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摘 要: 为了探讨父母的内隐情绪信念与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以673名幼儿园阶段幼儿及家长为研究对象,使用内隐情绪信念问卷、教育效能感问卷、儿童情绪智力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幼儿园阶段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有性别差异,女生情绪智力发展明显优于男生。幼儿园阶段儿童情绪智力发展年龄差异不大,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无显著影响。(2)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可以直接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教育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预测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并且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显著。建议在进行儿童情绪智力的教育时,考虑性别差异,重视父母的内隐情绪信念的影响作用,增强父母的教育效能感。
关键词: 内隐情绪信念;儿童情绪智力;教育效能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一、问题提出
儿童情绪智力研究是情绪智力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发现,高水平的情绪智力往往与积极的发展结果相关,比如有更好的健康状况1, 拥有更高的个体幸福感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2, 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3, 形成强大的社会支持,拥有积极的社会情感。4 而与此相反,低水平的情绪智力往往与消极的发展结果相关,会增加儿童学习和同伴关系中出现问题的风险。5 由此得知,情绪智力对于儿童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因素很多:一方面,儿童本身的特点如语言发展水平、同伴交往模式等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有影响;另一方面,父母的很多特点,如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元情绪(父母面对儿童情绪时产生的情绪、态度与理念),父母情绪智力、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反应等也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推论,父母的其他特点可能也会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比如父母的内隐情绪信念和父母的教育效能感。
内隐信念是关于人的特性是否可改变的信念,由于这种信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被称为内隐信念,研究内隐信念的理论是内隐理论。123 塔米尔(Tamir M)等将内隐理论从原本集中于智力、人格和道德等方面延伸到了情绪领域,提出了内隐情绪理论4,后来也被称为内隐情绪信念,分为实体论内隐情绪信念和增长论内隐情绪信念。5 持有实体论内隐情绪信念的人(以下简称“内隐情绪实体论者”)倾向于认为人的情绪是稳定不变的,不可控制的,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情绪;而持有增长论内隐情绪信念的人(简称“内隐情绪增长论者”,下同)倾向于认为情绪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控制的,他们相信自己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塔米尔等研究发现,拥有不同内隐情绪信念的人,自我报告不同的幸福感、抑郁症状和社会适应能力。6 有研究者通过研究内隐情绪信念、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困扰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隐信念通过认知再评价与幸福或困扰联系在一起,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7 邓(Deng)等研究了情绪调节的内隐情绪信念和消极情绪体验的关系,发现内隐情绪增长论者消极情绪体验更少。8 有研究认为,内隐情绪对心理治疗的效果有影响。9 内隐情绪增长论者比实体论者情绪调节策略更为积极,因此其幸福感更高,心理困扰更少,治疗也更容易起效果。也有研究发现,内隐情绪信念会影响情绪智力分数,内隐情绪增长论者情绪智力分数高于内隐情绪实体论者。10 由此可见,内隐情绪信念作为一种期待,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可以推论,父母的内隐情绪信念对其自身教育风格和方式具有指导作用,可以影响父母教育效能感。
父母教育效能感是父母对教育儿童能否成功的推测和判断。高教育效能感的父母认为自己能够成功教育儿童,而低教育效能感的父母认为自己不能成功教育儿童。具体来说,父母效能感和儿童的营养、体重、活动等相关1,父母高效能感与儿童的高学业水平、好的亲子关系、更少的问题行为、更有效的心理治疗效果有关。2345在实践中,儿童的发展状况是父母判断自己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且儿童的发展状况常常有性别差异,因此我们推论,父母的内隐情绪信念对父母教育效能感的影响受到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可尝试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见图1),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儿童情绪智力在幼儿园阶段的发展是否有差异?
(2)父母内隐情绪信念是否能够预测父母教育效能感和儿童情绪智力发展?
(3)父母教育效能感是否能够预测儿童情绪智力发展?
(4)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和儿童情绪智力关系中儿童性别、父母教育效能感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是否成立?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山东省的3所幼儿园,采取整班选取、自愿参与的原则,对确定智力发育正常、认知与情感无障碍的673名幼儿进行研究,其中小班176人,中班165人,大班332人。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2.研究工具
(1)內隐情绪信念问卷
塔米尔等将内隐情绪分为实体观和发展观两个维度,建立内隐情绪理论问卷(题目如:如果人们愿意,他们可以改变他们的情绪),用于测量一般内隐情绪。1 卡斯特拉(Castella D K)等对塔米尔等的问卷进行修订,使用第一人称进行测试(题目如: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改变我的情绪),反映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改变或控制自己的情绪,用于测量个人内隐情绪信念,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2 本次样本中,采用第一人称内隐情绪信念问卷进行李克特6分制测试,其Cronbach’s α=0.74。
(2)父母教育效能感
父母教育效能感问卷来自父母阅读信念量表PRBI的教育效能感子量表,测量父母教育儿童时的效能感(题目如:我的孩子从我这里学到很多重要的东西)。34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本次样本中进行李克特6分制测试,其Cronbach’s α=0.71。
(3)儿童情绪智力量表
3—7岁儿童情绪智力量表是以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编制的56,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本次样本中,对6因子18题采用李克特6分制进行测试,量表总分的Cronbach’s α=0.86,各维度Cronbach’s α分别为0.65,0.76,0.66,0.78,0.67,0.74。
3.数据处理
使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22.0和Process3.3进行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数据均由幼儿家长自我报告,对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采用Harman的单因素检验法进行检验。7 结果显示,未旋转主成分分析共有7个因子特征根大于1,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总变异量为22.87%,小于40%的临界标准,表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不显著。
2.儿童情绪智力发展差异检验
(1)不同性别儿童情绪智力发展差异检验
对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显示,女生在所有情绪智力维度得分上均高于男生。在儿童情绪智力总分和表达与评价他人的情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由此表明,总体上来说,在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方面,女生优于男生,女生在情绪智力总分和表达与评价他人的情绪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
(2)不同年级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差异检验
对年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显示,在表达与评价自己的情绪和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得分上,不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存在显著差异的维度进行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表达与评价自己的情绪和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维度上,小班和中班及中班和大班得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大班得分均显著高于小班(p<0.05)。这说明,三个年龄段儿童在情绪智力的发展上,虽然有缓慢的自然增长,但是有4个维度发展平缓,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而在表达与评价自己的情绪和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方面,儿童的发展较为迅速,大班的得分已经显著高于小班的得分。
(3)是否为独生子女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差异检验
对是否为独生子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儿童情绪智力发展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是否独生子女对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情绪智力发展并无明显影响。
3.父母内隐情绪信念、教育效能感与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关系
(1)父母内隐情绪信念、父母教育效能感、儿童情绪智力的回归分析
以儿童情绪智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分别以父母内隐情绪总分和父母教育效能感总分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父母教育效能感总分作为因变量,以父母内隐情绪总分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见表5)。结果发现:根据父母内隐情绪和父母教育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儿童情绪智力总分,也能够预测儿童情绪智力各个维度的发展;父母内隐情绪信念能够正向预测父母教育效能感,这说明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和父母教育效能感对儿童情绪智力具有预测作用,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父母内隐情绪信念有可能通过父母教育效能感对儿童情绪智力产生影响。
(2)父母内隐情绪信念与儿童情绪智力: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根据父母的内隐情绪信念和教育效能感,可以预测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可以预测父母教育效能感。同时,儿童的特点也会影响父母的教育效能感,假设儿童性别在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和教育效能感中起调节作用。
将儿童情绪智力总分、父母内隐情绪信念总分、父母教育效能感总分进行标准化,在process3.3中使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行检验(见表6)。结果显示:以父母教育效能感为因变量的模型,R2=0.20;以儿童情绪智力为因变量的模型,R2=0.12,模型解释度较好。在中介模型中,三条路径均显著,说明中介模型成立。性别对父母内隐情绪信念→父母教育效能感的路径存在显著的调节效果(βint=0.19,t=2.69,p<0.01,95%CI=[0.05,0.32]),说明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进一步进行简单斜率检验,发现男生的βsimple slope=0.35(t=-7.12,p<0.001,95%CI=[0.25,0.44]),女生的βsimple slope=0.53(t=10.88,p<0.001,95%CI=[0.44,0.63])。说明女生的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对其教育效能感影响更大。其简单斜率图如图2所示。
进一步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见表7),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将中介模型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模型间存在显著差异。
四、研究讨论
1.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差异及原因
(1)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及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在幼儿园阶段,女生在情绪智力所有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在儿童情绪智力总分和表达与评价他人的情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男女差异,这与李冉冉的研究结论不同1,而与姚端维等的研究结论有相似之处。1 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男女差异可以从生物学、社会发展、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模型进行解释。2 在生物学方面,童年期女生的语言能力比男生更强,研究人员分析了1.9万名儿童的数据,结果发现,男生在语言能力方面很早就表现出落后于女生的趋勢3, 这使得女生在表达与评价上具有更多的优势。童年期女生的抑制控制能力也比男生发展更好4, 因此女生比男生能更好地管理情绪。从社会性发展上来看,女生容易出现积极情绪,男生容易出现消极情绪的特点5, 这使女生的社会性发展更好,因此会在情绪智力发展各个维度上得分高于男生。
从本研究统计结果来看,儿童在感知与体验、调节与控制自我和他人情绪、表达与评价自我情绪的维度上均未显示出男女差异,这可能与儿童尚未掌握管理情绪的规则有关,有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5—6岁儿童未使用情绪表达规则,使用规则的目标不受性别及所处人际关系的影响。6
(2)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年龄差异、独生子女差异及原因
从研究结果看出,儿童情绪智力总分在整个幼儿阶段分数逐年提升,但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仅在表达与评价自己的情绪和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维度的得分上,大班幼儿的得分显著高于小班幼儿。这说明整体上来说,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在逐年稳步提升,且在自我情绪的表达与评价、控制与调节上有较大突破。语言发展水平与混合情绪理解能力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同时情绪的理解属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 正如皮亚杰研究的那样,儿童对人心理的认识是遵循从“自我中心”开始慢慢过渡到“去中心化”的一般规律的8, 儿童对情绪的理解作为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之一,也是先从理解自我情绪开始,再去中心化发展到理解他人情绪。儿童在理解自我情绪的基础上发展其他的情绪智力,也经历了这样的去中心化发展过程。
是否为独生子女对于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并无明显影响,苑春永等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9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在团体中生活时间较长,有了一定的社交圈,从而消除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2.父母内隐情绪信念、父母教育效能感与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关系
(1)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对父母教育效能感、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预测
从研究结果看出,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可以预测父母教育效能感和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可能的原因如下:
第一,内隐情绪实体论的父母认为情绪不可改变、不可控制,他们在与儿童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消极的情绪体验;而属于内隐情緒增长论者的父母认为情绪可变、可控制,因此表现出来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有研究发现,内隐情绪实体论者面对令人讨厌的片段时表现出的不适感更多,也更回避情感刺激,报告的负面影响也更大。10 也有研究发现,内隐情绪信念在认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效果中有很大的预测作用,内隐情绪增长论者的治疗效果维持更久,焦虑水平更低。1 这些研究表明,内隐情绪增长论者父母有更多的正面情绪,而内隐情绪实体论者父母有更多的负面情绪,这可能是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影响其教育效能感和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原因之一。
第二,更高的情绪可控性信念与更积极的情绪调节尝试相关2, 内隐情绪实体论父母采取了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由此既不积极地采取措施调整自己受到挫折时的教育效能感,也不积极地调整儿童的情绪智力因素,从而导致了儿童情绪智力发展水平更低。
第三,父母对情绪可控性的认知影响了儿童。有研究发现,更高的情绪可控性信念与更强的认知重新评价和更强的情绪目标相连,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人们在面对负面生活事件时是否能采取适应性的认知模式。3 内隐情绪增长论者父母采取的是积极的认知模式,这会影响儿童的认知模式,从而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
(2)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可以直接预测儿童情绪智力,也可以通过中介变量父母教育效能感间接预测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父母教育效能感可以预测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这可能是由于父母的效能感影响亲子关系4, 因此也会影响其对儿童采取教学策略,进而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内隐情绪实体论者父母有更低的教育效能感,也更不会采取积极的措施教育儿童,因此儿童的情绪智力分数也就受到影响。
儿童性别在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对父母教育效能感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对父母教育效能感的影响中,对女生的影响比对男生的影响更大。这可能是由男生和女生本身的差异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由不同内隐情绪信念的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儿童采取了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或者互动模式而导致的。段琳琳考察北京市朝阳区3—7岁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发现其并无显著的性别差异5, 这个结论是否适合本样本,可在追踪研究中进行考察,以进一步探究性别的调节作用发生的机制。
总之,父母的内隐情绪信念可以直接预测儿童情绪智力,也可以经由父母教育效能感间接影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和儿童情绪智力关系中儿童性别、父母教育效能感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
五、教育建议
本研究发现,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情绪智力年龄发展差异不大,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无显著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性别差异显著。父母内隐情绪信念可以直接预测儿童情绪智力发展,也可以经由父母教育效能感间接对儿童情绪智力起作用,同时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显著,对女生的影响比对男生的影响斜率大,影响更明显。这意味着对于家长来说,持有增长论内隐情绪信念更能促进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而无论持有何种内隐情绪信念,积极对儿童进行教育,拥有更高的教育效能感、更好的情绪状态、更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和更良好的情绪认知都会促进幼儿情绪智力的发展。因此,建议在进行儿童情绪智力的教育时,应该考虑到男女性别差异,重视父母的内隐情绪信念的影响作用,增强父母的教育效能感。
儿童情绪智力教育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从基础教育的角度看,幼儿园教师可采取更积极的态度看待男女生之间的差异,采取更多的措施促进男生情绪智力与女生情绪智力均衡发展,并在开设情绪教育课程时关注男生,如选取教材时可适当选取男生为主角的内容,方便男生更轻松地投射自己的情感,或者在讲解男生更容易遇到的情绪困惑时,讲解得更细致和更有操作性;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男生父母应更加重视对儿童情绪智力的教育,多从日常生活中引导男生。家校合作共同为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儿童情绪智力教育应重视父母的内隐情绪信念的影响作用。无论父母本身认为情绪是否可变、是否可调节,是坚持实体论内隐情绪信念还是增长论内隐情绪信念,在面对儿童、教育儿童时,都需要秉持儿童情绪增长论,对儿童的情绪智力各维度的发展采取积极的应对教育策略,这样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情绪智力发展。
儿童情绪智力教育应重视父母的教育效能感,对父母进行技能培训。父母在家庭教育时常常有强烈的受挫感,这不利于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在对家长进行的访谈中,七成的家长认为父母对儿童的情绪智力发展是有影响的,但常常因为 “说了多少遍都不改”“怎么教育孩子都还是哭闹不停”等情况而产生教育无力感、低教育效能感,因此会采取回避、放任、粗暴干涉等消极教育方式。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父母保持较高的教育效能感,相信教育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是促进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适当对父母进行养育技能培训,让他们能感受到教育的效果,产生更高的教育效能感,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最终促进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