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康
(山西省沁水县十里畜牧兽医中心站,山西沁水048208)
为全面提升山西省沁水县养羊产业化水平,建立科学的防疫制度,做好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山羊绦虫病是常见的羊寄生虫病之一。本文分析了山羊绦虫病的病原、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及病变,阐述了诊断和预防治疗的技术要点。
山羊绦虫病是不同类型绦虫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的常见寄生虫病,危害较大。病原是绦虫,相关人员对寄生在山羊的小肠内的绦虫做了深入研究,发现这类绦虫有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3个属,有的单独感染致病,也有的混合感染致病。莫尼茨绦虫为大型绦虫,最为多见,虫体头节细小,近似球型,有4个吸盘,无顶突和小钩[1]。成节内有两组生殖器官,睾丸分布在接片两侧纵排泄管之间,雌性生殖器官包括2个扇形分叶的卵巢和2个块状的卵黄腺,卵巢和卵黄腺构成环形将卵巢围在中间,具有自体受精功能。虫卵为三角形、四角形,虫卵内有特殊的梨形器,器内含六钩蚴。肠道内的绦虫节片可随病羊的粪便排出体外,进入自然界,虫卵被地螨吞食后,卵内的六钩蚴穿过消化道,进入体腔,发育至具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山羊放牧一旦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牧草或接触到含有土壤螨即受感染。山羊绦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2~8月龄的羔羊。临床发现在青草期感染病例增加,这是由于羊群在早晨、黄昏或阴雨天放牧时,因地螨孳生繁殖在植物的茎叶上,山羊采食了带地螨的饲草而导致地方性发病与流行。
山羊绦虫病临床上以腹泻、消瘦、贫血,发育受阻为主要特征,但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如果不被发现或没有进行驱虫防疫,当羊群体内寄生的绦虫数量日渐增多时,病症加重。低月龄羊最初的表现是精神不振、逐渐消瘦、腹部疼痛、离群、粪便变软,后发展为腹泻,粪便中含黏液,带有孕节片,进而症状加重,贫血、水肿、脱毛、臌气、下痢或便秘交替出现。有时虫体成团聚集,导致肠道阻塞;有时呈明显的神经症状,摇摆不稳,表现为无目的的运动,步样蹒跚,甚至出现肌肉抽搐或震颤等症状[2]。末期病羊精神萎顿,头向后仰,口吐泡沫,对外界反应迟钝。神经型的绦虫病羊,往往以死亡告终。解剖可见黏膜苍白、贫血。胸腹腔渗出液增多,有的肠道发生阻塞或扭转、并伴有绦虫。
在患病羊粪球表面有黄白色的孕节片,形状似煮熟的米粒,将孕节作涂片检查可见到大量灰白色、特征性的虫卵。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时,也可发现虫卵。结合临床症状,病原及流行特点便可以进行确诊。
在流行地区每年须定期预防性驱虫,幼羊放牧后1个月左右驱虫1次,第1次驱虫后3~4周进行第2次驱虫;育成羊、成年羊是重要的感染源,每年应驱虫2次,分别在春秋两季进行。驱虫后,厩肥通过堆积发酵,生物灭卵,可减少病情反复,带有虫卵的粪便应集处理,避免对饲养场地和放牧草场等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饲养区要定期清扫粪便堆积发酵,不得用新鲜羊粪作肥料。不在早晨或阴雨天放牧割草,尽可能减少羊群吞食地螨的机会。
治疗驱虫药可使用丙硫咪唑,按病羊每千克体重15~20 mg·次-1,一次口服;或使用强效百毒清(芬苯达唑伊维菌素片),按每千克体重30 mg·次-1一次口服;或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每千克体重口服30 mg·次-1,一次口服。第1天投服驱虫药物后,第3天服用大黄苏打片按每千克体重1片清理肠道,第5天服用舒肝健胃散保肝健胃。从第1天投服驱虫药算起,第8天开始重复用药1次,可达到驱虫效果,且安全性好。
2019年,沁水县十里乡某村张某以放牧方式养山羊308只,其中当年生产羔羊133只,2019年9月起先后死亡29只。据了解,养羊者在羊群发病初期,没有准确诊断患病羊的致病原因,虽然也使用过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驱虫,但由于该种药物仅对体内线虫或体外寄生虫有疗效,对山羊绦虫难以驱杀,因此,患病羊逐渐消瘦,死亡羊数较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应邀来到现场,结合临床症状,病原及流行特点,当场解剖病羊1只,见小肠内吸附有白色扁平带状虫体,经诊断为山羊绦虫病,于2019年10月20日,对该户现存栏的279只山羊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采取一次口服给药,成年羊用药1片·只-1,青幼年羊用药0.5片·只-1,次日栏圈内有许多白色扁平带状虫体排出,第3天服用大黄苏打片,第5天服用舒肝健胃散,第8天重复用药。病情很快得以控制,幼年羊毛色光亮,体重见长,成年羊食欲大增,膘情恢复较快。
结合本地疫病流行规律,制定科学的防疫消毒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针对山羊绦虫病的流行规律,重点抓好预防措施,平时要细心观察、精心饲养,坚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病羊粪便进行无化害处理,防止虫卵污染水源或对放牧草场造成二次污染。每年定期驱虫,可有效降低养殖生产中的损失,确保羊群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