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芒
随着市县融媒体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如何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成为各区县努力探索的方向。媒体全面触网上线的前提下,深耕基层的市县融媒体充分发挥了离群众最近、最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优势,聚集了大量用户,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市县媒体逐步发挥了应有的强大的“磁场”效应,媒体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了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随着市县融媒体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群众办事网上更加便捷,融媒体已不再只是简单的媒体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成为媒体融合后发挥的重要作用,市县融媒体正在成为让党的声音、党的关怀、党的好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的综合服务平台。
一
强化用户思维,坚持“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基调
市县融媒体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关键是用户,没有用户参与再好的内容也没有关注度。只有用户的量有了,才有了受众,才可能有受众的参与,进而提升日活率。而发展用户,市县融媒体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既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县域内群众的需求,通过有的放矢做好本地宣传、开展活动策划、拓展服务项目,就可以让人民群众成为县融媒体中心有黏性的用户。
四川省古蔺县曾是鸟蒙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让这个山区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古蔺县融媒体中心在深入乡镇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群众有强烈表达对家乡变化赞美的愿望后,2019年及时策划了第一届“点赞家乡巨变”中小学征文活动,家长、老师、学生都是感同受、不吐不快,很自然的这样的征文活动接地气、受群众欢迎,一时之间当地的朋友圈被“点赞家乡巨变”刷屏,古蔺融媒APP新增下载量10万+。
二
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在哪里
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市县融媒体建设得怎么样,运营得怎么样,两个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一个是下载量,另一个是活跃度。提升活跃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始终以为人民为中心,搞好服务,让群众离不开融媒体。一方面要发挥“喉舌”作用,做好信息服务。要转变传统宣传方式,在群众向网络聚集的互联网时代,需要更多使用网言网语进行宣传,特别是小视频、海报、H5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宣传方式,而这个过程还需要不断加强。同时,要进行宣传内容的结构调整,要从以时政信息为主转向以社会民生信息为主,争取时政信息不高于20%,社会民生信息超过80%。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群众觉得这个平台是为他们服务的平台,而不是宣教的平台。另一方面是要发挥“数据”优势,因时因势做好定制服务。随着市县融媒体用户基数不断壮大,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找到群体性的共性需求,从而及时做好阶段性的“定制服务”。不同的阶段群众会有不同的需求,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人们最渴望的是防疫知识,群众在客户端后台此类的留言多,就需要大力做好相关的宣传。而在后期,人们更关注的是复工复产,宣传的方向更多就要转向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宜宣传。
泸州市江阳区“江潮”融媒体按照“媒体+政务+服务+商务”模式提供本地化服务,打造20多个服务类栏目,开通“潮圈”“问政”互动频道,实现新闻资讯集中发布、政务服务一站办理、志愿服务在线调度、便民服务一端连通、网民用户社区交流等功能。
三
发挥平台优势,以共享
共建提供专业服务
融媒体中心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人员整合在一起办公,而是利用媒体宣传动员的优势,应融尽融,实现由“物理相融”向“化学相融”转变。在实践中,就是要建设可共享的平台,联合县域职能部门,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古蔺县融媒体中心开展了有益探索,“党建”是和县委组织部共建的,“农民工之家”是和农民工服务中心共建的,“问政”是和县纪委、舆情中心三方共建的。这种共享共建模式既减轻了融媒体中心的压力,也可以发挥各方优势,最终避免了资源浪费和重复性建设,同时也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更专业的服务。古蔺融媒APP“农民工之家”上线5个月时间,累计发布了78条政策招工信息,浏览量达47万次,为农民工就近务工打通了渠道,同时也减轻了企业招工成本,成为企业县域招工的首选平台。
针对专项工作宣传,今年“泸县融媒”抖音推出4期森林防火无人机喊话系列短视频作品,内容涉及春节不带火源进山、农户不烧灰、不户外带火野炊、清明禁燃烟烛祭祖等作品,点击量突破I亿次,作品在全省183个区县应急管理部门新媒体平台等发布推广。
泸州日报川江号客户端新打造“有话请您说”——泸州市网络问政平台,通过三大体系建设,实现四大功能成效,成为泸州民意汇聚、與情集散、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泸州市网络问政平台开通运行以来,已办结问政86216件。问政量从2013年的1986件,到2015的9199件,再到2020年的17008件,问政量逐年递增,满意度不降反升,达到了99.27%。群众对平台的信任度不断增加,让越来越多的群氽愿意通过这一平台表达诉求,各类社会舆论信息汇聚于此,形成了舆情、舆论信息的“蓄水池”,为泸州市舆情中心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在两会、疫情防控等重大节点和社会事件面前,网络问政平台也积极发挥了舆情信息的“晴雨表”和“温度计”作用。
四
以实用管用为原则,向村社区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毛细血管”
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是当下基层急需破题的,融媒体可以发挥打通线下线上的纽带桥梁作用。在实践中,市县融媒体深耕本地,调研成本低,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实用管用的原则,发挥好媒体监督作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021年,随着村、社区换届选举完成,古蔺县西城街社区率先探索将社区网格化管理触网上线,引导群众通过“@西城街+需求”发布求助信息,社区干部、网格员、楼长齐行动,群众诉求得到解决的同时还需及时向公众反馈。这种把群众事放在媒体上全民督办的形式,提高了社区干部的办事效率,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目前古蔺县23个乡镇(街道)、285个村(社区)全部开设融媒号,实现了群众诉求网上反映、网上办理、全民监督。
五
始终坚持规范引导,“定心丸”作用凸显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需要立足新方位、把握新形势、找准新坐标,有效运用科技发展成果,探索总结新的传播规律,对出现的杂音、噪音及时纠偏、规范引导,唱响主旋律,推动党的声音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在新的輿论场发挥好新的作用。
两年前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20年,泸州大江大桥维修整治之前,泸州主城区长江上仅有两座大桥,长江大桥的封闭施工将影响主城区34.7万辆车进出长江大桥,约130.6万人的出行。维修整治期间,恰逢中考、高考。在初期的新媒体产品留言研判中,有网友留言“长江大桥施工能不能推迟到高考后?”外地网友也在咨询:进出泸州,另一座长江大桥是否需要限行?泸州日报社将网友留言进行整理归纳后,将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刻不容缓列为回应百姓关切的重要问题。为了增强舆论引导的公信力,泸州日报社推出了市民对长江大桥维修的关注视频稿件《38岁的长江大桥即将“大修”,出行怎么办?市民这样说...》,稿件采访了桥梁专家、交通部门、长江大桥建设者,对长江大桥建设历程、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为长江大桥维修整治释疑。此稿推出后,网上杂音逐渐消除,党的新闻舆论“定心丸”的作用凸显。
在大桥维修整治期间,有自媒体擅自发布大桥将提前通车的消息,与实际通车时间不符合,给施工和市政府造成压力。为增强公信力,泸州日报社及时采访杈威部门,回应大桥还有附属设施未完善,并公布了准确通车时间,消除舆情,杂音迅速消失。6个月时间里,泸州日报社规范引导舆论,缓解了市民焦虑,赢得了市民和市委、市政府的掌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深度开展基层治理是市县融媒体的使命,下一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市县融媒体还有更大的空间,发挥媒体优势更好服务群众。
(作者单位:泸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