的文化被称为吠陀文明。

③治国六策略:古印度政治家、哲学家、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大臣考底利耶擅长权谋,后人称之“印度的马基雅维利”。相传他著有《政事论》《利论》,其治国六策略是和平共处、战争、中立、进攻、联盟、双重政策,认为对上面所述方法单独或综合的运用,就能够建立一个足以确保自己生存的强大的帝国。

④曼荼罗学说:曼荼罗学说亦源于考底利耶的论述。“曼荼罗”意指一系列的圆圈,在各层圆圈中,一个国家最直接的邻国总是被视为敌人,而紧邻着的外圈,即敌人的邻国则被视为朋友,依此类推。曼荼罗学说的要点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印度要依现实的利益而论。

参考文献:

[1]JACK SYNDER.The Soviet Strategic Culture:Implications for Limited Nuclear Operations[M].Santa Monica:Rand Corporation,1977.

[2]李晓燕.战略文化与国家行为——江忆恩战略文化理论评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7).

[3]周慧.印度战略文化的现实主义取向研究[D].北京:外交学院,2017.

[4]U.N.GHOSHAL.A History of Indian Political Idea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132-134.

[5]陈君峰.印度社会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6.

[6]苏米特·甘古利.印度外交政策分析:回顾与展望[M].高尚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102.

作者简介:王莎(1995—),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单位为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南亚。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冷战中印印度
1949年以来俄国(苏联)对中印边界政策演变历程
英属印度“科学边疆”扩张战略与中印边界问题东段的形成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2019年中印贸易突破6300亿元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