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田盛(广饶县大王镇应急管理局,山东 东营 257000)
从当前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来看,应当坚持全面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同时还要围绕着化工园区的生产特点,做好安全风险的识别,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结合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内容明确安全管理目标,确保对整个园区的安全管理全面无死角,对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节点和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使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能够在实施过程中达到安全管理要求,避免管理工作中出现疏漏。
针对特殊的管理流程和生产流程,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应当围绕着化工园区的生产特点、企业特征和企业的生产过程,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保证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能够在实施中具备更强的针对性,突出对化工园区的关注,使整个化工园区的重要生产过程和关系到安全的生产节点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提高化工园区安全管理质量的目的[1]。
应当保证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措施都能够得到落地实施,提高实操效果,满足安全管理要求,使整个安全管理手段在实施中能够切实解决安全管理问题,能够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安全风险类别中,易燃易爆的风险至关重要。化工园区内部化工厂的数量较多,化工厂内所生产和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是主要的安全风险来源。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做好易燃易爆物品的检查和存放,同时要了解易燃易爆物品的危害及其产生的破坏作用,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对易然易爆物品进行专项管理。通过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点对点管理,提升易燃易爆物品的风险管理效果,使整个易燃易爆物品在管理中能够达到安全要求[2]。
例如,响水天嘉宜化工“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就是因为事故企业旧固废库长期贮存的硝化废料(主要成分是二硝基二酚、三硝基一酚、间二硝基苯、水和少量盐分等)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引起爆炸,不仅造成百多人伤亡,还对盐城乃至江苏全省的化工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化工园区内化工厂的毒气泄漏是另一引发重大事故的安全风险。化工企业涉及的化工原料及产品种类复杂,在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毒气的泄漏,对整个化工园区及周边的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具体的管控过程中,应当对毒气的类别、产生的环境和过程进行标记,并严格控制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保证涉及到毒气的生产过程能够达到安全管控的要求,并根据生产的特点和生产的具体要求实现生产全过程管理,使整个有毒有害气体能够达到安全管理要求,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随意排放。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严格管控,能够消除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
化工园区物料物流系统密集,比如园区管廊、地下管网、危化品运输车辆等,具有错综复杂,隐蔽性、流动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引发连锁事故,造成伤害扩大。比如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就是因为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
基于化工园区安全管理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提高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效果和确保化工园区正常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在于安全隐患排查的难度大。化工园区中化工企业数量多,企业组成复杂,企业的生产环境异常复杂,在安全管理中,依靠园区的安全管理机构进行专项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难度较大,有些园区企业存在刻意隐瞒和敷衍塞责的情况,导致企业内部的安全隐患没有充分的暴露出来,影响了园区安全管理效果,导致园区在安全管理中不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给予有效的处理。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做好风险识别对整个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而目前化工园区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掌握的安全风险识别手段较少,按照目前现有的手段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容易出现安全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效果不好的问题,导致整个安全管理出现盲点。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如果不能及时的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那么整个化工园区的运行将处在安全事故的阴影之下,对整个化工园区的正常运行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增加安全风险识别手段,根据安全管理的要求和特点做好安全风险的识别工作,对整个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化工园区的风险防控而言,需要结合园区的特点和园区企业的生产要求进行系统的防控。从风险识别、风险管理以及安全隐患的具体处置入手,使整个风险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解决风险防控问题。但是目前化工园区的风险防控系统性不强,在风险防控过程中采取的措施缺乏针对性,导致在化工园区的风险防控效果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如何解决风险防控不系统的问题,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对整个化工园区的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决定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是否能够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
化工园区存在风险点集中,人员、运输车辆等要素密集,部分园区规划布局不合理,存在“厂贴村、村中厂”情况,一旦某企业发生事故,容易对周边企业、临近村庄甚至整个园区造成巨大影响。基于化工企业的特点,化工园区的建设场地应当远离居民区,经过合理规划化工园区建设场地的方式,使整个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降低。但是目前化工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园区选址不当和园区聚集的问题,整个园区周围的居民区相对密集,人员和车辆相对密集,导致整个化工园区的风险急剧增加,使整个化工园区在安全管理中面临着较大的问题,不利于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4]。
基于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根据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化工企业的类型以及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对整个化工企业进行地毯式的安全隐患排查,并建立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排查工作,使整个安全隐患排查能够做到全面和定期开展,能够根据安全隐患排查的具体需要予以有效实施,使排查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按照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要求,在安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当增加风险识别手段,对安全风险进行类别划分,并采取全方位监测的方式做好空气检测、噪声检测、排放物检测以及其他风险的监测,使整个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能够掌握更多的风险识别手段,并根据风险识别的要求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使整个安全风险识别能够达到全面性和有效性目标,确保有效识别安全风险,实现整个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达标。
根据化工园区内企业的特点和企业数量及类别,在风险防控中积极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应当结合整个风险防控工作的要求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工作,使整个化工园区的风险防控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达到系统化和体系化的要求,能够解决风险防控问题。应当按照风险防控的具体要求,做好风险识别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建立定期的安全管理抽查机制,使整个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解决安全管理问题[4]。
为了避免化工园区发生聚集风险,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5]中对园区布局的规定,做好化工园区的规划,使化工园区能够远离主城区,远离居民区,从源头上防止具体风险的产生。与此同时,在具体的防护过程中,应当建立严密的防护措施,使化工园区在工厂周围和园区周围能够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屏障,使整个化工园区能够具备有效的防护手段,能够对化工园区的安全事故实现有效的干预,解决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问题。
在园区安全管理中,应结合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具体从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增加安全风险识别手段、开展系统的风险防控以及做好化工厂区规划、建立严密的防护措施等方面入手,使园区安全管理在实施中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解决园区安全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