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时代的到来,成功推动金融科技飞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银行业的转型升级,银行业经营模式由传统模式向智能模式、数字化模式转型,智能网点、数字化网点作为新一代网点业态应运而生,2017年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完成智能化转型,先进、高效、便捷的智能化银行更能满足客户的体验需求,传统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银行转型势在必行,村镇银行在资金与技术窘迫的现状下,如何快速成功转型,实现以智能引领业务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内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村镇银行的发展有效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2007年3月,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挂牌成立。经过14年的培育发展,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我国村镇银行组建数量为1637家,营业网点6575家,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的1306个县(市、旗),县域覆盖率达70%,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有效填补了农村地区金融空白,解决农村地区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推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村镇银行已成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村镇银行业务开展主要以存贷款为主,普遍存在金融产品单一、无独立核心系统、结算功能不健全、智能化水平低、银行知名度低、筹资能力弱,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等现实问题,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
推动村镇银行智能化转型 可实现四个提升
实现智能化转型,可提升盈利能力。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全国村镇银行营业网点6575家,当年新增101家,但当前国内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占比不高,绝大多村镇银行营业网点仍以传统的“隔窗式”服务为主,单家网点人员配备在13-15人左右,网点基本以租赁为主。人工费用和网点租赁费在村镇银行运营管理费用中占据的比例较大,村镇银行智能化发展将成为节约成本,提升盈利能力的途径之一。
实现智能化转型,可提升客户满意度。随着智能化手机的普遍应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银行客户倾向于通过电子渠道办理各类业务,客户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完成业务办理,既“省时快捷”又减少聚集,当前银行大部分客户秉承“非必要不去网点柜面办理业务”的理念。同时传统柜面服务由于受时空限制、流程冗长、服务模式落后等限制,导致其对客户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当前国内村镇银行发展参差不齐,有的村镇银行业务系统仍为“单机版”,不能进行通存通兑,也不具备办理本票、支票等基本功能,仅以传统的柜面服务为主,尚未开展手机银行支付,在这种现状下的村镇银行将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难以持续发展。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村镇银行应乘金融科技发展的快车,迅速完成智能化网点转型,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增设智能柜员机,引进核心技术,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的吸引力,有效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实现智能化转型,可提升行业竞争力。村镇银行又称新生的“草根银行”,成立时间比较短,资金实力不足,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主要劣势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人才和技术力量薄弱,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创新能力;
二是银行知名度不高,信誉积累薄弱,客户认可度低;
三是目前部分村镇银行尚未有独立的银行卡,仍然在使用发行的银行卡;
四是村镇银行当前没有独立的业务核算系统,大部分村镇银行都是通过发起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间接代理接入,使得结算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在这种现状下村镇银行应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进行智能化转型发展,提升竞争力,创造客户吸引力,精准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业绩全面增长。
实现智能化转型,可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契合度。随着数字乡村的发展,全国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金融科技在农村有了用武之地。村镇银行应以此为契机,快速完成智能化转型,实现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有效契合。
打破阻碍村镇银行智能化发展的三大障碍
打破传统经营理念障碍。随着手机银行、扫码支付的普遍应用,现金的使用频率降低,柜面业务量减少,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今国内移动支付规模增长达20多倍,高居全球之首。在这种现状下,原本业务量不多的村镇银行如果投入智能化设备,就会出现柜面人员闲置的矛盾问题。由此管理层会纠结村镇银行网点是否需要增设智能化设备。打破表象看内涵,村镇银行当前受自身现代化科技应用低的现状束缚,已经无法实现农村和社区客户的有效吸引力,以及金融机构间竞争力,要实现业务增量,就需打破传统经营模式理念,快速转型,推动村镇银行的智能化发展,确保村镇银行的持续经营。
打破智能化设备使用频率不高的障碍。一是受疫情影响网点柜面办理业务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客户选择通过手机银行完成办理业务;二是村镇银行主要立足社区和农村,当前农村居民老龄化问题严重,大部分老年人持卡自己无法完成自助设备使用,基本都选擇到网点柜台办理业务,导致网点现有智能化设备使用率不高;三是当前村镇银行使用的自助设备多半是ATM取款机或CRS存取款的一体机,仅能满足办理现金类业务要求,不少基础金融服务依旧要在柜台办理,同时从当前机构的业务量来看,认为当前的设备和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业务需求。金融机构间竞争从未停止过,当前国有大中型银行已经全部完成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正向数字化银行转型,村镇银行作为新生的小型银行,为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跟进金融科技发展步伐,创新金融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快速完成智能化转型,实现业务新增长。
打破科技实力不强的障碍。随着现代银行与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村镇银行“弱科技强业务”所带来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
一是村镇银行金融科技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单家近100人的村镇银行科技人员仅有1人。现有科技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二是村镇银行的科技管理严重依赖于发起行,科技人员按照发起行的科技管理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创新意识薄弱,导致其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网上银行功能欠缺、移动支付业务受限,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对金融科技业务的需求,导致客源流失。
村镇银行智能化发展的建议
借鉴同行业转型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国有商业银行的智能化网点模式和国内已经完成智能化转型的村镇银行成功经验,结合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打造成适合本土村镇银行发展的智能型银行网点模式,以科技智能引领业务快速发展,有效填补农村区域金融科技的空白。
实现“智能自助+人工协助+无缝营销”服务模式。应首先引入智能设备,实现“智能自助+人工协助+无缝营销”的服务模式,改变以往柜台一字排开、等客上门的分区设置,实现以智能设备为中心识别引导客户、主动服务的新模式。释放传统柜面人员,网点柜员走出柜台,由以往的“隔窗式”服务变为与客户的“零距离”交流,实现网点智能管理和价值创造。
培养和引进金融科技人才,夯实金融科技基础。通过外部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补充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增强金融科技支撑能力。多渠道开展金融科技人员培训,进行知识更新,确保金融科技人员技术水平与当前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有效提升金融产品创新研发能力及科技水平高度。
作者供职于赤峰市松山立农村镇银行
责任编辑:汤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