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治理新模式

2021-01-09 03:25邓夏扬冉先进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24期
关键词:建筑业监管数字化

文|邓夏扬 冉先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持续加大对数字经济的建设力度,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如何适应新时期社会治理需要,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对行业管理部门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建筑业总产值24.88 万亿,信息化投入不足1%,农民工平均年龄在42 岁左右,用工可持续是一个巨大挑战;围绕国家碳排放发展计划,建筑业的绿色节能还有巨大提升空间,智慧城市建设对行业监管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针对性的发布了多份文件,文件中多次提到结合数字技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其他领域融合数字技术实现了全面突破,新媒体、新零售、工业互联网等等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作为契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建筑业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在行业探索前进的过程中,行业监管与服务应该加快数字化转型,从标准体系、技术引导、政策赋能等多方面推动全行业的转型升级。建筑业也要响应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构建,由建筑大国逐步成为建筑强国,特别是在核心技术、产业链现代化等方面发展新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筑业加快布局数字化升级已势在必行,而行业监管与服务则是建筑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切入点、风向标和指南针。围绕行业监管与服务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是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的重要抓手,通过对监管侧的数字化升级,推动行业监管模式创新,促进公平竞争;通过对服务侧的数字化升级,推动行业服务提质增效,营造便利环境。监管侧和服务侧的数字化升级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能够让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切身感受到建筑行业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推动行业监管与服务的全面数字化,将是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数字化精准监管 助推政企长效治理

建筑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直接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巨大,一直是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然而传统的质量安全监管手段还是依靠人员的现场查验为主,项目现场发现的整改问题通过纸质整改通知单进行质量安全整改,在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状况下,监督人员的精力和能力受到较大挑战,同时监督执行效率需要提升。特别是安全危大工程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群死群伤事故,工程质量领域的投诉较多,监督工作比较被动。如何将事中、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预防,如何提升监管效能,如何让各方主体责任履职到位,如何与时俱进积极借助新型技术手段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如何通过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同时,当下的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也需要更多的创新,行业管理部门也属于工程项目的参与方之一,各方的目的都是交付一个高质量的项目。但是现在有些工程项目现场出现问题,数字化新媒体使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很多问题行业管理部门还没有介入,就已经在社会层面开始大范围传播,媒体的传播起到很好监督作用的同时,有些专业性的问题在未获取专业分析结果的时候,会形成较大的社会压力,对行业管理部门的履职尽责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实时感知项目的情况,在预防的同时能够及时做出精准治理,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数字化已经融入各个行业,数字化技术的快速进步为很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支撑。结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 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 号),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和重大应用能力建设,着力解决行业发展受制于人的问题。数字化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建筑业治理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应用,将大力提升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发展,也会提升各参与方在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数字化投入,进而推动整个行业质量安全监管的治理能力。在技术上,BIM 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目前也有部分行业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建立数字化监管系统,借助数字技术提升监管效能。

在国家层面大力推进“互联网+”,数字化战略,数字政务服务,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将是必然的趋势,各级行业监管部门结合本地监管诉求,利用数字技术积极探索和革新质量安全监管,构建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治理新模式为期不远。

以安全方向为例,工程建设过程很多作业环境和作业工序属于高危作业,有些作业过程更是容易出现群死群伤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不管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停车位已经是一个刚需,在地面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很多建筑建设地下车库,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开挖较深的基坑(停车位只是需求之一,便于理解),在建筑物没有出地面的时期,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就尤为重要,地下工程和深基坑的施工,除对建筑物本身造成影响,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亦不能忽视。地下工程和深基坑的施工若不当,可能造成其周边道路开裂或塌陷、周围地下管网线路因位移过大而破坏、相邻周边建筑因不均匀沉降等原因而开裂甚至倒塌等,危及广大市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对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建设过程的实时监测就非常重要。传统方式通过人工定时测量的方式记录基坑变化的数据,人为因素较多,很难实时动态监测。整合数字技术以后,深基坑安全监测管理借助物联网、数据仓库和数字建模等信息技术,建设成为一个区域性覆盖的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深基坑工程的无人值守监测和数据传输,以及工程安全的管理,对可能危及基坑和周边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预报警,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重要的是可以实时动态掌握数据变化,基于设计要求可以实现快速的预警,使得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可以及时发现、积极治理,避免反复亡羊补牢情况的出现。

数字化赋能监管模式创新

在国家深度推进建筑业“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行业监管与服务部门而言,2020年《报告》的出版发行将为建设行业主管单位带来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盘点行业数字化现状。通过调研、访谈、各级信息化管理部门参与编写,使得大家对行业数字化的情况能够有个全面的认知,例如:在各类业务系统的建设上,行业监管与服务还是能够适应发展需要的,但是在数据互联互通、新技术应用、新模式监管方面需要下大力气,这对于今后发展行业数字化至关重要。

二是全面数字化治理需求梳理。结合国家发展要求,行业改革的需求,如何推进行业治理是每一个部门的新课题,通过本报告,也进一步梳理了行业主管部门数字化建设的需求内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节奏有一定差异,可以通过本报告及时了解建设需求,推动各地数字化转型升级。

三是提升数字化治理体系认知。报告重点针对行业信息化发展,各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本报告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体系的认知,有利于各地快速开展相关工作。

四是创新监管模式。可以结合报告内容全面创新监管模式,报告中的观点、方向、成熟典型案例等对各地利用数字技术创新监管模式是一个助力。

五是成熟案例交流。报告中每一块都有成熟应用案例,通过案例的交流为不同业务板块开展数字化提供了成熟的建设思路,也使得建设过程避免绕弯路。

回眸“十三五”,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数字化推进管理规范和工作创新,为履行管理职责、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展望“十四五”,行业监管与服务数字化应用的重点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据融合。数字化重要的是数据采集,现有业务系统,各类现场应用已经实现很多业务的数据采集工作,但是数据孤岛比较普遍,数据融合是一个重要方向,最终特征就是形成数据驱动的行业治理新范式。

二是新技术应用。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重点方向,通过技术的快速融入业务,形成新的治理体系,支撑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快速融合应用将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

三是业务融合。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监管模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原有业务体系会发生一定的调整,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业务融合。主要特征是打通跨业务的融合,形成基于业务融合的行业治理新模式。

四是政策更新。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诞生,必将对现有的相关政策产生影响,传统的政策制度需要进行更新,以适应新发展需要,适时发布和更新政策体系,在不同维度大量发布新政策是这一时期的特征。

猜你喜欢
建筑业监管数字化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