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玉红
谈强制免疫疫苗免疫效果跟踪监测时样品采集要点
佟玉红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强制免疫疫苗免疫效果跟踪监测是对疫苗免疫效果的真实评价。如何采集到高质量的样品,对正确评价疫苗免疫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就采集前的准备、采样时间安排、采样技术、样品编号、个人防护、保存运送等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为科学评价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保障强制免疫工作高质量完成,辽宁省对所有中标企业的疫苗在全省各市开展疫苗免疫效果跟踪监测评价,遴选优质疫苗,为疫苗招标采购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从事此项工作多年,为了能采集到高质量的免疫前、后样品,结合自身实践谈一下采样要点,以期对免疫监测工作有所帮助。
疫苗免疫效果监测评估对象要选择出生后未免疫的动物,而且数量充分,临床健康,饲养管理、饲养环境良好。
一要准备采样人员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手套、防护镜、鞋套等。二要准备标签、记号笔、采样记录单、记录本等。三要准备好采样器材,如注射器、采血针管、酒精棉等采血器材,数量要充足、质量要合格。
每个免疫评估动物群均采取4次采样程序,每次采集的有效样品家禽一般40份、猪牛羊一般20份。由于不同动物抗体监测时间不同,采集样品时间也不同,安排免疫和采样时间要充分考虑到免疫的时效性,科学制定样品采集方案,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操作,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监测评价。
3.1 第1次采样 所有评价动物群均在免疫前进行第1次采样。
3.2 第2次采样 禽流感和猪瘟疫苗在首次免疫后21 d进行采样,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疫苗在首次免疫后28 d进行第2次采样。
3.3 第3次采样 禽流感、猪瘟和口蹄疫疫苗在二免疫后间隔30 d进行第3次采样,小反刍兽疫疫苗在首次免疫后间隔60 d进行第3次采样。
3.4 第4次采样 第3次采样30 d后进行第4次采样。
采样前应了解采集样品的有关规定。各类动物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和执行标准,采集程序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采样前应先掌握有关要求后再去实施,确保样品送检得出的检验或监测报告的准确性。采样人员应熟知容器性能、操作方法和采样技术。禽类通常选择翅静脉采血。牛、马、羊可采取耳静脉、颈静脉、前臂静脉和尾静脉采血。猪可以采取前腔静脉采血,用量少时也可从耳静脉抽取。
畜禽血清样品采集时要用真空采血管或者注射器采集动物血液1~2 ml,注射器内留一些空间,倾斜放置至血液凝固后方可装袋(最好在温和环境下放置,以便血清的析出)。
5.1 标准血清样品采集关键因素 一是容器,玻璃试管优于塑料离心管;二是斜面,与空气接触面要大,倾斜静置1~2 h;三是温度,最佳温度是体温;四是时间,室温静置最短2 h;五是离心,转速要低,以1 000转/ min离心10~15 min。用移液管吸出血清置于离心管中,保证容器完好不遗漏不破损。
5.2 胶冻状血清成因分析 一是采血前刚喂食,没有空腹;二是凝血时间不够;三是营养过剩的脂肪血。
样品编号要统一编制,可以市名称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开头,同动物品种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组成,比如沈阳市鸡(SJ),大连市猪(DZ),鞍山市牛(AN),抚顺市羊(FY)。同一品种疫苗2个养殖场,每个养殖场编码要连续排列。如沈阳市第一个鸡场样品编号为SJ1~SJ40,第二个鸡场样品编号就应是SJ41~SJ80,依此类推。备用样品不用编号,与编号样品同放包装袋中。
采样单内容要齐全,如样品编号、样品名称、动物种类、日齡、疫苗名称、疫苗批号、生产厂家、免疫次数、免疫时间、采样日期、养殖场名称、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编号与采样单要一致,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在采集样品过程中,由于人畜密切接触,易感染人畜共患病。因此,采样人员要穿好防护服、防护靴,佩戴医用口罩和乳胶手套,不直接接触动物样品。
要注意人为传播疫病和污染环境,对打开末用完的疫苗、采样器材、防护用品等要做好现场清理和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样品短时间内可在4~8 ℃ 度低温保存,不超过2周。如时间较长应冻结保存,注意避免反复冻融。运送时,如果能在采集24 h后送抵实验室,则可放在4 ℃ 左右的容器中运送。只有在24 h内不能送至实验室时才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运送。运送时要减少震荡以免溶血,做好被盗、遗失、外泄、破损等防范。
[1] 孙世颖. 样品采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J]. 当代畜牧, 2014(11): 45-46.
[2] 徐百万. 动物免疫采样与监测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3] 罗运良, 曹新民. 新编兽医手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2021–03–25)
S851.33
C
1007-1733(2021)05-0044-02