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然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
沙门氏杆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种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该病对幼龄动物及禽类危害较大,常引起急性败血症、胃肠炎及其他局部炎症。成年动物及禽类往往呈散发或局灶性感染。
根据动物的种类、年龄、机体的抵抗力、病原的毒力和数量等不同可出现多种类型的临床症状,大体上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类。
急性型:多见于仔兽,有的病例未出现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突然死亡,从感染到死亡一般不超过24 h。对疾病抵抗力稍强者,3~5 d出现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并很快绝食,体温升高达41~42℃并持续。病兽四肢无力,喜躺卧不愿动,偶尔走动时弓背、脚步移动缓慢、两眼流泪。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为严重的下痢,有时呕吐,呕吐物含较多黏液。病程稍长者可出现脱水症状,眼窝塌陷,流泪。病程从初期的兴奋,很快转为沉郁,最后体温下降,可达正常体温以下,痉挛抽搐,全身衰竭,在昏迷状态下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2~3 d。急性病例多以死亡告终,偶有幸存者可转为慢性。
亚急性型:潜伏期一般7~14 d,病兽体温高达40~41℃,呼吸浅表频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至废绝。有的病例出现化脓性结膜炎、眼结膜潮红,流眼泪并有脓性分泌物。最主要的症状为胃肠机能高度紊乱、下痢,便出含有大量卡他性黏液的液状或水样稀便,个别病例的稀便中含有血液。有的病例出现呕吐。下痢和呕吐严重病兽很快脱水,眼睛下陷无神,被毛粗糙,蓬乱无光泽,并污染粪便,尤以后肢和肛门周围为重。病兽四肢软弱无力,以后肢为重,喜躺卧,运动障碍,患病后期出现后肢不全麻痹,最后可瘫痪,在严重衰竭下死亡。病程一般为7~14 d。北极狐和银黑狐患病时常出现黄疸,特别是感染猪霍乱沙门氏杆菌时尤为严重。其他动物则没有或仅有轻微黄疸出现。水貂和毛丝鼠感染沙门氏菌时常发生败血症,导致死亡。
慢性型:慢性病例可由急性或亚急性病例转变而来,也有的一开始就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不剧烈,患病动物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食欲不同程度的减弱,下痢,粪便常混有卡他性黏液,可见恶臭的茶色或绿褐色稀便。有的病例出现化脓性结膜炎。患病动物精神沉郁、呆滞、进行性消瘦、贫血、失水眼窝下凹、运动减少减慢、多萎缩于圈角或小室内。被毛粗糙、蓬乱无光泽,并被粪便所污染,甚至粘结成块,肛门周围尤其严重。病兽最后在极度衰竭的情况下死亡。病程多为28 d,有的可达数月之久。临床康复后可成为带菌者。在交配与妊娠期感染本病的母兽,出现大批的空怀,空怀率可达18%左右;受孕后的母兽多在产前5~15 d流产,流产母兽出现轻微不适的症状或根本观察不出异常表现而流产,流产率可达15%,即使不流产,仔兽生后也发育不良,多数在生后10 d内死亡。哺乳期发病的仔兽表现萎靡、衰竭和吸吮乳头无力;同窝仔兽散乱趴卧到笼舍的各处,有时呈游泳式运动,发出轻微的呻吟和鸣叫,有的发生抽搐与昏迷,多数病仔兽持续2~7 d后死亡。耐过者发育迟缓,恢复后长期带菌。
细菌学检查:通常以腹泻为主的胃肠炎,患病动物生前可采直肠粪便或新鲜排粪,尤其带血和黏液的粪样;死后取病变肠段内容物或肠黏膜及相关肠系膜淋巴结;败血症患病动物应采血液及病变脏器组织。未污染的样品可直接接种在肠道杆菌鉴别或选择培养基上分离单个菌落,污染病料应先增菌(常用的增菌培养基有:四硫磺酸钠煌绿培养基、亚硒酸盐胱氨酸培养基),再在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平板分离。从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上挑选可疑的菌落作纯培养,同时接种到三糖铁斜面上培养。
选择培养基是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如SS琼脂、去氧胆酸盐琼脂、亚硫酸铋琼脂和HE琼脂等。鉴别培养基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生长,但肠杆菌科的细菌通常都能生长,大肠杆菌及其他发酵乳糖的细菌生长出有色菌落,而沙门氏菌及其他不发酵乳糖的细菌,生长出无色菌落,常用的这类培养基有麦康凯、远藤氏琼脂和伊红美蓝琼脂等。
沙门氏杆菌在三糖铁斜面上生长,可使斜面上部为红色,而斜面底部为黄色,如该菌能产生H2S,还可使斜面出现黑色。经三糖铁斜面培养后,进一步确认可能为沙门氏杆菌后,将被检菌株继续做生化试验,再进行抗原测定。抗原测定也可与生化试验同时进行。抗原测定时,采用沙门氏杆菌多价O血清与被检菌进行玻板凝集试验(应注意除Vi抗原的影响)。
血清学检查:除平板凝集试验外,还有琼脂扩散试验和荧光抗体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