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林,齐树河,王红,王开荣,周磊
临清市肉牛生产情况浅析
李墨林,齐树河,王红,王开荣,周磊
(山东省临清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山东 临清 252600)
肉牛生产作为畜牧业生产乃至农业生产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养牛业是个古老长远稳定的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量本地役用黄牛转向肉用,小规模养殖户继续退出,规模化养殖趋势愈加明显。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肉牛生产的行情稳定,肉牛养殖的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本文从临清市肉牛生产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地的典型经验,指出当前肉牛生产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建议。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临清市农户养牛主要是役用,饲养的品种主要是本地黄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用机械的普及,牛的役用功能逐渐消失。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品消费需求结构有了较大改变,牛也逐渐成为了肉产品消费的主要种类,牛的饲养也由每家每户到专业养殖再到规模化肉牛场养殖方式的逐渐改变。近年来,临清市曾提出“稳定猪鸡,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饲动物”的口号,高度重视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肉牛产业完成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过程,实现了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升级。(1)改良杂交品种西门塔尔是临清市现存的主要肉牛品种。全市现存栏肉牛0.57万头,其中母牛0.14万头,年出栏肉牛0.62万头。牛肉价格的波动较小,并未经历过重大波动,长期以来牛肉需求稳定增长。由于肉牛养殖周期长、成本大等因素制约,全市牛肉供给至今仍处于偏紧状态。(2)近期肉牛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多数养殖户处于缓慢扩大养殖规模的状态。由于比较看重当前利益,没有大力发展母牛生产,多数是从外地引进青年牛进行育肥,导致目前青年牛引进成本不断增长(目前一头200~ 250 kg青年牛1.4~1.5万元),出现犊牛和育肥牛价格倒挂比较严重情况。一些养殖户开始调整发展模式,自己培养能繁母牛,来降低购牛成本和运输应激风险。因此本市母牛饲养量呈现增长态势,尽管母牛存栏量下降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受饲4养周期限制,整体上肉牛出栏量和牛肉产量均没有出现明显上涨趋势。小规模养殖户继续退出,规模化养殖趋势愈加明显。(3)实施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肉牛养殖场污染防治、高效繁育技术等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提高牛肉综合生产能力。以饲草料加工、规模饲养、废弃物处理为重点,研发推广牛羊设施养殖配套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养殖效益。(4)本市将继续大力提倡牛羊养殖,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打造环境友好型、效益提升型、产品优质型畜牧业。
(1)临清市肉牛养殖龙头企业—临清市君博养殖有限公司凭借着自己独有品种、分割宰杀的优势,在国内发展高端牛肉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打响了君博品牌,成为临清市优质牛肉生产的代名词。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君博养殖的技术、市场、屠宰优势,带领当地其他肉牛养殖产业的高效发展。(2)避免出现牛贵就一哄而上的现象出现,稳定发展能繁母牛生产,加强肉牛养殖的疫病控制,发展自有品牌,扩大自有品牌的发展规模和影响力。积极带动广大农村劳动力养殖和规模养殖共同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3.1 当前存在的问题 (1)可繁母牛数量少,以外购青年牛育肥为主。依靠东北、河南等地调进,极易受架子牛价格、疫病、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来到本地后容易受应激、水土不适应等因素影响,伤亡率比较高;能繁母牛不足影响肉牛养殖产业的安全,母牛养殖是产业链的基础,如果母牛养殖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架子牛的供应量,造成肥育企业生产受限,反过来使养殖效益受损,从而使区域产业萎缩。(2)肉牛饲养管理、标准育肥技术尚未得到普及,育肥场管理人员、技术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肉牛现代化饲养和科学治理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疫病防控手段较落后,对新发疾病掌控能力较弱。(4)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尤其是基层兽医人员较少,不能满足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对疫病诊治的需要。(5)没有发展牛羊等家畜的规划和方案,养殖场、户仍属于自发养殖,没有形成行业、协会等抱团发展的拳头优势,各自为战,力量容易被削弱。
3.2 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肉牛产业发展合力。肉牛产业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为做大做强肉牛产业,要切实加强政府推动力度,明确发展思路,确定目标任务,把各项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唱戏、有关部门配合服务的肉牛生产发展模式,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推广各项技术,强力推动肉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肉牛产业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农户饲养繁殖母牛的支持力度,如母牛养殖进行适度的补贴,建立基础母牛保险制度,降低养殖风险。制定基础母牛扶持政策,建设肉牛繁育基地。对基础母牛养殖给予政策补贴,像给予粮食、生猪补贴一样。考虑母牛养殖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等因素,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补贴标准。在信贷方面对发展基础母牛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保护和调动养牛户饲养母牛的积极性。增加肉牛政策性保险险种,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化解疫病、各种灾害等养殖风险给养殖企业带来的损失。重点扶持优质肉牛繁育规模场或基地建设。增加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用于基础母牛繁育,对使用金融机构贷款的繁育规模场,给予适当贴息。(3)加大科技服体系建设力度,保障肉牛产业发展。要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机构,落实人员编制,解决科技人员待遇问题。首先建立一支服务畜牧养殖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联系基层、服务养殖、善于学习新技术、应用实践的技术优势,采取措施调动科技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必须建立长效的科技推广财政扶持机制,保证每年都有一定的资金用于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等。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对良种繁育体系、饲草饲加工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产品安全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层基础设施,配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发挥职能作用,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4)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肉牛产业发展后劲。以临清市君博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养殖企业为龙头,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龙头辐射带动和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稳定供求关系,促进“产、加、销”协调发展,使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同体,形成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促龙头,各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经纪能人和私营老板作用,培育出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高效企业,增强肉牛产业发展后劲。
[1] 张微, 许建海, 莫放. 我国肉牛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J]. 农村养殖技术, 2008(15): 4-6.
2020–12–14)
S823.9+2
B
1007-1733(2021)05-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